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曾科學
摘要:目的?觀察推拿結合雷火灸治療先天性肌性斜頸(CMT)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0例患者,<3月齡的30例隨機分為治療1組、對照1組各15例,≥3月齡、<12月齡的60例隨機分為治療2組、對照2組,每組30例。治療組采用推拿結合雷火灸治療,對照組采用推拿治療。治療1個周期后,觀察4組臨床療效,并比較治療前后雙側胸鎖乳突肌差值、癥狀體征評分的變化情況。結果?治療組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4組治療1個周期后,雙側胸鎖乳突肌差值、癥狀體征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顯示推拿結合雷火灸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推拿組;1組和2組雙側胸鎖乳突肌差值、癥狀體征評分的治療前后比較,1組差值明顯優(yōu)于2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顯示<3月齡開始治療的患兒療效優(yōu)于≥3月齡治療的患兒。結論?推拿治療CMT療效確切,結合雷火灸治療CMT效果更好,早期(<3月齡)治療效果尤為顯著。
關鍵詞:推拿;雷火灸;先天性肌性斜頸
中圖分類號:R246?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20)06-0054-03
先天性肌性斜頸(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俗稱斜頭[1]、歪脖[2],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發(fā)病率為0.30%~3.92%,近期研究顯示新生兒肌性斜頸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已成為兒童期第一大高發(fā)骨骼肌肉系統(tǒng)先天性疾病[3]。本病是由于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和纖維變性[4-5]所致的一種畸形,主要表現(xiàn)為患兒頭向一側歪斜,頸部活動受限,常伴有大小不等、質地堅硬、形狀不一的腫塊,癥狀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若不給予及時有效的干預,??蓪е骂伱娌肯鄬ψ冃?、頭顱發(fā)育不對稱等畸形,甚至健側面部也會發(fā)生適應性改變,病久可出現(xiàn)頸椎畸形,轉側受限,胸廓受累[6],給患兒帶來心理問題[7]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身心活動、社會適應能力等產(chǎn)生諸多不利影響。
通過分析文獻[8]發(fā)現(xiàn),目前臨床治療CMT以手法為主,治療療程長,因本病保守治療有時間窗,1歲后保守治療效果不甚樂觀,所以,為了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采用推拿結合雷火灸治療CMT,縮短了治療療程,明確了最佳治療年齡,療效確切,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來源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中醫(yī)康復科90例。年齡<3月齡的30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1組,對照1組,治療1組男7例,女8例,對照1組男6例,女9例,2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年齡3月≤年齡<1歲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2組30例和對照2組30例,治療2組男17例,女13例,對照2組男16例,女14例,2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①年齡<12個月,超聲多普勒確定胸鎖乳突肌不對稱或一側胸鎖乳突肌有明顯包塊。②排除各種骨骼疾病及其他疾病導致的姿勢異常。③同意治療方案并配合治療者。
1.3?治療方法?對照組主要采用推拿手法,在患側胸鎖乳突肌處按揉理筋、拿捏腫塊、拉伸痙攣的順序操作。主要推拿方法:以跌打萬花油為介質,患兒采取仰臥位,醫(yī)者位于患兒頭頂位,以患兒入睡為佳。(1)指揉、搓患側胸鎖乳突肌5~10 min。(2)如有腫塊,拿捏腫塊5分鐘。(3)拉伸患側胸鎖乳突肌,分別行垂直拉伸和側擺拉伸。醫(yī)者雙手分別輕輕扶住患兒下頜部,輕輕往頭頂?shù)姆较驙坷?,維持8 s,放松,持續(xù)3次。醫(yī)者雙手輕扶患兒雙耳,固定頭部,使頭部歪向健側拉伸,維持8 s,放松,持續(xù)3次。
治療組采用推拿結合雷火灸的方式治療。推拿手法同上,雷火灸治療方法:點燃雷火灸懸與患側胸鎖乳突肌包塊上方約2~3 cm,另一手扶住小兒頭部,保持頭側位,暴露患側胸鎖乳突肌,固定小兒體位。食指、中指分布包塊兩側感受溫度,避免燙傷。推拿可與雷火灸同時進行,也可先雷火灸治療后推拿。
治療10次為1療程,4個療程為1個治療周期。
1.4?療效評價?①雙側胸鎖乳突肌的差值。采用超聲多普勒監(jiān)測治療前、治療后兩側胸鎖乳突肌的厚度差值。痊愈:差值小于2 mm,好轉:差值大于等于3 mm,但較治療前好轉,無效:差值較治療前無改善或者加大。
②癥狀體征比較。采用癥狀體征量表[9]進行評分,該量表針對頭歪程度、
頭面畸形、頸肌緊張度、頸部活動受限和頸部腫塊大小5個方面進行評分,總分越高癥狀越重。
1.5?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1組、對照1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1個周期后,治療1組治愈率93.3%,總有效率100%;對照1組治愈率86.7%,總有效率100%。2組痊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治療1組、對照1組治療前后雙胸鎖乳突肌差值及癥狀體征評分比較?見表2。
2.3?治療2組、對照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1個周期后,治療2組治愈率80.0%,總有效率100%;對照2組治愈率73.3%,總有效率100%。2組痊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4?治療2組、對照2組治療前后雙胸鎖乳突肌的差值及癥狀體征評分比較?見表4。
2.5?1組和2組,2組雙胸鎖乳突肌差值及癥狀體征評分比較?1組明顯優(yōu)于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討論
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在中醫(yī)學屬于“筋縮”范疇,筋縮謂筋脈拘急攣縮之意,分為虛實,虛為稟賦不足,筋脈失于濡養(yǎng),歸為肝脾腎,實為寒凝瘀滯,瘀停筋脈,歸為外邪和產(chǎn)傷,《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亦云:“諸暴強直,皆屬于風”,治療當以祛風通絡活血、疏松筋骨為治則?,F(xiàn)代醫(yī)學認為,主要是由于孕婦失養(yǎng),使得胎兒頸部肌肉受損,血行不暢,瘀血阻滯,經(jīng)筋結聚。其可能與遺傳、產(chǎn)傷、局部缺血、先天發(fā)育異常、宮內(nèi)姿勢不良等有關[10]。西醫(yī)主張外科手術為主,但是手術指征以及手術帶來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把握。
推拿療法的歷史悠久,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主要作用是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理筋散結,能夠明顯的改善肌性斜頸的癥狀和體征,是治療肌性斜頸首推治療方法。很多學者單純采用推拿治療本病已取得較好療效。
雷火灸藥效駿,火力猛,滲透力強,有很強的熱輻射功效,對人體有迅速的刺激作用,燃燒時產(chǎn)生的熱輻射能量比艾條要大2倍以上,治療范圍、療效較傳統(tǒng)灸法更加顯著,其擴張血管、加速血液流動、減少炎癥滲出及加速炎癥滲出物吸收的作用能夠很好的通經(jīng)活絡,活血化瘀?!夺t(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記載:“凡灸諸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醫(yī)學入門》記載:“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發(fā)散也”。由此可見,雷火灸治療病癥無論虛實皆可用。
綜上所述,推拿治療先天性肌性斜頸療效確切,配合雷火灸治療本病可以明顯縮短病程,減輕患兒家庭負擔。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3月齡內(nèi)即開始治療的嬰幼兒,其癥狀體征和雙側胸鎖乳突肌的差值的改善情況優(yōu)于大于3月齡開始治療的患兒,為本病的最佳治療時機提供了依據(jù)。推拿結合雷火灸治療本病簡驗效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曲生健,呂美珍.中醫(yī)臨床推拿叢書·小兒推拿[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56-159.
[2]趙鑒秋.幼科推拿三字經(jīng)派述真[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153-154.
[3]徐開壽.兒科物理治療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103-107.254-257.
[4]Lee YT,Cho SK,Yoon HK,et al.Risk factors for intrauterine constraint are associated with ultrasonographiclly detected severe fibrosis in early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J].J Pediatr surg,20ll,46(5):514-519.
[5]何賢芬,梁海燕,賴耀銘,等.從背部論治探討推拿治療小兒非腫塊型先天肌性斜頸[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92-93.
[6]王道全.小兒推拿圖解[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41-142.
[7]姚嵩梅,張耀中,薛均來,等.推拿治療先天性小兒肌性斜頸[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2(3):576-578.
[8]溫少利,張蓓蓓.推拿手法治療 150 例小兒肌性斜頸的效果體會[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6,35(7):73-73.
[9]施詩,徐士象,劉瑜,等.三色散與滑石粉推拿治療小兒肌性斜頸療效對比[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4):541-542.
[10]李紅娟,邱麗漪.小兒肌性斜頸的中醫(yī)治療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8(6):2226-2230.
(收稿日期: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