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和花
摘??要:當前,在我國教育行業(yè)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的過程之中,最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能夠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也強調學生需要利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普通話,進行課文的朗讀,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語感。所以,本文也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重點了解到小學語文課堂上朗讀教學工作的開展策略,希望能夠發(fā)揮這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使小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0-0074-02
在核心素養(yǎng)的影響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在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之中,還需要有效地轉化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思想理念,在根本上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字的敏銳感受,使學生通過語文課堂上知識學習所使用的材料,以及相關文字內容,提高自己的理解,加深自己的感悟,達到教學的最終標準。所以本文也針對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實施進行分析,提出朗讀教學有效開展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發(fā)揮語文課堂教學的價值,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品格,使其在人文素養(yǎng)的影響下,全方面的發(fā)展和進步。
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國社會教育改革工作全面推進的過程之中,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和進步成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也需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合理的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保證通過課堂教學工作,學生能夠形成比較全面的知識結構,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綜合能力得以提高。同時最新課程改革也要求,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關注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準確地說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對課文進行朗讀,所以語文教學工作中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在新課改的要求基礎上,教師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以此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感受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性的發(fā)展。
2.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1)正確朗讀,培養(yǎng)興趣
北宋的著名思想家和理學家朱熹就曾經說過,凡是讀書就需要把每一個字都讀得響亮,不能夠牽強,也不能夠默默的記憶,多讀幾遍,自然能夠朗朗上口,永遠也不會忘記。正確的朗讀就是利用普通話流暢地把文章中所描寫的內容進行朗讀,準確地讀出每一個字的聲音,捋順每一個句子,在朗讀的過程之中,不要添字,也不要漏字,更不能夠讀出錯別字和顛倒重復的字詞,需要能夠做到聲聲清脆,這樣才實現(xiàn)了朗讀教育的效果。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之中,也可以讓學生能夠使用一些固定的符號,對自己容易出現(xiàn)錯誤,或者是重點的內容進行標記,其中停頓、拖音、強音、重音的都可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然后記錄在課本上,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小學生比較信賴和崇拜教師,在日常的言行舉止更喜歡模仿教師,所以,教師在這樣的課堂上,就需要盡可能多地進行朗讀工作的示范,保證教師在文章朗讀的過程之中能夠聲情并茂,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模仿過程之中,真正的感受到語氣的變化,以及朗讀的魅力。
(2)熟練朗讀,理解品味
朗讀是語文知識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也是學習的良好方法,抓住朗讀就等于學會了一半的語文知識,語文素養(yǎng)高不高,主要看孩子在朗讀過程中的語感、因為我國古話曾經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只有熟練地對文章進行朗讀,學生才能夠真正的進入這一世界,也能夠通過所描寫事物的分析,在大腦中形成優(yōu)美的畫面,了解整個場景場面,同時也能夠與課文中的人物進行對換,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文章中的美感,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黃繼光》這篇文章的時候,其中第五自然段的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所以,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反復的對文章內容進行朗讀,感受黃繼光當時語氣中的憤怒和堅定,以此理解面對敵人,黃繼光內心的恨,以及自己完成任務的堅定決心,最終能夠真正地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什么黃繼光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敵人的槍口這一壯舉。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中,語氣、語調以及朗讀方式的不同,了解文章中所涉及到的真情實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內容。
(3)情感朗讀,體驗意境
朗讀這一語文課堂知識學習的方法,并不是讓學生僅僅是機械的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而是需要能夠做到吸收理解內化文章,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真正吸收知識的一個過程,所以朗讀也是語文課堂訓練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通過朗讀訓練能夠突顯出文章的情感,以及表達的層次,也能夠實現(xiàn)朗讀教學的重要作用。一篇文章想要傳遞給學生的知識,內容是非常多的,如何對這堂課程,以及所涉及到的課文內容進行設計和傳授,就需要發(fā)揮出教師的作用,使其能夠把文本的核心價值,以及語文課堂的核心價值突顯出來。語文教師需要做到的就是提煉其中的精髓和核心思想,在文本中挖掘價值,突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這種價值是需要通過朗讀的訓練傳遞給學生的,讓學生在語言的表達和感受能力過程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點。
我國的教育學家葉圣陶也曾經說過,設身處地、激昂的、委婉的朗讀,都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能夠喚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例如,在學習《小珊迪》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之中,理解和想象小珊迪又冷又餓的思想情感,然后在饑寒交迫的狀態(tài)下,感受小珊迪的內心活動,這樣才能夠通過朗讀,使學生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真正的深入到語文課堂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
(4)篩選朗讀內容,培養(yǎng)讀書習慣
小學階段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所能夠掌握的內容相對而言比較淺顯,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和智力發(fā)展并不成熟,其自身所具備的知識是有限的,所以在朗讀的整體素材選擇過程中,教師的決定,以及能夠提供給學生進行拓展朗讀的資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所選擇的內容過于深奧,學生自身無法對這些知識進行理解,那么,則很難明確作品的內涵,也不能夠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利于學生良好朗讀習慣的養(yǎng)成,甚至會導致小學生對于拓展性朗讀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語文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上的特點,找到一些淺顯易懂具有趣味性的文章內容,讓小學生真正的融入其中,朗讀相關的文章。
教師也需要把正確的朗讀方法傳授給小學生,使其能夠真正的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教師就可以在《在牛肚子里旅行》這一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挑選兩名學生讓其分別扮演青頭和紅頭,然后在這樣的活躍氛圍下,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語言,模仿這兩只小蟋蟀的對話。通過這樣的趣味性朗讀,就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其中,然后再把與這種童話故事有關的文章推薦給學生,學生也能夠根據課堂所具有的趣味性,提高朗讀的興趣,進而實現(xiàn)拓展性朗讀教育工作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實際的開展情況能夠了解到,長久以來,很多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理念的影響,認為小學階段課堂教學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把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的指引下,認識漢字、學會閱讀。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所以在以上內容中,本文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重點了解到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開展策略,希望能夠發(fā)揮出這一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質量,以此使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綜合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顏瑞治.情景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作用及實現(xiàn)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9(06):36
[2]鄒克波.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核心素養(yǎng)觀照下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實踐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8(35):60-62
[3]郭金花.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亮麗風景—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J].華夏教師,2018(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