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良
在我日常的吃食之中,以水餃最為常見,這可能也應(yīng)了那句“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而在我吃過的所有水餃之中,最讓我感到難以忘懷的就是這地皮餡的水餃。
雞蛋地皮、小蔥地皮、豬肉地皮、驢肉地皮……總之,以地皮為主材的水餃我都愛吃,這其中又屬驢肉地皮餡的為佳。不管配什么輔材,地皮那獨(dú)特的鮮美味道給我的味蕾以最直接的沖擊,讓我得到最舒服的享受和最美好的回味。我甚至認(rèn)為,即使輔材再珍貴,或者數(shù)量上超過地皮數(shù)倍,也無法奪地皮之風(fēng)華一二。
孔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肉雖多,不可勝其氣,也許說的就是這個理兒。有人說了,地皮喜葷、喜腥,非也、非也,物以稀為貴也。為什么佐以大蔥、小蔥、豬肉、驢肉,那是因?yàn)榈仄さ墨@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河北天然的條件下,陰雨連綿的茅草地上,或是連陰天的積水草地里,才會生出這天造地設(shè)的寶貝來。有人說了,你這有點(diǎn)前后矛盾吧,到底是物以稀為貴還是地皮真的味道鮮美,我說不矛盾,地皮是二者兼而有之,完美的統(tǒng)一。
記得剛到舊州參加工作的時(shí)候,就聽同事們講,舊州有三件寶,滄州鐵獅子、蔣觀洪的狗肉和地皮餃子。我當(dāng)時(shí)聽了,有點(diǎn)不以為然,這也太夸張了吧。能和鐵獅子并列,好大的口氣,如果說興濟(jì)的羊腸子、舊州的狗肉,還算勉強(qiáng)說得過去,這三寶放一起,倒是把地皮餃子的“身價(jià)”抬上去了,可把滄州的象征——鐵獅子顯得無足輕重了。耳聞不如一見,不對,不如一吃,作為一個“吃貨”的我,立馬改觀了對舊州三件寶的看法,尤其是地皮餡的驢肉水餃。河北有句俗話:“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在我看來,驢肉的鮮美程度是其他肉類不可比擬的,綿滑彈牙的口感與帶有自然氣息的地皮菜相輔相成,自成一派,嘗過之后嘆為觀止,俯首稱贊!
如今鐵獅子依然屹立在新建的旅游景點(diǎn)中,昂首天外,雄傲滄海。7、8年沒吃過地皮餡餃子了,那獨(dú)特的美味讓我魂?duì)繅衾@地思念著。
可能我對地皮餃子的渴望太過強(qiáng)烈,不久前有位老朋友打電話說要做地皮驢肉餃子,喊我趕快過去吃,那份久違的激動和喜悅恰如其分地表達(dá)了我對地皮餡餃子的喜愛和懷念。每個人對于美味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有人愛酸甜,就有人愛麻辣,同樣對于水餃餡料的喜愛相信每個人的口味也都不同,就我個人而言,沒有比地皮餃子更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