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智
【摘 要】 新的課程改革階段在國內(nèi)教育行業(yè)中不斷深化和實施。 以前的一些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道德和法治方面,教師還應積極改革教學方法,注意道德和法治課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道德和法治的教學更加有效。在現(xiàn)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的總體教學狀況仍需進一步改善。 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加以擴展適當?shù)膭?chuàng)新。
【關(guān)鍵詞】 初中 ?道德與法治 ?課堂有效教學 ?策略
1.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程目標仍然很明確,目的是讓初中生形成正確的三種觀點,同時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意識并使其更為法制化,從而變得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全面發(fā)展。 但是,許多教師在道德和法治課程中并沒有真正實現(xiàn)這些目標。他們對道德和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沒有清晰的了解,從而導致道德和法治課程的教學出現(xiàn)偏差。 由于缺乏目標,教師在道德和法治課程的具體教學行為方面存在問題。 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安排道德和法治的教學,而不必擔心初中生對道德和法治的感受。
(2)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占據(jù)著絕對主導的地位
在過去的道德和法治課程中,教師象征著教室中的權(quán)威,并在道德和法治課程中發(fā)揮領(lǐng)導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習慣于采用灌輸?shù)慕虒W方法,而忽略了學生本身?!兜赖屡c法治》課程的學習經(jīng)歷是一種沉悶而壓抑的氣氛。 這樣,教師的主觀愿望是基于初中學生的感受的。許多初中學生認為,教師在道德和法治課程中講授的內(nèi)容與他們自己的情況不符,與初中學生的生活脫節(jié)。
2.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有效教學的策略
(1)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在這個階段,初中學生仍然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參與感。因此,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教師應該改變他們以前的模式和觀念,并為初中生提供更多機會積極參加道德與法律課程。讓初中學生享受一個活潑的氛圍,并在道德和法治課程中獲得更多。道德與法治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guān)。只是過去有許多教師沒有注意道德和法治課程的這一功能。教師應利用道德和法治課程的優(yōu)勢,在教學與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教師可以使用一些生活資料來為初中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使初中學生處在這種情況下,在道德和法治課上的學習效果將更加理想。例如,當學習“建立集體”時,教師改變了以前復制學科的方式,并且可以在道德和法治課堂上講故事。用這個故事作為道德和法治課堂的指南。該課程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從而提供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幫助初中生思考,使初中生可以將道德和法治課中的具體問題結(jié)合起來,并進行深入的分析,以發(fā)展道德和法治。課程比較理想。初中生之間的合作以及師生互動將更加充分。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初中生本身是具備一定自學能力的,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要利用并鍛煉初中生的自學能力,讓道德與法治課的授課更加高效。道德與法治課與其他的初中課程是有所不同的,與實際生活之間有著非常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要讓初中生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勇于探索,然后將道德與法治課上學習到的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進行連接,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這樣才是學以致用。同時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也是會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上的學習以及理解更加深入,從而更好地應對在道德與法治課上的學習。比如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有關(guān)于誠信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初中生自行總結(jié)一些生活中自己經(jīng)歷的,或者是聽說的有關(guān)誠信方面的案例,地產(chǎn)商不顧信譽坑害消費者金錢等案例,這樣可以讓初中生明白誠實守信的重要性,然后在日常生活中總結(jié)哪些行為是與誠信違背的,在學習以及生活中需要踐踏實地,將誠信作為自己的生活準則。
(3)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授課方法進行優(yōu)化
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要想提升授課的有效性,就要對授課方法展開全方位的優(yōu)化,教師要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新道德與法治課的授課思路以及模式,然后讓初中生的興趣以及學習欲望得到充分滿足。初中生在道德與法治課上的積極參與,能動性也會得到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的氛圍就會變得活躍。比如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展開小組合作,這是讓初中生用小組的形式,對一些問題展開探討,然后解決學習的問題,實現(xiàn)對道德與法治課上知識的深入理解。教師要將一些先進的方法引入到道德與法治課上,讓道德與法治課的開展變得更加合理和有效,也是讓初中生在道德與法治課上發(fā)揮出自身的主體性,鍛煉初中生在道德與法治課上的合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教學留白是現(xiàn)階段比較盛行的教學思想,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的講授未必一定要占據(jù)整個道德與法治課,而是要適當留給初中生一定的空間,讓道德與法治課的內(nèi)涵以及外延得到延伸。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要有教學留白的意識和能力,讓初中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從而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因為初中生的主體性,最關(guān)鍵的是讓初中生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有自主思考以及發(fā)揮的空間,從而讓道德與法治課的實際授課效果得到體現(xiàn)。
總結(jié)
總之,在這一階段,道德和法治的發(fā)展存在許多問題。 教師應適當?shù)馗母锏赖潞头ㄖ蔚慕虒W方法和思想觀念,使初中成為道德和法治的主體。在法律道德和法治課程中引入方法和思想,使法律道德氛圍更加活躍,初中生在法律體系和法治中獲得更直觀的學習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 陳虹興.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負責任的公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如何培育負責任的公民[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2):16.101.207.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立項課題“閉卷考試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FJJKXB19-79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