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建成一座醫(yī)院的中國速度令世界驚嘆
2020年2月2日,中國的“基建狂魔”們用10天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火神山醫(yī)院。10天時間內(nèi)新建一所擁有1000張床位、專門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醫(yī)院,是怎么做到的?
這需要在78分鐘以內(nèi),北京小湯山醫(yī)院找出17年前的設計和施工圖紙,修訂完善并發(fā)出;需要在24小時以內(nèi),出爐并通過火神山醫(yī)院方案設計圖;需要在60小時內(nèi),交付施工圖;需要在13小時內(nèi),集結近千名施工人員;需要在37小時內(nèi),完成醫(yī)學技術樓主體19榀桁架拼裝和重癥病房792平方米鋼骨架安裝焊接;需要在5天時間內(nèi),完成送電工作;需要在36小時之內(nèi),實現(xiàn)院區(qū)網(wǎng)絡全覆蓋;需要在3天時間內(nèi),完成400間病房的室內(nèi)裝修……
10天建成一座醫(yī)院,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后,是上千位建設者夜以繼日的鏖戰(zhàn)。為如期完工,他們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實在熬不住了,隨地坐著、靠著、躺著小睡一下再起來接著奮戰(zhàn);飯只能在臨時的板房里甚至路邊端著飯盒匆匆吃完,不少人到凌晨一點才能擠出時間吃飯;有人連續(xù)長時間操作挖掘機,換班的時候已經(jīng)感覺喉嚨里有血腥味……“作為一名建設者,我們力爭讓建設的速度跑贏病毒傳播的速度。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看到武漢沒有被按下暫停鍵,她的每一處都在倍速播放?!被鹕裆结t(yī)院建設者王威說。
銳評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有的只是這幫不要命的中國工人。他們沒有鋼鐵之軀,卻力頂千鈞;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卻埋頭苦干。10個晝夜,240小時,瘋狂速度的背后,有強大的硬核實力做支撐。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zhàn),靠的是眾志成城,是團結一心。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引爭議
2020年1月27日,為防止疫情在學校蔓延,教育部宣布全國各類學校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同時提倡利用網(wǎng)絡平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2月4日,針對在線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教育部再發(fā)文,提醒在各地原計劃的正式開學日之前,不要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網(wǎng)上教學。2月12日,為徹底杜絕“停課不停學”過程中的亂象,教育部辦公廳發(fā)文,特別強調“要防止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防止各地各校不顧條件都組織教師錄課”等。
在線教育日漸規(guī)范的過程源自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暴露出來的問題:老師們調侃自己變成在線教學主播,被迫營業(yè),難以適應此種方式;部分學校以“不停學”之名,行提前教學和假期補課之實;家長更是吐槽不斷,既要操心作業(yè)提交,還得上傳學習視頻;一些學習平臺App則被學生組團打“一星”。同時,在線教育能達成的教學效果也讓人擔憂。
銳評 雖然之前在線教育已經(jīng)得到較為廣泛的運用,但是如此大規(guī)模使用而且是完全取代線下教育還是第一次。尤其是在部分教師平常使用教育信息化設備、在教室內(nèi)組織在線課堂都不熟練的背景下,大規(guī)模實施線上教學,學生、教師以及家長一時跟不上,出現(xiàn)問題是難免的。將好事辦好,確保線上教學質量,避免增加師生以及家長的額外負擔,還需要各級教育部門及時總結經(jīng)驗、反思、調整、改進。
日本捐贈物上的詩詞引熱議
新型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日本政府和民間積極施以援手,令國人感動。2020年2月中旬,因為日本贈送的抗疫物資上頻頻引經(jīng)據(jù)典,更是引發(fā)了廣泛熱議。其中有出自日本國長屋王偈子《繡袈裟衣緣》中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據(jù)說,當時長屋王派人出使中國禮請高僧赴日傳戒,贈送的袈裟上繡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鑒真和尚看到后,深受感動,欣然東渡。有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送柴侍御》中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還有出自《詩經(jīng)》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有人說,與這些文雅優(yōu)美的詩句相比,我們一次次重復喊出的“武漢加油”則相形見絀,顯得貧瘠干癟;還有人說,日本人恰到好處地用了“我們的詞兒”來傳遞友善,值得國人反思。
銳評 誠然,以文學視角觀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詩意的語言比“武漢加油”等平實的文字確實更富美感。然而,在抗擊疫情、凝心聚力面前,運用詩意的語言還是平實的文字,并非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吧酱ó愑颍L月同天”和“武漢加油”其實并不矛盾,或許形式不同,或許風格迥異,但這些文字背后的本質是一致的:那就是對災難共情、為人們鼓勁,傳遞善意和支持。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