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梅
“天下遍桃李, 師者盡流芳”,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孩子們學習上的指導者和人生大道上的引路人。從職業(yè)的角度來講教師是普通的,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任勞任怨,至死不渝,但從技術的層面講,要做好一名教師卻并不容易,尤其是做好一名與學生交流最多關系最為密切的班主任,那真得下一番功夫。
我認為做一個好的小學的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三個段:小學低段,是啟蒙階段,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中段是孩子思維發(fā)展階段,小學高段,孩子有獨立見解能力。常懷兩顆心:責任心和愛心;樹立一種意識:服務意識。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好動,注意力只能集中幾分鐘,可塑性強。對于這些可愛的新生,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包括:認真聽講,認真書寫,端正坐姿,文明禮貌,講究衛(wèi)生,兩操狀態(tài),課堂紀律等方面都要反復強調并加以練習。與此同時,我還特別強調“尊敬師長”,俗話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老師和同學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這個工作從開學第一天我就開始做。我的具體做法是第一堂新課,讓每一位科任教師閃亮登場。我和科任老師一起進教室,由我親自為全班同學引薦每一位科任老師,突出每一位老師的優(yōu)點及長處(素質特長、工作態(tài)度、工作業(yè)績和創(chuàng)新成果等),使學生欣賞每一位老師,對老師充滿信心。讓每一位老師在熱烈的掌聲與無限的崇拜眼神中心情愉悅地開始第一堂課。同樣,我也利用第一次家長會、電話家訪推銷我們的老師。在這樣的推銷活動中,科任老師、班主任、學生、家長都會感受到重視和尊重,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家校合作關系,為今后的協(xié)作努力奠定了情感基礎。
小學中段的孩子從低年級從高年級過渡階段,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注意力更集中,總體發(fā)展平穩(wěn)、穩(wěn)定。這一階段的孩子也是一個學習分水嶺,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這個階段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合理地評價自己和他人,欣賞并悅納自我,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多角度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檢查學習習慣;學會尊重、贊美、坦誠待人,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班隊活動中善與更多的同學交往,了解合作的意義,樹立合作意識;認識情緒,初步調節(jié)自己的心境;學會休閑,提高學生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在高段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氣氛活躍,秩序井然,學風純正,教室整潔,講臺干凈的班,任何一位教師都會愿意去任課,而且還會盡其所能地去教好,為了達成我的目標,我探索出“制度化,精細化,自主化,規(guī)范化,人文化”的五化班級自主管理模式。首先建立一支以班長為核心的在學生民主選舉和推薦基礎上擴展的班委會作用平臺,細化分工職責,強化監(jiān)督力度,為班級管理營造“自主、開放”的管理環(huán)境。班級里的一切事務,都由班級管理委員會負責處理,班長是整個管委會的核心,為班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班長代表管委會對外參與學生會工作也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組織、安排的其他事務,并直接向班主任負責;班長對班級日常的工作有充分的自主權和決定權,可以獨立處理班級的大小事務;負責檢查、督促、協(xié)調其他班委會、團支部的成員的工作;負責及時準確地將一周工作情況反饋到班主任處。其他班委會、團支部的成員直接向班長負責,管理好自己所負責的各項事務,策劃組織好班級中要搞的活動,認真做好工作記錄、檢查記錄,并及時地向班長匯報工作動態(tài)及存在的問題。在紀律、衛(wèi)生、學習、文體活動、黑板報、安全等諸方面,又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對組長負責,各小組組長直接對分管班干負責。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級活動井然有序。
但小學高段也是每一個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也是每一個班主任都要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處理得不好,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嚴重的還會引起家庭矛盾。在以前的帶班過程中我通過青春期系列講座、心理輔導、辯論會等活動帶領孩子們渡過青春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李鎮(zhèn)西老師在《心靈寫詩》中說:他給學生上過很多班會課,但到最后讓學生印象深刻的只有青春期系列講座?!八街?,可以攻玉”我準備了四個專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做一個美麗的女生、做一個堂堂男子漢等,再結合身邊的事例和以往學生的案例,每周利用班會課講一個專題,學生們很感興趣。六年級快畢業(yè)時還有學生念念不忘我的“青春期講座”,叫我再給他們講一次,我想也許我講的這些對他們還是有一定幫助的,畢竟這是他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也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班主任還要常懷兩顆心:責任心和愛心。有人提出“認真就是水平,負責就是能力”,優(yōu)秀的班主任一定是認真負責并處處充滿愛的。我班上來了這樣一個同學,聽說在學前班是個調皮搗蛋、惹是生非的小娃 ,開學第一周,班上有一個男孩,不是故意打人,就是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雖然教育了一番,可孩子始終要做出各種讓人想不到的錯事。靜下心來思考,雖然孩子表面上都會承認錯誤,但總改不了一些壞習慣,這和他的家庭教育很有關系。于是我把他的媽媽請來學校,一起交流,才知道孩子一直跟著媽媽過。平時在校住,周末回家也是經常一人在家,孩子缺少了關愛,所以才做出吸引人注意力的事。為了讓孩子不感到孤單,我經常找孩子聊天,讓班上的孩子主動找他玩游戲,并讓她媽媽常打電話問孩子的在校情況,并給孩子安排了紀律委員一職。過了一個學期,這個孩子惹事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成績也越來越好了。
樹立一種意識:服務意識。 其實教育也是一種服務,服務家長,服務學生。但這是一種特殊的服務,因為你所接待的,是一個個正在成長的孩子;你所承載的,是他們以及他們家庭的未來。家長將半成品的孩子送到學校,都希望他們是一塊塊璞玉,能夠雕琢成形、煥發(fā)光澤。班主任,是除了父母外,最主要的雕琢者。
魏書生先生說"我屬于愿意當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我很崇拜魏書生先生的教育歷程,更喜歡他的這句話,我想我們不但要當好班主任而且還要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做一個快樂幸福有品位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