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茶 蘇龍
【摘要】檔案的自然損毀,是由其物質(zhì)屬性決定的。造成文書檔案損毀的自然因素可以歸納兩方面,一是檔案保管的環(huán)境與條件,二是檔案自身的狀況。在檔案保管工作中要重視觀察分析造成檔案損毀的各種自然因素,研究采取對策,同時要做好宣傳,使有關的部門和人員都能給予重視。
【關鍵詞】檔案損毀? 自然因素? 防治措施
一、損毀檔案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一)自然災害。未預見到的突發(fā)性自然災害,或雖有預見但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澇、風災、雷電等大的自然災害,會造成檔案的巨大損毀。某些自然災害,如沙塵暴、雪災、酸雨等,也會危害檔案安全。
(二)不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溫濕度對檔案載體的影響無時不在,是潛移默化的。例如,溫濕度太高、太低或忽高忽低變化不定,都會使紙張的強度、韌性減弱以至消失,或是使檔案發(fā)霉生蟲受到損壞;在高溫或高濕的作用下,用劣質(zhì)墨水、油墨、鐵粉和復寫紙、圓珠筆寫印的字跡、圖形,會發(fā)生褪色、湮化的現(xiàn)象,并能加速紙張老化。載體為膠片、磁性材料的檔案,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保管發(fā)生的變化明顯加快、加重。檔案保管處所特別注重防潮,就是因潮濕對檔案損毀極大。
(三)不適宜的光線。不適宜的光線是指強光、含有紫外線的光,這種光線對檔案載體和字跡、圖像、聲音具有很強的破壞作用。例如,不適宜的光線能使紙張中的纖維素產(chǎn)生氧化作用,使其更快地變質(zhì)為氧化纖維素。不適宜的光線對受潮濕的檔案文件破壞作用更大。含有木質(zhì)素的紙張,在強光下會加快變脆,容易破損。
(四)有害氣體。城鎮(zhèn)的重點污染區(qū),一些工礦企業(yè)、蓄排糞便、污水的簡陋設施,堆放垃圾和不潔廢雜物品的處所,存放化學物品的倉庫以及其它污染嚴重的環(huán)境等,常常產(chǎn)生某種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氫、氯氣等等,這些氣體會使檔案紙張腐爛,字跡褪變。保管的檔案如果距離上述處所較近,就會受到這些氣體的危害。
(五)灰塵?;覊m和沙塵會直接污染檔案,模糊字跡、圖像,并能為昆蟲、微生物提供棲身與繁殖的條件,有的灰塵帶有腐蝕性和毒性,對檔案危害更為嚴重。尤其是以膠片、磁性材料為載體的檔案,受到灰塵或沙塵污染后損毀會加快。保管檔案處所要求凈化空氣,就是防止揚塵污染檔案。
(六)有害生物。危害檔案的微生物有霉菌、細菌和煙草甲、毛衣魚、蟑螂、白蟻等,它們一旦沾染或蛀咬壞檔案,很難清除或無法搶救。例如:霉菌分泌出的色素極為穩(wěn)定,污染檔案留的斑點很難祛除,嚴重的能遮蓋住檔案上的文字,或使聲音、圖像失真,影響檔案的利用。如果檔案受潮,受到灰塵等污染,或檔案保管處所不潔,離污染源很近,檔案很容易遭受有害生物毀壞。
(七)鼠害。老鼠對檔案的破壞很嚴重,被老鼠咬碎的文件、啃掉的字跡、圖象,無法或很難修復。
(八)電磁。電磁波的強力輻射對以磁性材料為載體的檔案,對電腦上處理和網(wǎng)絡上傳輸檔案信息,會造成干擾破壞,嚴重的在傾刻間就會使檔案信息失真或失去。
二、檔案保管防護的一般方法
(1)防不適宜的溫濕度。不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對檔案的損毀是經(jīng)常的、嚴重的,絲毫不可疏忽。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檔案庫房的溫度應保持在14℃—24℃(±2℃),相對濕度為45%--60%(±5%)。如果溫濕度波動幅度高于或低于這個標準,都屬于不適宜,需要采取措施調(diào)節(jié)。
(2)防盜。要依托安全設施和安全監(jiān)控設備,落實安全措施,加強值班,巡查,消除任何安全隱患,既要防范檔案實體被盜竊,又要防范檔案信息被轉(zhuǎn)移竊取。
(3)防不適宜的光線。不適宜的光線損毀檔案也是潛移默化的,不容忽視。檔案受潮不可放在陽光下暴曬,應用帶有強光的散熱器烘烤;庫房的窗戶要能防止陽光直射庫房內(nèi);照明燈可選用乳色白熾燈,如安熒光燈要有過濾紫外線和安全防火措施;不可讓強光照射柜(架)內(nèi),使用紫外線設備消毒不要長時間照射檔案。
(4)防有害氣體。防止有害氣體侵害檔案,除了慎重選擇庫房位置避開污染源外,應注意選擇密閉性能好的門、窗和檔案箱、柜;庫房安裝空調(diào)或換氣設備,凈化庫內(nèi)空氣;對庫房采取自然通風,尤應防止有害氣體侵入;庫房內(nèi)不能堆放不潔的廢舊物品,庫房四周不能開挖污水池或堆放垃圾、臟物。
(5)防塵?;覊m污染檔案會滋生損毀檔案的微生物。為此,進庫的檔案應細心除塵:治理好庫區(qū)周圍的環(huán)境;密閉門窗,常開的窗戶要加安紗窗,阻止庫外揚塵進入庫房,風多沙塵污染嚴重地區(qū)尤應防范;控制人員進入庫房,減少灰塵帶入;經(jīng)常清掃、除塵,保持庫內(nèi)清潔衛(wèi)生;柜架內(nèi)要定期吸除灰塵;利用檔案要防止灰塵污染。
(6)防治毀壞檔案的昆蟲、微生物和鼠害。檔案館對入庫檔案宜作消毒處理;檔案庫房的柜、架內(nèi)放置殺蟲滅菌藥劑;并定期進行全面消毒,發(fā)現(xiàn)昆蟲、霉菌和其它有害微生物,應及時用藥物殺滅。白蟻多生地區(qū)要嚴防白蟻損毀檔案。庫房要嚴密防止鼠害。
(7)防潮。一要慎重選擇庫址,避開低洼或受水源威脅的地方;二要保持庫房周圍的排水系統(tǒng)暢通,靠近庫房的水源應設法移動;三要經(jīng)常檢查庫房屋面和庫房內(nèi)的水暖管道,滲水、漏水、漏氣使檔案受潮濕、受污染。此外,陰雨天要防止?jié)駳膺M入庫房,利用檔案要注意防止受潮。
(8)防火。庫房要時時處處注意防火,庫內(nèi)外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庫頂要設避雷裝置;嚴禁在庫內(nèi)抽煙、用火;庫房電源要安全、易控,經(jīng)常檢查維修,工作人員離開庫房時要切斷電路,防止發(fā)生意外;庫房內(nèi)外要安放消防器材,安裝火災報警器,并要定期檢查、更換,使其保持實用狀態(tài)。庫房周圍如遇火情要立即果斷處置。
(9)防止或減少檔案磨損。檔案在保管和利用中的磨損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要設法盡量防止。搬運數(shù)量較多的案卷時,應使用小推車或案卷托板等工具,如不用工具,每次搬運數(shù)量要適當,以免損壞;需要成捆搬運案卷時,要選用寬帶子或布條子捆扎,每捆的大小、松緊要適當,搬運時不要提帶子;取放、閱覽和復制檔案(文件)要輕拿輕放,輕輕翻動,防止折揉、擠塞造成卷曲、起皺或撕裂;整理、捆扎案卷應在桌子上進行,不要攤在地上;轉(zhuǎn)移、攜帶檔案要嚴密包裝,并告誡有關人員很好愛護,防止磨損。
(10)防止檔案在重大自然災害中的損毀。駐在有可能發(fā)生地震、洪澇、大風等自然災害的地區(qū),要關注震情和氣象預報,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檔案遭到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