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鴻 劉智強
單論經(jīng)濟效益,慢火車在做賠本買賣。在高鐵網(wǎng)絡貫穿全國的今天,它們的“簡陋”與“慢速”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它們滿足了偏遠山區(qū)的民生需求,是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時代表達。
5月31日16時41分,從重慶開來的5629次列車,到達遵義市桐梓縣境內的蒙渡火車站。早已等候在此的余庭華和妻子羅成群,背著自家種的桃子和李子,和10多位村民一起走出候車室,搭乘這趟列車前往遵義城區(qū)。
這趟綠皮慢火車全程票價23.5元,最低票價僅2元,“從經(jīng)濟效益出發(fā),一直處于虧本狀態(tài)?!弊窳x車務段桐梓車間黨支部書記張建平說。
目前,全國共有81對這樣的綠皮慢火車,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它們?yōu)槭裁慈栽凇胺邸保?/p>
村民的重要依靠
余庭華身材清瘦,背著100余斤桃子,腰有些微曲。登車時,他先轉身將背簍穩(wěn)放在列車過道上,又轉身用力將其往里推,隨后又接過了妻子身上的背簍。
50歲的余庭華家住桐梓縣新站鎮(zhèn)九龍村,年輕時在廣州務工為生。2016年回到家鄉(xiāng),和妻子做起蔬菜水果生意。
“種了3畝桃子、2畝多李子,還有一些蔬菜?!庇嗤トA說,“什么成熟了就賣什么,都是自家種的?!?/p>
余庭華和妻子搭乘的5630(5629)次列車,開行于20世紀60年代,已有50多年歷史。
“剛開通時,沿線村民坐這趟車外出賣菜,旅客也特別多。”曾擔任5630次列車列車長、現(xiàn)退休在家的曲斌說,最初還有重慶的菜販乘坐火車到遵義賣菜,遵義到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后,這部分菜販就改走高速。
5630次列車列車長楊麗介紹,這趟列車沒有空調、餐車和臥鋪,途經(jīng)站點大都在深山區(qū),是沿線村民出行、求學和做生意的重要依靠。
“她身體不好,我也不能出遠門,只能靠賣菜維持生計?!庇嗤トA說,妻子羅成群三年前查出患有尿毒癥,每周至少需要到醫(yī)院透析兩次。
為了方便妻子看病,余庭華在遵義城區(qū)租了一個單間,房租每月200元,這間屋子如今也是夫婦倆到遵義賣菜時的歇腳點。頭天傍晚,坐5629次列車到遵義,在出租屋住一晚,第二天一早賣完菜后再坐5630次列車回家。
票價便宜是余庭華夫婦選擇這趟列車的主要原因?!白@個車很省錢,也很方便,就當是公交車了?!绷_成群說,如果從新站鎮(zhèn)坐汽車到遵義,需要到桐梓縣城轉車,連人帶行李,加起來要近百元,遠不如坐火車劃算。
余庭華說,平時也有商販到村里收購蔬菜和水果,但價格較低。為了賣出好價錢,他更愿意坐火車到遵義賣菜?!耙蕴易訛槔?,賣給商販,每斤桃子賣兩三元。在菜市場零售,就可以賣到5元錢,甚至更高?!?/p>
今年受疫情影響,余庭華夫婦直到3月份才外出賣菜,而在往年,春節(jié)期間也不停歇?!罢G闆r下,每年賣菜能掙1萬多元,加上打零工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費沒有問題。”
“是為老百姓開的”
5月31日傍晚18時18分,列車駛達桐梓火車站。遵義市永坪中學初二年級學生令狐榮琴,在姑姑的陪同下登上列車。當天是周日,她準備坐火車回學校上課。
令狐榮琴家住桐梓縣茅石鎮(zhèn)團結村,小學畢業(yè)后考入永坪中學?!拔移綍r住在姑姑家,大概每個月回家一次?!焙陀嗤トA夫婦一樣,令狐榮琴坐這趟車也是因為票價便宜。
“這趟車比較實惠,是為老百姓開的。”坐在一旁的姑姑令狐世芬說。
曲斌介紹,周五和周日,在列車上能見到百余名初高中學生。他們周五坐車回家,周日再坐車回校。
回憶起乘坐5630(5629)次列車上學的經(jīng)歷,目前就讀于貴州財經(jīng)大學的周敏感觸頗多?!拔壹易⌒抡炬?zhèn)四新村,初中畢業(yè)考到桐梓縣第一中學。高中三年,這趟列車成了我的校車。”
在列車上,周敏和同學會聊些學校里的趣事兒,或者討論過去一周所學的新知識?!耙郧爸芪宸艑W后,我們會結伴去車站坐車,一路上有說有笑,感覺很開心?!敝苊粽f,新站鎮(zhèn)到桐梓縣城也有客車,單邊票價為16元,和慢火車相比還是要貴很多。
今年3月16日,貴州省99萬初三、高三年級學生率先開學。5月6日,遵義市初高中非畢業(yè)年級也開學了,5630(5629)次列車上又活躍起了“青春”的身影。
“這趟車不能?!?/p>
10多年前,關停5630(5629)次列車的議題曾被提上案桌。因為上級部門不同意,這趟車得以繼續(xù)穿行在革命老區(qū),造福沿線村民。
因為票價低,沿線站點多,配備的工作人員也較多,這趟車目前仍在虧本運營?!吧鐣б媸沁@趟車繼續(xù)開行的主要原因?!睆埥ㄆ奖硎?。
他說,以前農村的村村通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交通條件不好,一些沿線鄉(xiāng)鎮(zhèn)的工作人員也會乘坐這趟車上班?!艾F(xiàn)在的客流量大概是以前的50%多一點?!?/p>
2018年,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張承鳳和家人從新站鎮(zhèn)搬遷到了位于桐梓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并在遵義城區(qū)找到了工作。張承鳳每個月會回家一次,由于不趕時間,加之票價低,5630(5629)次列車便成了她的首選?!斑@趟車真的方便了沿線的農民,也方便了我們這些打工者?!睆埑续P說。
對很多人而言,“慢火車”已經(jīng)成為一種記憶。但帶有公益性質的深山“慢火車”,仍在改善山區(qū)村民的出行環(huán)境,降低他們的出行成本。它們不僅是一趟列車,也是山里人的“趕集車”和求醫(yī)上學的“公交車”。
目前,全國81對綠皮慢火車主要運行于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和交通不便山區(qū)。單論經(jīng)濟效益,它們在做賠本買賣。在高鐵網(wǎng)絡貫穿全國的今天,它們的“簡陋”與“慢速”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它們滿足了偏遠山區(qū)的民生需求,承載著濃厚的民生情懷,是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時代表達。
“這趟車很多乘客都是‘老面孔,沿線的菜農得到了實惠,他們開心,我們就跟著開心?!睏铥愓f,“雖然一直虧本運營,但這趟車不能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