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可愛
一、兩個“立足”——“個人專場展示”的理論依據(jù)
(一)立足《課程標準》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閱讀教學評價建議中提出: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應根據(jù)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課外閱讀中重結(jié)果輕過程的現(xiàn)實,尋求全新的途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
(二)立足學生需求
從課外閱讀的過程來看,它是一個“積累于現(xiàn)在,得益于未來”的過程。實踐證明,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同伴之間的互相激勵和促進。因此,教師要注重課外閱讀過程的評價,收集能夠反映學生閱讀過程和結(jié)果的資料,并能夠適時展示、交流、強化。
二、三個“關(guān)注”——“個人專場展示”的目標功能
(一)關(guān)注榜樣,發(fā)揮作用
在班級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只有多讀書,肯讀書,才能有較高的閱讀能力,從而得到全面發(fā)展。營造出一種濃濃的書香氛圍,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起到“和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二)關(guān)注情緒,搭建平臺
積極開展一些展示課外閱讀成果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其閱讀信心,幫助并鼓勵學生把這種閱讀的興趣和熱情長久地保持下去。
(三)關(guān)注過程,因勢利導
“個人專場展示”使閱讀過程成為一個“激勵—提高—再激勵—再提高”的良性循環(huán)過程。最后的展示活動不僅是閱讀結(jié)果的體現(xiàn),更是閱讀過程的展現(xiàn)。教師評價的點主要集中在閱讀量和閱讀效果這兩個方面,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關(guān)注學生閱讀的過程,并且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因勢利導,讓學生能夠多讀書,讀好書。
三、四個“步驟”——“個人專場展示”的操作程序
“個人專場展示”的基本操作程序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一)好書推薦,興趣引路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教師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wù)。教師可以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
1.教師推薦讀物。每學期的學期初,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年級段推薦不同的課外閱讀書目。一般來說,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因此應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可以適當?shù)剡x擇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推薦給學生。
2.學生推薦讀物。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書籍,并且定期開展“好書推薦會”,相互交流,共同提升。
(二)定期交流,活動助推
“講故事比賽”“讀書匯報會”“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
(三)班級推選,多樣評價
在完成一個階段的閱讀任務(wù)以后,要在班級中進行讀書收獲交流活動,并且推選出優(yōu)秀的讀書標兵,進行“個人專場展示”。班級推選主要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為主。
1.自我評價,秀一秀。首先進行的是班級中的自我推選環(huán)節(jié),只要覺得自己喜歡看書,通過看書有所收獲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展示自己。比如,“寫一篇讀后感”“說說爸爸媽媽的評價”“制作一份手抄報”“寫一首小詩”等,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現(xiàn)自己的讀書收獲。
2.伙伴評價,向你學。在學生互相評價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握好評價的分寸。實踐證明,學生的互評更全面、更客觀,常常記錄了教師看不到的閃光點,而且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增進了學生的交往和了解。比如,班級中有學生在推選伙伴時這樣說道:“我推選蔣楠。他簡直就是一條小書蟲。你看,一下課,他就拿起自己喜歡的書看起來,我想叫他一起去玩他也沒有聽見。他還會把書中的知識用起來呢!有一次,我們都不知道‘地質(zhì)運動是什么意思,可是他卻能清清楚楚地說給我們聽。所以,我覺得他就是我們班的‘讀書小明星。”
(四)個人專場,個性展示
經(jīng)過層層篩選評出“讀書小明星”“書香家庭”等,學校為他們提供“個人專場展示”的機會和平臺,使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總之,“個人專場展示”讓閱讀的過程更輕松,讓閱讀的評價更有效。愿熱愛讀書的學生在閱讀的花海中盡情徜徉,收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