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菡笑
摘 ?要:中職學校的分層次教學模式一般是指根據(jù)不同中職生在身體素質(zhì)、知識以及能力和學習需求等方面的評估,按照同學們對體育項目的選擇將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學分到同一個小組,然后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展開教學活動,進而在讓喜好不同中職學生都能在自己選擇的體育課上充分發(fā)揮自己才能的一種體育課教學模式?;谝陨?,本文主要以分層次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開展工作進行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分層次教學模式 ?中職學校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b)-0089-02
Abstract: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generally refers to that students with the same interests and hobbies are divided into the sam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quality, knowledge, ability and learning needs of diffe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so that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references are all It is a kind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that can give full play to one's ability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of one's own choice. Based on the abov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work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長時間以來,我國的體育教學還被班級授課制所約束,因而很難滿足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也難以保證學生的個性需要。教師從備課到課程評價標準都如出一轍,沒有做到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所以體育教學模式需要做出優(yōu)化改革。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促進中職生的身體素質(zhì)、個性及特長的發(fā)展是為其以后的體育健康奠定基礎的教學目標。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推行分層次教學模式將是一種可顯成效的途徑。
1 ?分層次教學模式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
1.1 加強師生合作及教學質(zhì)量
分層次教學法主張教師從學生身上的差異點出發(fā),從而改善原本的一刀切式的授課模式,繼而從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與運動能力以及學生自身的興趣趨向上開展教學。而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要教師主動、全面地為學生講解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及其特性,細致耐心地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分層教學的過程,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互相合作,進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教學質(zhì)量,發(fā)揮體育教學應有的效用。
1.2 促進學生自主調(diào)節(jié)身心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無法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進而導致學生面對體育課時的心理比較抵觸,而分層次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在分層次教學的體育課上,教師會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身心發(fā)展需求進行相應的匹配,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有平等的感覺,有利于學生對自我價值以及存在感的把控,從而促進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
1.3 促進教師素質(zhì)與學生能力提高
在體育課程中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式,首先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要求教師不僅具備專業(yè)技能還要進一步掌握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fā)展和內(nèi)心需求,因而說分層次教學對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式對學生來說也是進一步促進學生個人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學生不需接受“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在適應于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情況下進行學習,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發(fā)展。
1.4 促進教學計劃與目標的實現(xiàn)
就中職院校的體育課堂來說,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想要達成教學中指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因為以統(tǒng)一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從理論上來說就是難以實現(xiàn)的。要明確不同的學生發(fā)展特性存在差異,而教育過程中就需要尊重學生的這種特性。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式就可以從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上著手,以學生的身心特點作為教學活動的參照,從而實現(xiàn)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教學計劃及目標[1]。
2 ?分層次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開展的策略分析
2.1 尊重學生基礎差異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因為其生源存在差異,就導致學生之間的基礎差異比較明顯。其基礎差異的體現(xiàn):其一是受到學生過去學習的知識影響,同時也受到過去學習階段師資、教研、校內(nèi)體育器材的限制[2]。其二就是學生身體素質(zhì)上的差異,體育活動實踐性非常強,一般可以說是體力與腦力的結(jié)合,雖然說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相關(guān)的運動技能,但是由于學生的生活條件、營養(yǎng)條件以及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和平時鍛煉程度都有很大差異,這就導致了學生之間出現(xiàn)差異化。針對以上提到的基礎差異,在分層教學工作展開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并尊重學生的基礎差異,從而更好地將分層教學模式引入到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中。
2.2 適應學生專業(yè)差異
在目前的中職院校中開設的專業(yè)種類非常豐富,而在不同專業(yè)技能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體育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是不盡相同的,如在汽修或機械方面的專業(yè)對體能要求比較高,而烹飪、計算機等專業(yè)對體能的要求就比較低??紤]到適應不同專業(yè)的差異性這一點來說,中職院校的體育課選擇分層次教學時就要特別注意匹配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需要,如:針對需要長期坐著的計算機、會電等專業(yè),需要長期站立的服務、烹飪及需要長期行走的導游專業(yè)等,要針對學生的專業(yè)特性選擇有針對性的鍛煉,進而實現(xiàn)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基礎的作用,也進一步為學生的終生體育奠定基礎。
2.3 尊重學生個人興趣
中職院校的學生已經(jīng)逐漸從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成長為具有自我認知能力的青年,所以中職學生對自身的興趣愛好是有一定判斷力的,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一般是來自過去學習體育過程中感受到的樂趣或受到體育教師、運動員的偶像影響力而產(chǎn)生的,所以學生之間對體育的興趣差異一直都是存在的。針對這一情況,中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的分層次教學初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3]。
2.4 創(chuàng)設適宜的分層次教學環(huán)境
分層次教學的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分層次的方式,也就是對分層次教學環(huán)境的控制。分層次教學的核心思想是素質(zhì)教育,而不是針對學生成績或人格的劃分,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一定要明確分層的方式,以避免給學生的心理造成過大的負擔。此外,在進行分層之前要注意給學生做好思想工作,通過對學生心理特點的掌握進而講清楚道理,說清分層的意義:首先分層次教學不是將人劃分出等級制度,而是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獲得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成績。
3 ?結(jié)語
分層次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的體育中加以運用,對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及對師生關(guān)系的改善都有重要影響,所以說為了提高中職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效果,讓發(fā)展水平不同的學生從原來基礎上有所提高,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是十分有意義的選擇。在尊重學生的基礎差異、興趣差異以及學生專業(yè)選擇的同時,將分層次教學應用在中職學校的體育課堂上將展現(xiàn)出其極具價值的作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 陳桂菊.淺析分層教學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7(18):77.
[2] 王磊.分層次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開展[J].體育風尚,2019(1):161.
[3] 田晉玲,陳平.中職學校網(wǎng)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9,41(S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