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剛
摘 要:本文以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語言為研究對象,通過探析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特性,為如何提高播音主持的能力,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做好播音主持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特性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7-00-02
語言不僅搭建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而且也以其獨特的藝術特性影響著信息傳播。播音主持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在新媒體時代下更是呈現(xiàn)出了與傳統(tǒng)傳播背景下不同的藝術特色。
一、新媒體時代背景特點
新媒體(New Media)概念于1967年由美國人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新媒體時代悄然而至,呈現(xiàn)出了與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不一樣的特點。新媒體打破了受傳雙方的時空限制、實現(xiàn)了傳播的雙向互動,傳統(tǒng)主流媒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廣大受眾擁有了更多選擇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節(jié)目,這也對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受傳雙方時空不受限
新媒體技術手段日漸成熟,傳播媒介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報紙、電視等媒體形式,手機、電腦等豐富多樣的新興媒體形式使得信息傳播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播音主持人與受眾之間也完全沒有了時空限制,受眾可以隨時隨地聽到來自播音主持人的聲音。這種沒有時空限制的信息傳遞,相對于過去傳統(tǒng)媒體技術手段,達到了更快、更及時的效果,播音主持人表達的信息可以在瞬間傳遞到世界各地。同時,當前的信息受眾廣泛,早已經突破時空限制,這就對傳播信息的質量以及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受傳雙方互動性增強
新媒體打破了播音主持人和廣大受眾之間的隔閡,實現(xiàn)了受傳雙方的互動。在新媒體時代,受眾與傳播者之間的互動形式變得多樣化,包括有評論、彈幕、留言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這種互動關系。廣大受眾也由過去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參與者,受眾的能動性獲得極大提高,反饋能力逐步增強,地位自然也隨之改變。隨著受眾的這一改變,信息傳播者自然會愈加關注受眾的情緒,并且以受眾的喜好為主導,不斷改變自己的播音方式去適應受眾的需求,播音主持的語言日益趨向于受眾的喜好。
(三)受眾選擇的個性化
新媒體技術平臺的豐富多樣為廣大受眾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同時也為受眾提供了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廣大受眾的選擇不再受限,更不需要被迫接受僅有的信息,而是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選擇自己喜歡的信息內容。受眾對于信息的接受從過去的單一化變?yōu)榱硕嘣?、個性化,這就為播音主持人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播音主持人需要轉變過去統(tǒng)一的、模式化的語言表達方式,通過創(chuàng)新探尋出更適合廣大受眾個性化需求的語言表達方式。
二、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性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的媒介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播音主持藝術也隨著時代的變化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呈現(xiàn)出了個性化、口語化、時尚化等獨特的藝術特性。
(一)播音主持語言表達個性化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隨著傳受關系的改變、網絡語境的融入以及受眾選擇的個性化,很多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也不再拘泥于過去傳統(tǒng)的播音主持形式,而是表現(xiàn)出了個性化的藝術特色。很多主持人開始展現(xiàn)出屬于獨樹一幟的風格,比如央視主持人朱廣權,打破了傳統(tǒng)的嚴肅形象,不僅用順口溜播報新聞信息,而且還化身成為段子手,充分借助流行網絡語播報日常新聞,這種極具個性化的播報語言使得觀眾耳目一新,既達到了新聞傳播的目的,又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眼球,在多個媒體平臺上風靡一時,甚至形成了現(xiàn)象級的傳播效果。
(二)播音主持語言口語化
隨著信息傳播過程中受傳雙方互動性的增強,傳統(tǒng)的播音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fā)展趨勢,播音語言也從過去的高高在上的書面化轉向了接地氣的口語化,這種“接地氣”的表達方式不僅能進一步拉近受傳雙方的關系,而且也能從側面展現(xiàn)出主持人獨特的語言魅力。播音主持人語言的口語化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播音主持人在展現(xiàn)語言魅力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語言表達的大眾化,力求從群眾生活實際出發(fā),在相對平等的環(huán)境下為受眾傳遞信息,進而讓受眾可以感受到主持人的親和力。比如家喻戶曉的主持人董卿,在第一次主持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就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清新脫俗側重口語化的語言表達和極具親和力的主持風格,打破了央視春晚主持人一貫嚴謹、嚴肅的形象,她獨特的語言魅力得到了無數觀眾的認可。
(三)播音主持語言時尚化
在新媒體時代,網絡流行語成為一種時尚的象征,播音主持人為了適應這種網絡時尚化的潮流,語言特點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轉變。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的時尚化不僅能夠讓受眾感受到愉悅,而且也能為播音主持人帶來更高的人氣。比如不少播音主持人在播報節(jié)目過程中會使用一些當下正流行的網絡熱詞,并且通過加工轉變成了獨具自己風格的語言表達形式,以此來引起觀眾共鳴,吸引更多受眾。主持人金星正是這樣一位語言極具時尚化特點的主持人。金星在《金星秀》中的語言表達可謂犀利又時尚,并且因此還頻頻登上熱搜,該節(jié)目的收視率更是一路居高不下,金星本人也因為語言風格時尚化人氣高漲,這足以證明主持人語言時尚化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特點。
三、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語言藝術的提升方法
在新媒體時代,隨著受眾的要求越來越高,播音主持人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語言藝術方面更需要不斷提升,只有學會正確把控自己的音正性、強化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并且不斷提升自身的主持功底,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語言藝術水平,成為一名真正優(yōu)秀的播音主持人。
(一)把控語言表達的音正性
口齒清晰,普通話標準,讓受眾聽清聽懂是對播音主持人播報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對于播音主持人而言,時刻保持自己的音正性是最主要的。比如在進行播報時,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字正腔圓,尤其是平翹舌和后鼻音的發(fā)聲,只有在發(fā)音標準的基礎上才能成就出屬于自己的主持風格,展現(xiàn)出自己獨有的語言魅力。因此,在進行播音主持時,主持人一定要身姿挺拔、氣運丹田,控制好自己的呼吸和發(fā)聲節(jié)奏,利用發(fā)聲技巧,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悅耳動聽,在掌控音準的基礎上賦予語言表達的魅力。
(二)強化語言組織能力
播音主持最大的語言魅力就在于其能通過語言打動受眾,激發(fā)受眾的共鳴,調動受眾的思維,引發(fā)受眾的深思,讓受眾在語言的流淌中體悟信息背后的深意及情感。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具備極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可以通過語言表達為觀眾傳遞信息、引發(fā)想象、指導思考、鋪墊情感。播音主持人主要可以通過提升文化底蘊,豐富知識內涵;貼近群眾生活實際,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表達有趣生動,增強播報的趣味性;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讓描述變得形象生動等多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在引起聽眾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增加信息傳遞的效果,充分展現(xiàn)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魅力。
(三)改善語言藝術個性
受眾對于播音主持人的喜愛往往源于其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所以播音主持人想要提升語言藝術水平,不能忽略了對于個性的追求。這種語言藝術個性化是在準確播報信息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主持人可以在準確的基礎上適當融入自己的理解,并對客觀的信息內容進行主觀的渲染,讓每一條播報的內容都變得生動豐富。同時,還可以通過學習優(yōu)秀的播音主持形式,并融入自己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從而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吸引更多受眾支持。再比如,還可以適當地運用夸張的方式,將播報內容以一種個性化的方式表達出來,為觀眾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受傳關系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播音主持人和廣大受眾之間的地位轉變、互動性增強。在這樣的趨勢下,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特點發(fā)生轉變,變得更加口語化、個性化、時尚化。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播音主持人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魅力,通過把控語言表達的音正性、強化語言組織能力、改善語言藝術個性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藝術水平,進而為廣大觀眾帶去更多有價值、實時的信息以及更多好看有趣的節(jié)目。
參考文獻:
[1]馬陽.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魅力的實踐研究[J].傳媒論壇,2018, 1(15):88.
[2]水一捷.關于播音主持藝術魅力的實踐探索[J].信息記錄材料, 2018:218-219.
[3]李佳.新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規(guī)范與創(chuàng)新[J].數字傳媒研究,2018(1).15-18.
[4]趙珊瑛.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之我見[J].新聞采編,2018(6):44-45.
[5]王銘渝.論播音主持語言創(chuàng)新方法[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論文集卷二——課程改革.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 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