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鑫忠
【摘要】歷史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課,它對增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關鍵作用。當前,我國新課程教育改革正在進一步推進和實施,這對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怎樣在新課程改革思想的指導下創(chuàng)新高中歷史教育方式,也成為所有歷史教師所注重的焦點。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認識。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歷史 ?創(chuàng)新教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9-0079-02
創(chuàng)新高中歷史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尤其是在學生基礎差的貧困縣,歷史教師既要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扎實備課,又要在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方面下功夫。筆者通過這幾年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認為“教學課程+興趣學習”的模式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一、傳統(tǒng)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缺點
1.單一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高中歷史課教學中,教學模式陳舊,課堂氣氛十分沉悶。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角,以講為主要方式,教師缺乏對學生主動、自覺學習的指導。總認為讓學生聽講,記筆記,是最重要的教學方式??稍谶@種教學模式中,學生聽得很煩燥,對高中歷史課程沒什么興趣,這就直接導致日常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課堂評價方式千篇一律,沒有新意,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沒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從不考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認為學生是來聽講的,如果教師讓學生自己閱讀,是一種教學失職行為。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時,主要是科目的成績,從不關注學生歷史課的學習情況。為了加強學生學習語數外的能力,許多學習歷史的時間被占用了。此外,在今天電視節(jié)目吸引人們的情況下,為了獲得較高的收視率,許多歷史題材的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篡改了歷史事實,這樣,不真實的歷史就對學生造成了影響,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就大打折扣了。
二、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策略
1.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中學歷史教育教學的改進,也是對教育者綜合素養(yǎng)的考驗。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教學任務,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伴隨著新課程變革的不斷發(fā)展,對高中歷史創(chuàng)新教育的需要愈來愈高,這就要求教育者不斷提升教學創(chuàng)新本領,選取各類教學用具,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開放的課堂,是教學的最基本要求。同時,教師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學專業(yè)技能和個人素質,以適應新教學形勢發(fā)展的需要。例如,對于儒家文化學習課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從儒家教育思想中領悟和學習,并結合現代教學方法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從儒家思想中,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學到很多現代教育學不到的教育思想,可以升華教師的思想。對儒家思想的研究,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質量第一,能力第二。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強調知識的轉移,培養(yǎng)學生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教學正是基于這一基本出發(fā)點,不斷轉變傳統(tǒng)的考試教學觀念,轉變應試教育形式對初中歷史教學的限制。在講授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培育學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最后促成學生實現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承者,也是學生的指導者,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例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時,教學侵略和抵抗的過程中,通過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我們可以了解毒品對國家和人民的危害,讓當代初中生建立遠離毒品和不健康生活的人生價值觀。
3.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知識的追求者、探索者。在新課改下,教師要以新的教學觀來約束自己的教學觀念,把自己定位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的引路人,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與探索,讓學生合作學習,交流學習心得,獲取學習的親身感受,成為知識的追求者與獲得者。在高中歷史新課標中,教師必須以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自居,讓學生有興趣地學習,有成功的學習感覺。
4.進行多學科結合
高中歷史是人文教育的一門基礎科目,在學生的發(fā)展教育生活和指導學生愛國主義的形成中起著關鍵作用。歷史不僅僅是一門簡單的科目,而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高中歷史講授中,應當掌握各學科聯(lián)合的改進原則,充分發(fā)揮歷史教育的歸納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歷史教學的政治特征,把它與政治理論相結合; 我們應該熟悉歷史教學的經濟理論,并用數學思想來教授它; 我們應當看到科技和文化在歷史過程中的步伐,并聯(lián)系物理化學和其他科目進行講授。各個學科交融的立異規(guī)定是把歷史科目的不一樣的教學特點與各學科聯(lián)系起來,實現多層次、多維度的歷史講授,從多個視角、多元思維、多方面理解歷史知識, 并研習歷史常識。
5.運用分層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在高中階段,尤其是三年級,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與知識素養(yǎng)的差距已經相當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忽略學生的學情與能力差距,而統(tǒng)一進行無差別的教學,就會使一些學生可能無法跟上教學進度,而學習好的一些學生就會嫌教學內容太簡單,教學進度太慢,沒有新意,由此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降低。鑒于此種嚴重情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是解決此問題的最佳方法,應該有意識地分開對待它,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并幫助每個學生在學習內容時發(fā)掘自己的潛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有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才能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在新課改下,教師要采用分層教學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與智力差別為每個級別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要求。在課堂提問時,對于一些智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老師應該有意地降低問題的難度,對于一些思維敏捷的學生,老師要提高問題的難度,并對他們進行不同的評價,以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在現實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育學生的開放思想。通過對不同歷史知識的性質和特點的研究,可以設置不同的場景來再現歷史情節(jié)。在教學中,教育者還能夠使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設備,在講堂上顯現當時的歷史王朝氣氛,讓學生可以通過身臨其境的演示提升對歷史的了解。
三、多媒體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新方向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學校根據教育部要求要采取停課不停學的措施,教師要在家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來進行教學,這實際上是對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力的一次大考驗,結果從近期發(fā)生的情況來看,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當然也因為特殊時期的網絡教學使我們明確了以前教學中存在的短板問題,等待疫情結束后肯定會在多媒體教學的新方向——翻轉課堂方面產生足夠的認識和經驗。實際上翻轉課堂在教育界已經產生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實際落實到位的卻并沒有多少,核心關鍵點在于不適應學科教學的本質屬性。實際現在大部分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都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但是這其中存在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對于高中而言,這種不確定性顯然不能讓學校、教師、學生乃至家長放心,所以在多媒體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如果要實施翻轉課堂,必須要重視線上的教學以及線下的教學。
線上的歷史教學要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課前,教師需要對考綱以及課標進行深入的學習,并針對教材進行科學有效的梳理,進而將歷史教學當中的重難點或者關鍵教學環(huán)節(jié)制作成教學視頻,不管是微課或者是MOOC,然后讓學生基于歷史教學視頻在課前結合教材進行預習。第二個部分是課后,從學生個性化差異的角度來講,肯定會存在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歷史知識的,因此在課后就可以讓學生反復去看歷史教學視頻直到學懂,對于已經學懂的學生則可以向其推送更加深厚的歷史知識來讓其學習。
線下的歷史教學主要集中于課堂,因為在課前進行了歷史課預習,在課堂上就可以更好地進行師生之間的雙邊互動以及實踐教學,具體可以圍繞生活當中的實際歷史問題來讓學生深入地掌握歷史知識和認識事件的方法,甚至直接開始展開歷史教學也是可以的。如果學生在解決問題或任務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適當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到教學視頻上去尋找答案,甚至是在網上,在圖書館尋找答案,盡可能自主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對歷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會更深。
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歷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多媒體教學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以適應現代化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在教學中,總結自己的教學理念,思考與新課改理念整合,實施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完善我們的教育,得到最佳的歷史教與學效果。
總而言之,創(chuàng)新是教育的靈魂。高中歷史教學要在不停的變化現實中繼續(xù)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聯(lián)系具體的教學實際,不斷學習和探究。最終,找出適應特定階段的講授方法,提升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激勵學生各方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盧婭.基于新課改的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
[2]張支利.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6(09).
[3]趙彥虎.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與整合語文知識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