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青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自主學習的課堂形式,使學生能夠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進行自主思考與學習,促進自身思維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覺性與主動性,教師就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革語文教學方式和嘗試先進的教學理念出發(fā),打造高質量的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
關鍵詞?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習慣;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4-0146-02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積極響應相關政策的號召,思考應該怎樣才能夠突破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局面。教師要積極探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與方法,促進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自身的自覺性與對語文知識興趣的指引,進行有效語文閱讀與學習。但是,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有些教師并沒有對新型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度研讀,依然使用著老舊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不高,在課堂中的聽講效率十分低下。那么,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的時候,具體應該怎樣去做呢?下面,筆者就與各位同仁基于此展開探討,以期共同推動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保持不竭學習動力的源頭之水。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通過興趣來進行自覺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奇心重、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教師在進行策劃教學的內容時,應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與內心需求,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究欲望。除此之外,教師應注意學生因年齡較小、自制能力也較差等實際情況,在課堂中不斷拋出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這樣才能不斷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對語文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從而促進學生對語文課堂內容的消化和吸收。
例如,在教授《少年閏土》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首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興趣,在課前預備的時候,制定了一份完整清晰的教案,并且在課前反復練習和組織課堂用語,為這堂語文課的開展做了充足的準備。其次,在備課環(huán)節(jié)筆者通過搜集相關的資料巧妙設置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譬如,筆者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學生引出本節(jié)課的作者魯迅:“我國有一著名的文學家,他經(jīng)常身著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留著短短的板寸,頭發(fā)就像刷子一般直立著,濃密的胡須經(jīng)常呈‘一字狀……同學們知道他是哪位文學大家嗎?”這樣一來,就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并激發(fā)語文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多方面挖掘有利于學生進行思考的教學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語文課堂中進行能動地學習。
二、革新語文教學的方式
在新的語文課標中,強調學生處于語文課堂的主要地位,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究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主動探求未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這樣一來,才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據(jù)此,筆者總結了以下幾種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以期對教師工作的開展歸納可借鑒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能力
預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預習同時也能夠保證學生獨立學習的時間,對于學生提升語文課堂學習效果也會起到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通過多樣化的預習形式,促進學生在課前初步對課上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產生初步印象。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實踐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后再聽課,在課堂中的學生會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聽課效果也會相應有所提升。比如教師在教授一些古代詩歌時,詩中常常會提到山水名勝與地方風俗等信息,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內容十分陌生,屆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通過分析網(wǎng)絡上的學習資料,來提前對詩中的名詞進行了解。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預習中,具備一定的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往后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授《江畔獨步尋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之前收集與杜甫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詩歌中的寓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杜甫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研究,通過網(wǎng)絡資源來中查找相關史料,這樣一來,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就能夠對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提前預習,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詩歌主旨含義的認識,還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目的。學生經(jīng)過課前的良好預習與充分準備,在課堂聽教師講授時,就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提問,將預習中所學的知識分享給其他的學生,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整體提高。
(二)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對學習目標和學習綱要進行簡單的分析,明確指出學習重點,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重點注意教師規(guī)定的內容。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帶領學生通讀課文,了解相關知識,圍繞知識進行全面思考。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應該加強監(jiān)督力度,使學生有側重點地自學,能在語文課本的學習中找到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全面提高自身語文素質。
(三)將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
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就能夠在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網(wǎng)絡中的有效學習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針對課文的重難點向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使學生在預習環(huán)節(jié)能夠借助網(wǎng)上直觀的圖片和視頻,來分析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一個預習的小任務: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歷史背景和具體經(jīng)過。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預習時,獨立掌握課文中的故事內容并形成初步印象。教師在課上分析這篇文章時,學生就能夠快速理解文言文的大致含義,教師也能夠收獲良好的語文教學效益。
三、嘗試用新型的教學觀念,來指導語文教學實踐
翻轉課堂是新型的教學方式,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改變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所要教授的內容視頻化,然后教師就可以將知識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翻轉課堂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錄制的教學視頻,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際學情進行回放,重復觀看較難理解的知識要點,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學生也不用因為課堂分心而擔心跟不上教學進度,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自主課堂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深入思考掌握學習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總結,通過自主探索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促進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自主課堂。
參考文獻:
[1]陳莉敏.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J].基礎教育研究,2016(16):12-13.
[2]何炎青.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作文教學研究,2015(06):20-21.
[3]李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4(05):167.
[4]徐磊.賞識教育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的促進[J].科教文匯,2014(02):170-174.
[5]王改梅.初探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2013(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