馮澤波
內容摘要:教師的能力是決定學生、學校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每個校長必須思考、研究、解決的課題。要讓教師成為源頭活水,一是要制定教師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形成梯隊有計劃的培養(yǎng)優(yōu)秀教師。二是讓教師學管理常規(guī)、專業(yè)技能、教育專著讓教師快速成長。三是讓教師提煉備課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思想等讓教師快速成才。四是開展名師評選、名師展示、名師交流、名師聯校教研等活動讓教師體驗成功。
關鍵詞:成長 成才 成功
2014年9月10日習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所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這充分說明了教師重要、教師的工作重要,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更重要。
其實教師就像一名挑夫,一頭挑著學生和學校的發(fā)展,一頭挑著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在多重的責任與壓力之間還要尋求自己的發(fā)展。做為校長,如何讓教師快速找準定位、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是每個校長必須思考的課題。下面結合平時的工作談談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
一.制定中長期教師培養(yǎng)規(guī)劃
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功能,從教師的政治教育、政治學習、作風建設等抓起,讓教師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建立健全學校各項工作標準、管理制度、評價考核體系,本著尊重、關愛、激勵、呵護的原則,讓教師做遵規(guī)守紀的人;夯實、規(guī)范學校各項工作運行機制,注重過程管理、細節(jié)管理,讓教師做業(yè)績突出的人;制定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圍繞規(guī)劃,確定各項工作發(fā)展目標,穩(wěn)步推進各項工作健康快速發(fā)展,讓教師做學校發(fā)展的奠基人。
同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講政治、守規(guī)矩、抓質量、謀發(fā)展”的五年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圍繞規(guī)劃確定了“講正氣、講團結、講紀律、講業(yè)績”工作紀律和“干練、卓實、誠樸、自強”的教師形象。以“五找五有”為工作主線,即找差距、找目標、找思路、找靈魂。教師做到有責任、有擔當、有方法、有追求、有碩果,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層面找問題,逐步引領、整體推進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學校發(fā)展。
二.用三學讓教師先入門促教師成長
1.學常規(guī)知道做什么
學校規(guī)范細化了各個崗位職責、崗位常規(guī)、要求、制度等,每學期開學前夕及每周教師學習日,我們都組織教師學習常規(guī),同時作為新進教師崗前必學內容,按照不同分工,對照相應崗位要求,使教師能快速、高效完成自己本職工作。有效解決了學校管理繁雜,工作不到位的現象。
學教學“十”字常規(guī),從備、教、批、輔、考、評、研、改、學、思等十個方面入手,通過學、督、查、改讓教師快速知道在教學上我應該做什么。
學學生常規(guī),學校規(guī)范了學生一日常規(guī),班級學科教師首先學習班級一日常規(guī),便于在課堂、課間依規(guī)管理學生,形成學生常規(guī)人人抓的局面。
2.學三書知道怎么做
學課標,《課標》作為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對于課標應當做到了然于胸,否則,對教材的解讀,對教學目標的確定乃至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就是茫然無知雜亂無序的。
教材是是“課標”要求的具體體現,學好教材,為了更好地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握教材的特點,明確教材的教學目標,清楚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解決教材疑點、疑難。只有與教材編者對話,才能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
學教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只有將教參和教材有效結合起來,才能解決“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目標更明確,達成度更高。
3.學專業(yè)、專著、專家知道怎么做好
教育專著是教師成長路上的指路燈,讀教育專著并不是教育專家、教育工作領導者組織者的專利,普通教師更應該經常讀一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育是一門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我們要求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學專業(yè)、學專著、學專家,通過學習,教師們都在各自領域有不同程度的成長。
三.用三煉讓教師入行促教師成才
1.煉教師備課準備
備課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備得深,才講得透,析得準,講得精。我們把教師備課分為三個類別。第一類為新上崗教師備課,新上崗一至二年的教師他們缺乏經驗、缺乏課堂調控能力,對他們要求必須落實手寫教案,在課堂上依托教案和三學模式要求,逐步落實課堂三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習目標及重難點,讓課堂體現一個“實”字。第二類為青年教師備課,上崗三至十年教師他們有了一定的教學經驗,要求他們在落實電子教案的同時,還必須把重要知識點、課堂核心目標、誘導問題過程、關鍵環(huán)節(jié)點等批在教科書上,課堂上依托重點批注組織課堂教學,讓課堂體現一個“活”字。第三類為名師領航備課,名師一般都有非常豐富的備課經驗,要求他們既要在熟悉教材,深挖“三書”、融合資源的基礎上,備課中還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知識深度、視野寬度、思維活度,讓課堂體現一個“精”字。
同時,組織名師備課分享會,促進教師提高備課水平,讓教師常規(guī)工作盡早上“道”,盡快悟“道”。
2.提煉教師教學方法
教師在熟悉教案,理清教學思路,準備好器材、教具后。還要通過一定的教學形式和方法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并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主動性。
我們通過聯席教研、磨課煉課等多種方式,再結合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氣質等,讓每名教師都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然后圍繞目標組織教學,努力提升教師核心素養(yǎng)。
3.提煉教師教學思想
用課題引領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將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中發(fā)現問題,選擇帶有普遍性的和特殊性的問題,面向教育教學實際,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尋找合適的切入口,將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作為課題。通過理論學習、教學實踐、課后反思、交流碰撞,集大家智慧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師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認知,教學風格、教學思想,讓教師成為本土的專家、本學科的領頭雁。
四.用五個一讓教師入道促教師成功
1.參加每學年一次校級名師選拔賽
名師選拔變死水為活水。每學年學校都組織一次名師選拔賽,為教師搭建平臺。學校教科室制定相應的評選要求,按照低進高出的思路,采取人人都有競爭權的策略,調動教師積極準備,勇于參賽的決心,激發(fā)教師活力和潛力。主要以教師備課、課堂教學、教師說課、教師評課現場打分成績高低為依據,評選當年度校級教研組首席名師各1名,以各組成績前5名為主組建名師團隊工作室,大張旗鼓的授牌、掛牌上崗,讓他們引導、指導各教研組教師開展工作。對于校級首席名師在年度評優(yōu)表模中有優(yōu)先權,在推薦縣級名師中有優(yōu)先權。實行校級名師競爭機制,一年一輪換增強教師榮譽危機感,讓能者上弱者下,以此激發(fā)教師動力,激發(fā)教師潛力,激發(fā)教師活力,為教師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參加一個名師工作室活動
教師成長讓一個都不能少。對于沒能成為校級名師或者名師工作室成員的教師,要自己選擇一個名師工作室并且參加活動,高段不行選低段,語文不行選綜合,這樣可以打破教師發(fā)展專業(yè)限制,讓教師充分根據自己的能力、愛好、習慣等選擇不同的發(fā)展方向,哪怕教師只有三分力量,但只要把三分力量用全,用出彩,就是一名好教師。
3.主辦一次個人教學思想交流會
思想交流會讓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發(fā)揮名師引領作用,學校定期組織名師教學思想交流會,讓名師結合自身實際教學工作,將自己好的做法、經驗進行分享,讓更多的教師學習、借鑒。將自己的疑惑、困惑拋出來,組織教師討論、研究、解決并形成課題。讓教師在一輪一輪的研討中自我升華,在一輪一輪的思想碰撞中產生智慧,為學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光、發(fā)熱。
4.組建一個校內骨干團隊
讓骨干團隊力量成為學校、教師、學生發(fā)展的中流砥柱。時下流行“職業(yè)倦怠”一詞,就這個問題我也與老師談論過,事實是:我們老師不怕身累,怕心累;不愁薪水低,怕領導不好;不是不愛工作,怕環(huán)境不和諧。為此我們學校除了名師工作室以外,根據學校需要、教師特長組建了校內文學團隊、體育團隊、藝術團隊、社會實踐團隊等,各個團隊工作根據學校需要、教師需求、學生需求,組織開展各類活動,讓各學科教師之間在團隊活動中交流交心開展活動、研究活動。同時以教師團隊帶活學生團隊活動,讓校園處處充滿生機。
5.組織一次名師聯校教研活動
名師聯校交流引來助力成長的源頭活水。學無止境是為啥?只為源頭有活水。但一個單位、個人發(fā)展到一定的時候都會產生一個發(fā)展瓶頸,一旦突破了瓶頸就會迎來一個新的發(fā)展周期。因此我校每個名師工作室至少每學年組織一次名校名師工作室聯校教研活動,我們先后與兄弟學校、縣教研室等單位進行聯校教研,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教學實踐、經驗交流、問題討論等活動,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解難,只為引他人活水為我校教師發(fā)展助力。
一所學校辦的好與不好,學校發(fā)展的快與慢都與教師有著千絲萬縷的直接聯系,我看到有很多教師從剛上崗的愣頭青變成學校的中流砥柱再成為域內的名師,我由衷地感到很欣慰。但愿經過不斷的努力,能培養(yǎng)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優(yōu)秀名師。
(作者單位:湖北省??悼h后坪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