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茹,郭春蕾通訊作者,溫彤,姚錚,劉婭楠
(1.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外醫(yī)院 院長辦公室,北京 100055;2.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外醫(yī)院 黨委辦公室,北京 100055)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家庭結構的演變,我國空巢老年人家庭發(fā)展迅速。空巢家庭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1]。這些老年人由于缺少子女陪伴、離退休不適應、老年身心疾病等因素,易感到孤獨和無助,有的甚至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因此,他們是需要社會特別關注的人群。認知行為取向的團體心理干預是應用認知行為的理論和技術的一種團體心理干預形式,即在團體情境下,借助團體的力量,使團體成員自知并自助,達到消除癥狀、改善適應、發(fā)展人格的目的[2]。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是指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目的的保健活動[3]。本文旨在探討認知行為干預輔助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干預對空巢老人抑郁的影響,以期為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維護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前期通過課題組成員對老人進行個人問卷、GDS問卷調查,在北京廣外街道某社區(qū)篩選出符合入組條件的80位空巢老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對照組??粘怖先思{入標準:①單獨居住或僅與配偶同?。虎谀挲g在60-80歲之間;③該地區(qū)常駐居民(居住時間超過半年);④子女探望周期長于1個月次。⑤無精神分裂或嚴重器質性精神性疾病及軀體疾??;⑥GDS評分在10-26分之間。
1.2 研究工具。老年抑郁量表(GDS),針對老人一周的感受測評,三十個條目,分數0-10正常,11-20輕度抑郁,21-30中重度抑郁。
1.3 干預方案。干預地點在心靈驛站心理沙龍教室,干預組建立微信群,每次提前一周發(fā)布活動消息。干預分三個周期,每周期1個月,干預頻次1周/次,時長60 min/次:①第一周期為心理沙龍,以老年生命周期常見問題及應對方式為主要內容,輔以曼陀羅繪畫、OH牌、投射繪畫心理互動游戲,以緩解老人不良情緒,糾正老人錯誤認知,讓老人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衰老和疾病。②第二周期為團體心理輔導,將老人分為三組,由心理咨詢師帶領,通過鼓勵表達情緒、情緒自評及引導、角色扮演、人際交往練習、小組討論、創(chuàng)作文藝節(jié)目,讓老人們了解自身的心理問題,溝通上的問題,以及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找到正確宣泄情緒,開放自我,尋找自我認同感的途徑,從而提高老人的自我價值感和幸福度。③第三周期指導老人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包括四時養(yǎng)生、藥食同源,練習太極拳、八段錦、呼吸操等。實驗組不予干預,每個周期做一次GDS測評。
2.1 統計學分析。采集三個干預周期實驗組、對照組的GDS評分,使用SPSS 22.0軟件,以GDS均數為評價指標,采用球形假設進行檢驗,Greenhouse-Geisser法進行校正。
2.2 統計分析結果。結果顯示,球假設中W=0.693,不滿足球形假設,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進行校正,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第一周期的G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GDS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未經干預、第二周期、第三周期間的GDS評分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第二周期團體心理輔導后,抑郁評分較第一周期顯著下降;這與賀美玲等[4]關于小組心理干預能降低老年人抑郁情緒的研究相一致。第三周期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指導后,抑郁評分較第二周期顯著下降。這說明,隨著干預的持續(xù)和深入,空巢老人的抑郁情緒有所改善。
表1 實驗組、對照組及不同干預周期的GDS評分比較
第一周期干預后的抑郁情緒改善不顯著,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干預時間短,干預方式是非團體干預,未激發(fā)起老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熱情。有研究指出集體心理衛(wèi)生常識課針對性較差、參與率較低[5-7]。第二周期的團體干預分組進行,可以給組員提供一個情感有效溝通的平臺,組員彼此之間可獲得情感上的鏈接和支持,同時拓寬看待問題的思路,改變看問題的視角[8-9]。同時,通過情緒管理技術的學習應用,組員間的游戲練習,可提高老人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第四周期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指導可降低老人抑郁情緒,分析可能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理念是順應自然、陰陽平衡,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四大方面進行全面保養(yǎng)調理有關[10-12]。目前尚無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降低老人抑郁方面的研究,提示可通過大樣本試驗做進一步研究[13-16]。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干預周期長達三個月,干預頻次較高,老人們通過活動不僅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友誼和鄰里感情。干預團體作為一個“小社會”,成為老人們心理上的“社會支持”來源。這提示我們,社區(qū)養(yǎng)老可從抱團養(yǎng)老的角度為老人們創(chuàng)造社會支持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