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鑫
[摘? ? ? ? ? ?要]? 伴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當今社會的學生具有更強的自主意識、民主意識,這個社會被稱之為“后喻文化”時代,在這個時代,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的權威地位面臨著重構,學校教育中應當樹立新型的學習模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建立關愛、支持、歸屬感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
[關? ? 鍵? ?詞]? 后喻文化;尊重;關愛;歸屬感;社團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2-0028-02
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特別是高職教育中,很多教師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學生越來越“難教”,“頂撞”教師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青年大學生對平等的追求更加強烈。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正在逐步受到“后喻文化”的影響,新型的師生溝通模型亟待建立。
一、新時期學生學習習慣及需求調研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存在一種“青年文化”,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文化與承諾—— 一項有關代溝的研究》一書中,稱之為“后喻文化”。該“時代”是伴隨著現(xiàn)代通訊、交通和技術革命迅猛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顯著特征是信息多源、易得、可選,在這個背景下,長輩只有虛心向小輩學習,利用他們廣博而新穎的知識,才能建立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未來。
高校學生是“青年文化”的代表階層,調查研究他們的學習習慣及需求,對于改進高校的教學工作、學生工作等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調研了所在高校、地區(qū)的部分學生,發(fā)現(xiàn)有以下特點。
(一)學生知識獲取的方式顯得單一
筆者在所在高校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采用最多的學習方式是課堂學習,其中公共基礎課占到88.61%,專業(yè)基礎課占到86.08%,專業(yè)必修課占到89.24%,相對而言,學生的知識獲取的方式比較單一,課堂獲取知識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時候,教師的課堂感染力很大程度決定了學生知識獲取的量。
(二)學生對知識獲取的基本理論表示贊同
1946年,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以語言學習為例,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示意圖,該理論將學習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大類,其中被動學習包括聽講、閱讀、試聽和演示學習內容,學習者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僅僅為5%~30%;其中主動學習包括討論、實踐、傳授給他人,學習者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可以達到50%~90%。
調查中,分別調查了“閱讀”“聲音、圖片”“示范”“小組討論”“實際演練”等五種學習方式,學生參與比例、學生認為對知識掌握程度最高的比例、學生更想接受的上課方式分別如下:
調查顯示,學生參與度比較高的是“學習金字塔”中被動學習內容,得益于所在高校近幾年項目化教學等的推進,學生討論式學習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學生認為對知識掌握程度最高的比例,跟“學習金字塔”基本吻合。由此可見,學生對于知識獲取的基本理論表示贊同,同時也希望有更多諸如“實際演練”的主動學習方式。
(三)學生期待更為適合的師生溝通方式
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導致學生上課不能專心聽講的原因是授課內容、學習氛圍、授課感情,學生更期待互動的授課,希望建立更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溝通與互動。
同時,在更有效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與溝通上,學生認為教師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較強的組織引導能力、語言幽默、善于啟發(fā)學生等方面對此影響較大。
相比傳統(tǒng)授課方式,學生更樂意參加以競賽社團為形式開展的專業(yè)課程學習(占比達89.24%)。
二、“后喻文化”及其對師生溝通方式的影響
結合調查分析,后喻文化時代的學生特征及需求,對于師生的溝通方式(含教學和學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亟待重構,這種影響力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傳統(tǒng)師生地位的重構
中國的傳統(tǒng)教師觀念受到儒家的影響和傳遞,尊師即是重道,且歷史上官學一體的傳統(tǒng)使得教師有制度上的權威,這種權威體現(xiàn)在身份地位和知識水平方面。但是后喻文化的到來,教師不再是單一的教學管理的領導者和權威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激勵者。
(二)知識獲取方式的重構
傳統(tǒng)文化中,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在后喻文化時代,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手段主動獲取自己想要的答案,在知識獲取的能力上,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某些程度上,學生更有優(yōu)勢。另外,一些教師平時不注意接受新的技術,認為自己原先有的知識能夠應付學生,這樣,教師的教學過程會顯得十分枯燥。
(三)師生情感方式的重構
后喻文化時代,青年希望自己是真正的“社會的人”,學生有了一定的民主意識之后,更追求自由、民主和尊重,這種自我意識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傾向,因此,學校教育在師生情感溝通方面,是需要借助社會和關愛環(huán)境。
三、“后喻文化”時代師生溝通方式架構的核心與期待
(一)以尊重為核心
后喻文化時代,傳統(tǒng)師生地位、知識獲取方式、師生情感溝通方式的變化,帶來最大的變化是學生希望得到尊重,希望得到支持性的學習環(huán)境?!暗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愈來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導”的作用越來越強于“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