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凡是來到延安的人,都為這里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感到高興和欣慰。撲面而來的是高樓林立和現(xiàn)代化繁榮都市的景象,如果不是延河水將寶塔山、清涼山和鳳凰山那巍峨、高聳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你可能在一瞬間恍惚置身于沿海繁華鬧市或江南水光瀲滟、風韻柔情之中?,F(xiàn)在延安已經(jīng)成為陜西北部的經(jīng)貿(mào)交通中心。但是,八十年代初期,延安是一個貧窮、荒蕪、落后、閉塞的小山城,之所以會發(fā)生這樣的巨變,這是30多年前,留在延安工作的北京知青與地委領導的重大策劃和牽線搭橋所引發(fā)的變化。
三十年前,我和同事吳俊都在延安地區(qū)經(jīng)協(xié)委工作。當時還是改革開放的初期,有一天,我們機關圍繞延安如何解放思想,盡快擺脫貧困加快經(jīng)濟發(fā)展展開了探討,大家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方案。我們幾個北京知青想著自己當年才十五、六歲就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來到陜北插隊鍛煉,將自己的青春、汗水無私地獻給了這片炙熱的土地,在當?shù)馗咐相l(xiāng)親們的培育下逐漸成長起來,現(xiàn)在應該為第二故鄉(xiāng)做一件有意義、有價值、有長遠謀略的大事,現(xiàn)在不干點事,以后就沒有精力了。大家共同商定要將延安的貧困、閉塞的現(xiàn)狀直接向中央領導匯報,架起延安與北京、與中央各部、委、司的直通車,請求北京和中央在資金上給予援助、支持,政策上給予優(yōu)惠、傾斜,資源開發(fā),利稅上給予寬松、扶持。我們通過各自的人脈和渠道,向中央辦公廳請求在北京召開一次有關延安現(xiàn)狀,振興延安經(jīng)濟的匯報會。在通過各方面聯(lián)系,協(xié)調(diào),有了充分的信息和把握后,我們將這個建議直接向當時的延安地委書記作了匯報,立即得到了延安地委、行署領導的一致贊同。
經(jīng)過與地區(qū)行署的多方努力和緊張的準備,資料匯總,人員組成,資金基本就緒后,1984年10月17日,延安地區(qū)各主管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40多人組成的匯報團,當日乘汽車趕往西安,晚九時多坐飛機前往北京。
“振興延安經(jīng)濟匯報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全國革命老區(qū)專題向黨中央、國務院匯報經(jīng)濟建設情況的一次盛會。
10月23日中午一時多,我乘車提前來到人民大會堂北門迎接黨和國家領導。在這里我有幸見到了習近平同志的母親、老革命齊心大姐,當她知道我們是當年在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并留在延安工作時,高興地同我們握手,并詢問了我們家里的情況。
我陪同齊心大姐步入輝煌壯麗的金色大廳。下午兩點鐘,黨和國家領導及中央各部委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手持“振興延安經(jīng)濟匯報會”的請柬陸續(xù)步入大廳。
領導同志中有許多久別多年又親切熟悉的“老延安人”,他們那一張張洋溢著親切笑容的臉龐,一雙雙手緊緊地與延安代表團每位同志緊緊相握。人群里有一位衣著樸素,落落大方,身材高挑的女同志,很有氣質(zhì),臉龐紅潤、俊秀,兩鬢已斑白,我一眼就認出她就是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她認真地在簽字薄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走近我的身旁,我急忙走上前去迎接,她那溫暖的雙手早已伸向了我,看著我,又環(huán)視延安代表團的成員很風趣地說:“你們穿的服裝好像是統(tǒng)一的西服,領帶都很好,很精神?!贝蠹叶奸_心地笑了。八十年代初我國西服還沒有普及,大部分依然穿著傳統(tǒng)的蘭黑灰色的“中山裝”,我們每人一身西服,當然很扎眼。隨后,習仲勛、蒲安修、康世恩等領導也慢步走進會議室。
下午三點鐘,會議準時在西大廳會議室召開,整個會場氣氛十分熱烈。在坐的中央領導有:萬里、宋平、榮毅仁、習仲勛、廖漢生、宋任窮、康克清等;陜西省委領導有:白紀年、馬文瑞、李希甫等;延安地委、行署領導有:高樹岐、白恩培、馮文德等。首先由省委書記白紀年和延安行署專員高樹岐分別講話,他們介紹了延安地區(qū)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各條戰(zhàn)線有了很大的起色和變化,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工農(nóng)業(yè)和其他事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會上播放了延安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成就錄像。在座的領導人有相當多的同志都是當年從延安走進北京的老領導,他們看著革命圣地延安在國民黨轟炸的廢墟上一步步站立起來,如今發(fā)展成工農(nóng)業(yè)齊發(fā)展的新興山城,許多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旁邊坐著的孫慧英大姐早已淚流滿面,她告訴我她的愛人二十幾歲就去延安參加革命,離開那里35年了,一提起那里的山山水水和善良、憨厚的鄉(xiāng)親們他就整夜睡不好。他在中央財政部稅務總局對外處工作,這次去國外考察,因為工作太忙,不能趕來參加會議,在電話里多次叮囑她“一定代表他來參加這次難得的盛會”。望著她那張激動的臉,我被她深深地感動了。
一陣熱烈的掌聲將我從沉思中驚醒,參加會議的各位首長對延安今后的開發(fā)、建設發(fā)表各自的看法。首先是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講話:“延安是我們的老家,一定要建設好,你們就是不來該給的我們一定要給?!苯又?,國務院副總理萬里講話:“延安修鐵路我支持,修高速公路我也同意,你們自己商量,什么經(jīng)濟效益好你們就搞什么。我怕老區(qū)因貧困,資金緊張,修了鐵路會賠錢,還是先以發(fā)展畜牧業(yè)為主,大力發(fā)揚延安精神,改變貧窮落后面貌。今天看了延安的錄像,真的有些不認識了……”這時,習仲勛書記又插話說:“以后中央開大的會議不要去秦皇島、青島、上海,要去延安開,讓干部體驗一下老區(qū)的生活?!鳖I導同志親切的話語,讓在坐的每一位延安代表激動萬分。是啊,這是對我們延安人民的信任。接著是國家計委主任宋平和宋任窮同志講話,彭德懷的夫人蒲安修針對延安的教育講了肺腑之言:“延安要培養(yǎng)人才,教育質(zhì)量要提高,要同北京和全國各大院校掛鉤,取得他們的協(xié)助,今后每年在招生錄取指標方面要照顧老區(qū)延安,因為那里是山區(qū),落后、閉塞,交通不發(fā)達,應該首先想到他們?!闭坡曇淮未雾懫?,大家情緒高漲,氣氛熱烈,紛紛為老區(qū)建設獻計獻策。會場的攝像人員將這難得的瞬間,令人難忘的歷史時刻,將這親人久別重逢的激動場面永久地記錄了下來。
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300多位代表走出會議室來到北大廳,與部分黨和國家領導人,各部委領導和所有與會代表一起合影留念。當年曾在延安插隊的知青習近平和他的弟弟習遠平也出席了會議,他們站在第六排右起第三,第四的位置。我和孫大姐站在中間第三排。只聽攝影師一聲“注意”,照像機“咔、咔”地轉動著,將這激動人心的場景永遠保留下來,成為永久的紀念。
照完合影,大家走向二樓宴會廳。突然背后有人喊我,原來是同事吳俊,他告訴我:“你扶康克清媽媽上二樓。”康媽媽高興地拉著我的手朝電梯方向緩緩走去。一路上康媽媽問了我許多延安的變化和基本情況,我仔細地做了回答。當我們從側門進入宴會廳時,整個大廳已經(jīng)坐滿了在那里等候的與會代表,幾百雙眼睛注視著我們,我似乎感覺心都要跳出來了,那種場面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經(jīng)歷這樣宏大莊嚴熱烈的場面。我們被安排在前排第三個席位上,我坐在康媽媽的旁邊,在坐的有陜西省委副書記李希甫、康媽媽的秘書呂黃女士,延安行署專員高樹岐、馮文德、胡豐華等,宴會在隆重的氣氛中開始了。省委書記白紀年、延安地委書記白恩培舉著酒杯來到我們的桌旁,我連忙向康媽媽介紹在坐的代表,并與前來的兩位書記共同舉起延安甘泉縣自制的“美水酒”,為振興延安經(jīng)濟而干杯!
康媽媽邊吃邊詢問我父母身體怎樣?愛人和孩子在延安嗎?知道我的名字時,康媽媽饒有興趣地說:“你叫延梅,又姓延安的延,又是北京去的知青,是緣分,更應該為革命老區(qū)的建設做出貢獻。延安是個好地方,我離開那里35年了,很想念那里,以后有機會隨代表團一定回去看看……”我連忙說:“到那時我一定去飛機場接您?!眳吸S和李希甫笑著說:“到延安我們一定先找你?!痹谧拇韨兌妓实匦α?。
服務員將一盤地道的陜北年糕和南瓜擺在餐桌上,康媽媽高興地說:“這道特有的小吃,我想了幾十年了,今天能品嘗到,真的了卻我多年的愿望?!眳吸S在旁邊說:“大姐,您少吃一些,這不容易消化。”康媽媽笑著回答:“多吃些不要緊。”一盤紅彤彤的蘋果擺了上來,我告訴她:“這是延安洛川產(chǎn)的蘋果,光照時間長,口感甘甜、清脆,含糖量高?!笨祴寢屵B連點頭說:“延安有這么好的蘋果,我一定吃?!庇衷儐柼O果的銷路和價格,我插話說:“每斤兩角,大部分銷售在本地?!笨祴寢尳又f:“是啊,鐵路上不去,運不出,只能是積壓。一定要修通鐵路,到那時延安就富起來了……”
宴會就要結束了,康媽媽站起來與我們合影告別,我將她送到大廳北側門前,她拉著我的手說:“以后有機會回北京探親一定來看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我會全力解決。有機會我一定再回闊別多年的延安,了卻心中的牽掛。謝謝你們的宴席?!?/p>
望著老一輩革命家們遠去的背影和緩慢的步履,心中回味著他們對延安的期望,一股熱淚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我隨著人群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人民大會堂。這次匯報會開得非常成功,是對延安人民最大的鼓舞,那激動人心的場面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回到延安,我們?nèi)硇牡赝度氲窖影步?jīng)濟建設的整體規(guī)劃中。對全區(qū)3.7萬平方公里的地下資源進行勘探,初步探明礦藏10余種。其中:石油儲量13.8億噸,煤炭儲量115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2000億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萬噸等;對農(nóng)、林、牧、水利、五小工礦及社辦企業(yè),全區(qū)人口、教育的分布、構成進行摸底調(diào)查,匯總。在解放思想,放開眼界,打開思路的基礎上,組織各行各業(yè)代表團到大、中城市和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參觀、學習,并與山東、江蘇、北京、上海、福建、無錫、深圳等地、市建立友好城市,給延安帶來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依托資源,面向市場,擇優(yōu)開發(fā),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我們大力引進資金、項目、技術、人才,制定各項優(yōu)惠政策。通過各個行業(yè)、各種渠道,千方百計和當年曾在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進行聯(lián)系,努力做工作,爭取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我愛人在地區(qū)計委任職,幾乎每年都去北京多次,向國家計委、鐵道部、煤炭部等有關部門申請包括資源在內(nèi)的大型項目的立項、批復。中央多次給老區(qū)以政策上的優(yōu)惠、傾斜,資金上的扶持,并允許延安以地方政府名義開采地下資源,利稅大部分留作自身發(fā)展。從此,延安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走上了快車道,城鄉(xiāng)面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各項社會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如今的革命圣地延安,鐵路、高鐵、公路、航空四通八達,是陜北重要的鐵路網(wǎng)的交匯樞紐,也是陜北最大的汽車客運站,還是陜北地區(qū)商貿(mào)、貨運繁榮、發(fā)達之地。在文化方面,延安成為紅色教育基地,古文化旅游圣地。這離不開戰(zhàn)爭年代革命精神的傳承,也離不開當年在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給延安地區(qū)精神文明和科學文化的注入。當年北京知青也同時接受了延安人民身上中華民族善良、純樸、熱情和傳統(tǒng)文化的再教育,這份熾熱的中華民族之精神和延安革命精神深深地根植在我們的血液里和生命中。
延梅,女,北京石景山古城中學1967屆初中畢業(yè),1969年1月到延安黃龍縣插隊,1972年12月招工到延安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