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迅 許增亮 陳均浩 張曉波 陳朝鮮
摘 要:本文針對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工作面飛矸易傷人、損壞設備,工作面設備防滑、防倒難度大,采場空間對設備性能要求高的突出問題,以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逢春煤礦為研究對象,研究適用于急傾斜煤層的關鍵控制技術。以一般電液控制系統(tǒng)為基礎,結合急傾斜煤層的采煤工藝和開采關鍵難題進行深化研究,總結出急傾斜煤層電液控制系統(tǒng)的關鍵在于設備的精準控制和系統(tǒng)的良態(tài)控制,并成功研制應用。
關鍵詞:急傾斜煤層;關鍵控制技術;精準控制
引 言
近年來隨著礦井開采強度的增加,部分地區(qū)煤炭資源迅速枯竭,為保證礦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礦區(qū)不得不考慮急傾斜煤層開采,如山東兗州、河北邢臺和開灤、安徽淮南、江蘇徐州以及貴州、四川、重慶、云南、新疆、甘肅、寧夏等?。▍^(qū))的礦區(qū)。特別是在我國西部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煤炭資源的開采一直是其經(jīng)濟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統(tǒng)計西部礦區(qū)中50%以上礦井有急傾斜煤層,由于主要采用炮采、風鎬落煤等方式開采,以單體支柱或柔性掩護支架進行支護,機械化程度低、工人勞動強度大,支護系統(tǒng)不能及時封閉作業(yè)空間、穩(wěn)定性差,工作面安全可靠性差,煤炭產(chǎn)量低,用人多,開采方法相對落后。
進行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關鍵控制技術研究,對提高急傾斜煤層回采效率,實現(xiàn)礦井機械化、自動化具有重要價值,為急傾斜礦井安全生產(chǎn)提供可靠保障,對促進急傾斜煤層礦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關鍵控制技術的研究
1.1液壓支架精確控制防漏矸技術研究
在降柱拉架過程中,如果側護收的過多,會造成支架頂板與老塘的矸石大量的掉入支架內(nèi),砸壞設備,因此在該過程中需要嚴格精確控制支架側護收回量,由于在側護油缸上安裝行程傳感器較為困難,因此無法通過行程閉環(huán)控制,在此我們引入了模糊控制理念,由于油缸動作距離是靠液體填充或排出有關,因此通過控制進入或者放出油缸的液體量來控制活塞桿的距離,原理如下:
A、油缸伸出
假設油缸面積為a平方厘米,活塞桿的面積為b平方厘米,泵站的流量為L升/分,如果我們需要將活塞桿推出h厘米,設動作時間是t秒,由于液體介質(zhì)主要成分是水,故我們認為1立方分米就為1升,則有下列算式:
t=(((a/100)*(h/10)/L)*60;
由于油缸的面積a、泵站的流量L、需要控制的距離h都已知,故通過上式可以計算出控制時間t,通過控制器軟件控制動作時間即可以控制油缸伸出距離。
B、油缸收回
假設油缸面積為a平方厘米,活塞桿的面積為b平方厘米,泵站的流量為L升/分,如果我們需要將活塞桿收回h厘米,設動作時間是t秒,由于液體介質(zhì)主要成分是水,故我們認為1立方分米就為1升,則有下列算式:
t=((((a-b)/100)*(h/10))/L)*60;
由于油缸的面積a、活塞桿的面積b、泵站的流量L、需要控制的距離h都已知,故通過上式可以計算出控制時間t,通過控制器軟件控制動作時間即可以控制油缸伸出距離。
1.2液壓支架整體推移及防滑技術的自動控制研究
由于俯偽斜開采推移時,溜子始終有加速下移的趨勢,除液壓支架要有防下滑裝置外,控制程序的設計是關鍵。
該套自動控制系統(tǒng)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溜子相對整體推移,即工作面執(zhí)行整體推移時,從下往上依次推移,每臺支架推移的間隔啟動時間是200ms,最終實現(xiàn)整個工作面的整體推移。推移過程中,控制器程序不斷檢查推移行程傳感器,當推移行程傳感器的值達到目標值,則停止推移。推移完成后執(zhí)行溜子整體上提功能,完成溜子上提,整個整體推移動作完成。整體推移過程中由順槽主控計算機通過現(xiàn)場總線收集全部動作支架的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動作時間數(shù)據(jù),采用現(xiàn)代控制技術,計算推移油缸位置和動作速度,對全部支架的推移進行協(xié)調(diào)控制,避免出現(xiàn)局部過快或過慢造成設備卡阻,同時保證刮板運輸機溜槽始終處于合理狀態(tài)(溜槽彎曲度、溜槽間隙)。
在執(zhí)行整體推移過程中,當按下整體推移健后,系統(tǒng)自動檢測每臺支架的壓力,如有支架立柱下腔壓力低于設定值時,則執(zhí)行中的補壓功能(連續(xù)補壓不超過三次),補壓完成后支架推移雙向鎖依次從下到上執(zhí)行解鎖功能,解鎖完成,開始執(zhí)行從下往上執(zhí)行整體推移,具體流程如1圖所示。
圖1推移流程圖
1.3紅外線煤機定位系統(tǒng)容錯控制技術研究
由于采煤機在工作面的位置是通過紅外定位系統(tǒng)定位,工作面控制器根據(jù)采煤機的位置和運動方向執(zhí)行運動前方距滾筒兩架收防護板和伸縮梁、運行后方距滾筒兩架伸防護板和伸縮梁,因此位置信息至關重要,一旦位置信息有誤,可能會造成安全事故,故需對紅外位置做容錯功能。
①干擾容錯
根據(jù)目前的紅外定位原理,只要采樣口有大于紅外閥值的采樣值,則會認為是紅外位置,由于該系統(tǒng)是工作在高電壓等復雜電磁環(huán)境、工作面的電纜又很容易遭擠壓(造成絕緣不夠或者短路),都有可能造成紅外采樣口有采樣值,所以需要對干擾做容錯處理,具體如下:
煤機聯(lián)動是指支架或者溜子根據(jù)采煤機的位置而做出的動作。煤機聯(lián)動有(以逢春煤礦為例)采煤機運行前方自動收伸縮梁和收防護板(不防護)、采煤機運行后方自動伸伸縮梁和伸防護板(防護),設計原理如圖2所示:
圖2煤機容錯處理設計原理
根據(jù)上圖關系,采煤往機尾割煤,采煤機運行前方收防護板(不防護)的動作支架是:煤機位置9+機尾偏移數(shù)2+前方間隔數(shù)2,即14號支架收防護板(不防護);采煤機運行后方伸防護(起防護)和伸伸縮梁的動作支架是:煤機位置9-機頭偏移數(shù)4-后方間隔數(shù)2,即2號支架伸防護和伸伸縮梁。
a、采煤機位置不連續(xù)
如果某臺或某些臺紅外接收器故障,導致該臺控制器不能感受紅外發(fā)射器,從而采煤機位置不連續(xù)。
正常采煤機位置是(采煤機向機尾運動,假設起始位置是4):4、5、6…,這樣連續(xù)的;不連續(xù)的采煤機位置是(采煤機向機尾運動,假設起始位置是4):4、5、7、8…,這樣6號控制器就未接收到采煤機位置。
假設前方間隔數(shù)設為2如圖2所示,那么距采煤機運行前滾筒第3架支架開始動作(收防護板等),由于采煤機運行一臺支架大約需要30秒鐘,而收防護板和收伸縮梁只需10秒鐘,故可以距采煤機運行前方滾筒第2架支架動作(收防護板等),因此如果前方間隔數(shù)設為2,則可以距前滾筒第2、3架一起動作。故如果前方間隔數(shù)設為2,只準某臺控制器檢查不到煤機位置,不允許連續(xù)兩架或兩架以上檢查不出煤機位置。
b、采煤機位置跳變
如果工作面紅外電纜被擠壓,造成紅外電纜采樣線短路,使紅外傳感器有一個值,從而使控制器誤認為是采煤機的位置。如40號紅外電纜時短時斷,那么紅外位置就會在正確與40之間來回跳變。如果軟件不能判斷這種錯誤,則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因此需要對紅外位置的正確性作濾波處理,把不符合邏輯的、常理的數(shù)據(jù)去除掉。
初始位置確定:在每次煤機(采煤機與支架)聯(lián)動之前,需要先確定采煤機的初始位置,因為如果出現(xiàn)某根紅外電纜短路或者其他原因,則會出現(xiàn)采煤機位置不正確或者無法確定采煤機的正確位置。該位置可以通過順槽計算機、遙控器、任意一臺支架控制器輸入。
軟件濾波設計:支架與采煤機的參數(shù):支架的寬度為1420mm(側護全收)至1680mm(側護全伸),采煤機最快采煤機速度為3米/分。我們假設支架最窄、采煤機割煤運行最快時,采煤機運行一個支架的時間(最快)為28.4s。
以采煤機初始輸入位置為基準Pj,采煤機當前位置P=Pj,尋得當前位置的時間為t;設采煤機下一個采煤機位置為Pn,尋得采煤機下一個位置的時間為tn;采煤機下一個位置Pn減當前位置P的絕對值為d;設采煤機運行方向前端間隔為dj,則設計如下:
如果dj=>d>1,且時間差tn-t小于(d-1)*28.4s,則采煤機位置Pn不正確;
如果d>dj,則采煤機位置Pn視為不正確;
如果d=1,且當前位置為基準位置Pj,則采煤機位置視為正確;如果d=1,且當前位置不為基準位置,且時間差tn-t大于等于28.4s,則采煤機位置正確;此時需將當前位置P和時間t更新為下一位置Pn和下一個時間tn;即P= Pn,t= tn;
如果d=1,當前位置不為基準位置,時間差tn-t小于28.4s,則采煤機位置視為不正確;
如果dj=>d>1,且時間差tn-t大于等于(d-1)*28.4s,則采煤位置視為正確,此時需將當前位置P和時間t更新為下一位置Pn和下一個時間tn;即P= Pn,t= tn;
如果采煤機位置在5分鐘內(nèi)(暫定)沒有變化后,視為采煤機已停止,煤機聯(lián)動功能自動關閉,需要在聯(lián)動前,輸入采煤機的初始位置后啟動聯(lián)動功能(必需要煤機聯(lián)動開關開啟)。
c、轉向處理
通過紅外位置判斷采煤機運行方向,需要知道采煤機下一個位置,通過下一個位置與當前位置比較獲得,如果下一個位置Pn>P,則采煤機往機尾運行,如果下一個位置Pn
根據(jù)圖2原理,采煤機向機尾運行,位置在20時,收防護板(不防護)的支架是24、25;伸防護板(防護)和伸縮梁的支架是13、12;如果采煤機轉向,即向機頭運行,但是控制器要在19號才能感知采煤機已轉向,則收防護板和伸縮梁的支架是12、13,伸防護板和伸縮梁是24、25;這樣按照采煤機位置不連續(xù)原理來處理即可。
2、應用情況
2.1工作面概況
N2721工作面對應地表位于紅椿樹以東南198.10m,岡上以南263.38m,石包灣以西61.11m,木耳山以東北426.80m。N2721工作面井下位置:上順槽井下位于+460mN1平石門與+460mN2平石門之間,下順槽位于+380mN1抬高石門與+380mN2抬高石門之間。階段標高:+380m~+460m,工作面標高:392.57m~463.07m,工作面埋深為421.53m~581.94m。 工作面相鄰關系:上部為+523m~+460m階段隔離煤柱(垂高70m),上覆M6-3煤層已回采,下伏M11、M8煤層未回采,以南N2711工作面已回采,以北+460mN2731上順槽正在掘進,其余區(qū)域M7-2煤層未布置工作面。
2.2應用效果
急傾斜煤層機械化自動化開采關鍵控制技術的成功研制應用,增加了逢春煤礦原煤產(chǎn)量4.8萬噸/年,根據(jù)市場條件計算,平均電煤噸煤單價360元/t,公司新增經(jīng)營收入1728萬元/年,綜采隊員工減少45人。
3、結語
急傾斜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關鍵控制技術的應用,極大的改善了工作面的勞動環(huán)境,大大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有效遏制了頂?shù)装迨鹿实陌l(fā)生,提高了工作面安全水平。新技術的使用,成功解決了急傾斜薄煤層俯偽斜工作面設備的防倒、防滑、防飛矸問題,綜合機械化開采大大減少了工作面人數(shù),提高了工作面回采效率,實現(xiàn)了企業(yè)減人提效的目標。
為我國急傾斜綜采工作面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成功奠定了我國急傾斜煤層智能化開采的基礎,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陳朝鮮,沈大富.急傾斜薄煤層綜合機械化采煤技術研究與應用[j].煤礦機電.2017
[2] 漆興文.液壓支腿式柔性掩護支架在急傾斜中厚煤層開采中的應用研究,防護工程.2017
[3] 霍小寶.煤礦急傾斜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8
作者簡介:毛迅(1985-),四川仁壽人,機械院副院長,從事綜采工藝和設備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