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聯(lián)鳳
在中國人傳統(tǒng)觀念里,生病了就不要動,要好好休息靜養(yǎng)。其實在某些情況下,生病了反而需要運動才能更快地康復。
糖尿病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運動必不可少,它和飲食一樣是控制糖尿病的“兩大基石”,只有基石穩(wěn)固,藥物才能發(fā)揮出應有效應。因為運動能增強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全身組織更多地利用血糖,從總體上降低血糖。運動還可以改善全身代謝,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預防糖尿病多種并發(fā)癥,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最佳運動時間為餐后1.5~2小時后。因為此時血糖處于高峰期,運動有助于血糖迅速轉(zhuǎn)化。運動方式是輕度或中度全身運動,如登高或球類運動等;運動強度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一般以每次30~60分鐘,運動后微出汗,有輕度疲勞感但不氣喘,心率約為每分鐘120次為宜。
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進行運動時,要強調(diào)定時、定量,因為他們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缺乏,不能像常人那樣隨意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血糖,故運動和飲食、用藥等一樣都要定時定量,尤其不可空腹運動。
乳腺炎經(jīng)常進行運動的乳腺炎患者,可調(diào)節(jié)血液在體內(nèi)的分布,消耗體內(nèi)過剩的蛋白質(zhì),從而減輕乳房充血,利于減輕和消除乳腺炎。最佳運動時間是餐后1小時左右。運動方式為長跑、游泳、快走等有氧運動。強度在每周6~7次,每次40~60分鐘。
特別提醒:乳腺炎患者的飲食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避免攝入過多的肉類、蛋奶類等高蛋白食物。
心臟病醫(yī)學專家發(fā)現(xiàn),長期堅持少量多次運動,可增強心臟力量、改善心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明顯促進心臟病康復。最佳運動時間在清晨,運動方式為太極拳,強度在每周6~7次,每次15分鐘。
特別提醒:運動時不要過于用力。
高血壓適當運動能改善高血壓患者的頭暈、頭漲等常見癥狀,并有助于降低血壓,尤其是舒張壓,此外還可減少患高血壓并發(fā)癥的幾率。一般最佳的運動時間是在上午8~10時左右,或者下午4~6時。運動方式為中低強度的快走、太極拳、瑜伽等。運動強度在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鐘。開始時控制心率在90~100次/分鐘之內(nèi),習慣后范圍可擴大至120~130次/分鐘。
特別提醒:做上肢動作時要避免太過激烈,運動過程中要調(diào)順呼吸,尤其不可憋氣。
痔瘡對于癥狀較輕的痔瘡患者,運動能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降低靜脈壓,可完全替代藥物療法,達到治療痔瘡的目的。對于癥狀較嚴重的患者,運動能加強藥物功效,有助于手術(shù)后的康復。最佳運動時間在餐后1小時左右。運動方式是提肛運動、彎腰運動。強度是每天中、晚飯后各1次,每次5分鐘。
特別提醒:運動過程中身著松腿衣褲,以免做動作時造成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