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燦
摘 要:數(shù)學是傳統(tǒng)三大學科之一,高質量的數(shù)學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能力等關鍵能力,但就現(xiàn)如今初中數(shù)學教學而言,教學效率普遍不高。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成了廣大初中數(shù)學教師共同探討的問題,以下文章將對此展開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旨在促進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效率;教學策略
數(shù)學屬于基礎類學科,高質量的數(shù)學學習,能夠為其他學科的高效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但是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基于數(shù)學學科邏輯性強、抽象性強以及教師教學手段滯后等因素,學生的學習效率較為低下。由此,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積極落實素質教學改革的全新理念,在充分尊重學生教學主體位置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各類先進、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
一、 初中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在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中,基于數(shù)學知識邏輯性強和抽象性強的特點,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xiàn)得較為吃力,由此大部分學生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之下便漸漸失去了數(shù)學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基于教師教學手段滯后等相關因素,不少初中數(shù)學課堂都顯得較為枯燥、乏味,如此也就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也就導致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
(二)教師教學手段滯后
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現(xiàn)如今仍然有不少的初中數(shù)學教師更加習慣于采用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填鴨和灌輸。在這一教學模式之下,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從而也就無法有效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是一種極大的制約。同時,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之下,課堂氛圍將變得非常沉悶,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利。
(三)核心素養(yǎng)不被重視
在中考的壓力之下,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之中,希望學生能夠考得一個好的成績,因此,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就被嚴重的忽視。顯然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是不科學的,沒有強力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輔助,學生在機械性的學習過程中,不但會感覺到巨大的壓力,還很難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四)教師素養(yǎng)有待提高
在教學改革的全面、深入施行下,已經(jīng)有很多初中數(shù)學教師開始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的局限性和弊端所在,所以,他們已經(jīng)開始嘗試著采用各類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但是由于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有待提高,很多教師在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時,往往只是模仿其形而沒有真正掌握其內(nèi)涵,從而也就導致教學流于形式,教學效率低下。
二、 提升初中教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應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在充分契合教學知識點的基礎上,為學生構建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加直觀的感受相關知識,進而不斷提高學習質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多媒體的科學應用,可以有效地為學生構建出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并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三章第一節(jié)《軸對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科學使用來為學生構建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課堂的導入階段,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對稱性質的美麗圖片,如圣誕樹、剪紙、臉譜等,以此來有效吸引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圖片都具有怎么樣一種特點?并讓學生進行比賽,看看誰最先發(fā)現(xiàn)其中蘊藏的特點。通過仔細地觀察和思考,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這些圖片都是以中間豎線進行對稱的。最后,教師需要以學生的這一發(fā)現(xiàn),將學生們的學習思維有效的遷移到軸對稱知識的學習中來。如此,通過這一教學情境的構建,教師不僅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地引導學生步入了本章節(jié)重點知識的學習中來,從而教師將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
(二)通過科學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提問教學是教學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和教師良好的引導之下不斷提高學習質量。所以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科學的提問來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在顯著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基礎上顯著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二節(jié)《平行線及其判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科學的提問來有效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首先,教師需要針對本章節(jié)重點知識向學生提出一個基本的問題:兩條直線如果永遠不相交那么我們將這兩條直線的關系叫作什么?對于這一問題,學生們很快就能夠回答出來:平行線。然后教師需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延伸:我們?nèi)绾稳ヲ炞C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呢?對于這一問題,學生們一時之間無法進行回答,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輔助線,并結合直角梯形的一些性質來進行驗證。直角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是平行的,除去兩個直角剩下的兩個內(nèi)角和是180°,通過在兩條直線上利用輔助線畫出一個直角梯形并結合梯形的特點,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同旁內(nèi)角和為180°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最后教師還可以采用同樣的問題引導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出:同位角相等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這一定理。如此,通過科學的提問和引導,教師讓學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深化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顯著提升教學效率。
(三)開展小組合作組織學生探索
小組合作學習是素質教學改革下產(chǎn)生的一種創(chuàng)新的、高效的教學方式,其通過讓學生圍繞每一學習任務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將教學課堂交還給學生自己,從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積極地展開自主思考和小組討論,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和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所以,初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上積極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來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第十章第二節(jié)《直方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來組織學生探索知識。首先,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以保障每一個小組的學習競爭力一樣。然后教師需要契合本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學習,為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小組學習任務:“統(tǒng)計班上同學近視需要戴眼鏡的情況,并通過直方圖進行表現(xiàn)?!贬槍@一學習任務,學生首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開展該學習任務,包括如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繪制直方圖等;然后學生需要進行任務的合理分布,并良好地施行;最后學生需要通過小組討論來確定直方圖繪制地合理性。在所有小組都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后,教師最后需要針對每一個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客觀的點評。通過這樣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教師完全將教學課堂交還給了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教師只不過是作為引導者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學生指導。如此,學生通過活動的思考、實踐以及討論,深刻地理解和應用了相關知識,從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習質量,進而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導入生活元素鍛煉學生實踐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要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積極引入生活元素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通過生活元素的引入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可以顯著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度和掌握度,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在此基礎之上,課堂教學效率將得以顯著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節(jié)《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導入生活中的元素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導入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小明將自己過年的1000塊錢壓歲錢存入了銀行,在一年之后當他查看賬戶的時候發(fā)現(xiàn)賬戶上有1150元,那么小明存錢的這個銀行年利率是多少?在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中,已知初始本金和利息求利率,是一個較為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通過教師的分析和引導學生們可以列出這樣一個一元一次方程:1000×(1+x)=1150,由此學生們就可以計算出相關利率。而為了深化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教師還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一些其他元素來引導學生學習,如汽車行駛速度等。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生活化元素的引入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度、掌握度和吸收度,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而與此同時,在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基礎上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知識實踐應用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適應素質教學改革的全新教學理念,在教學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在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問題教學、小組學習、生活化教學等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在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基礎上,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從而讓學生成長為高素養(yǎng)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杜禮平.關于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0):39.
[2]劉杰訊.關于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6):146.
[3]高明松,劉冬.關于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8,15(22):12.
[4]孫方璽.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