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斷深入的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加強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綜合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要求。將戲劇教學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有助于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戲劇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協(xié)作和會話發(fā)生在戲劇學習過程的始終,從而達到意義構建的最終目標。本文簡要闡述了本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戲劇教學的建構主義理論依據(jù),以及戲劇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應用形式。
【關鍵詞】初中英語;戲劇教學;學科素養(yǎng);建構主義
【作者簡介】張?zhí)飕|,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在目前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的初中英語教材中,戲劇文本寥若晨星?,F(xiàn)行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體系尚未大力推廣戲劇教學,戲劇教學多存在于幼兒園或者課外機構教學中。隨著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初中英語教師將戲劇教學融入學校日常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是傳統(tǒng)教學的有益補充。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一、戲劇教學的建構主義理論依據(jù)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屬性。學習環(huán)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戲劇教學能夠讓學生產生代入式的體驗感,通過與自己扮演的角色共情來體會角色的語言和情感。在分析劇本和角色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去加工自己獲得的信息。協(xié)作和會話則發(fā)生在戲劇學習過程的始終。劇本的改寫、不同角色的演繹,學習小組的成員必須通過協(xié)作和會話來商討完成規(guī)定的戲劇表演任務。在戲劇學習中,學生需要自己體會飾演的角色,以及與其他角色的互動。學生需要結合已有的認知結構,主動去分析、處理角色的臺詞、動作。戲劇表演需要學生根據(jù)自身經驗去解決實際問題,再根據(jù)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形成對表演、對臺詞、對角色的認識,實現(xiàn)自我反饋。建構理解的過程,不是教師的機械教授,而是常常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課堂上的文化互動,就可以以戲劇為載體來實現(xiàn)。戲劇文本內容的多樣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引導學生從原有經驗出發(fā),生長(建構)起新的經驗。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就要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戲劇教學的教材文本選擇相對傳統(tǒng)教學更為靈活。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相關的戲劇材料,也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因此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材中的信息刺激,而會主動去建構意義。學生選擇文本,或者將必修教材中的文本改編成劇本的過程,是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意義的過程。教師則退居幕后,成為課堂的“導演”,隨著戲劇教學課時數(shù)的增加,逐步減少外部控制,增加學生的自我控制學習。
二、戲劇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應用形式
本人執(zhí)教的學校為外國語學校,因此英語活動課程較多,也有諸多的英語類社團。在本人的戲劇教學探索中,教學內容主要有:教材文本改寫劇本、英語經典話劇或熱門電影改編劇本和話劇表演。以本人所在學校使用的蘇教版牛津英語九年級上冊第八單元Reading課文“ 25-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為例,課文講述了一場兇殺案。教師可以在第一課時帶領學生解讀文本,然后將第二課時設置為戲劇教學課。傳統(tǒng)教學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多為對語言點的理解和運用。以戲劇教學為內容的第二課時,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指導學生改寫劇本,每組學生分飾偵探、嫌犯、被害人父母、目擊證人,并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在改寫和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交流會對原始文本有更深的理解,能夠更好地感知原始文本中的語言點和語法點。之后教師再進行第三課時的教學,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生的語言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當今的初中生是全方位接觸網(wǎng)絡的一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使得他們觀看英文電影非常便捷,對英文熱門電影相當熟悉,自帶吸引力。經典話劇,如《威尼斯商人》,學生自己改編,學生能體會到樂趣,還能感受經典的魅力。閱讀、改編英文經典作品是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有利方法。
戲劇教學的應用形式,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學中,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補充;也可以組建戲劇社團,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并進行匯報演出,讓全體學生欣賞。開設有選修課程的學校,可設置話劇賞析或話劇表演課。這三種形式在本人所在學校都應用得非常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學習英語的內驅力得到提升,英語話劇社屢次在各項比賽中獲獎。
綜上所述,將戲劇教學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是深化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可行之舉。戲劇教學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此同時,在運用戲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之間也加強了協(xié)作,有助于學生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的提升。當然,戲劇教學不必應用于每節(jié)英語課,教師可依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鐘毅平,葉茂林主編.認知心理學高級教程[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2]李方.教育知識與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