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頒布一部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的民法典,需要穩(wěn)定和平的社會環(huán)境,強有力的黨的領導,市場經(jīng)濟充分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以及法學實踐有了相當豐厚的積淀。中國只有發(fā)展到了當下這個時代,才具備了民法典頒布的所有必需條件。
今年全國兩會上,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表決通過。而被譽為“當代民法史活化石”的98歲民法學家金平,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參加了我國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專家組成員,他講述了親身經(jīng)歷。
所有參與起草工作的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1954年底,金平接到通知,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報到,參加民法典的起草工作。
“當時我只有32歲,應該是所有參與起草工作的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苯鹌秸f,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弄明白,全國人大為什么會選他這樣一名年輕教師參與立法。
直到多年后,經(jīng)歷了3次立法實踐,深切領悟到民法典頒布之難的金平才有了一些較深的理解:“一方面當時中國缺乏法律人才,給了我這個小年輕可乘之機;另一方面新中國的立法領導者們有深意,他們清醒地認識到立法之不易,提前布局,形成梯隊,為未來立法工作培養(yǎng)人才?!?/p>
金平回憶,參加日常工作的同志有30多位,除了研究室干部,還邀請了高等政法院校的教師、法官、法學研究人員以及中央有關部委的同志參加。辦公地點在中南海,與周恩來的辦公室相隔不遠,挨著宋慶齡辦公室。“我們在食堂吃飯時,常能看見周總理,總理還主動過來詢問我們的生活,關心我們的工作?!?/p>
3次進京參與民法典起草
按照“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從實際出發(fā)”三條立法原則,起草組進行了大量調(diào)研。其中,總則編書面征詢了31個單位的意見,所有權編匯總了58家單位的意見。為起草《繼承法》,起草人員還在河北、上海等近10個省市的基層進行了民事習慣調(diào)查。
經(jīng)過兩年多的緊張工作,1956年12月,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征求意見稿成形,共計4編433條。然而,正當工作組四處就意見稿征求意見時,“反右”運動開始,第一次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就此擱置。
1962年,經(jīng)濟建設開始復蘇,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又被提上議程。金平受邀再次北上,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法律室的主持下,繼續(xù)從事民法起草工作。
金平說:“1964年下半年完成了民法草案‘試擬稿,并鉛印成冊。這個草案共3編24章262條。之后因‘文化大革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又一次中斷?!?/p>
1979年,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金平又一次受邀到北京參加第三次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并擔任所有權分組的負責人。
“經(jīng)過10個月的辛勤工作,1980年8月,大家草擬出了一個民法草案‘試擬稿,并開始向部分經(jīng)濟單位和政法部門征求意見。這個草案包括總則、財產(chǎn)所有權、合同、勞動報酬和獎勵、損害責任、財產(chǎn)繼承共計6編501條。后來我們又修改了3次,到1982年5月形成了第四稿?!?/p>
當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社會經(jīng)濟、生活都處在急劇變動之中,民法典所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而復雜。最終中央決定,以“改批發(fā)為零售”的思路,采取成熟一個、解決一個的辦法,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先制定一個民法大綱。
這就是1986年4月12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次民法典的編纂也隨之再次擱置。
此時,金平已經(jīng)成為60多歲的老者。
當下這個時代,具備了民法典頒布的所有必需條件
回顧整個新中國有關民法典的立法活動,金平說制定頒布一部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有重要影響力,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的民法典,需要具備許多條件,最主要的包括穩(wěn)定和平的社會環(huán)境,強有力的黨的領導,市場經(jīng)濟充分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以及法學實踐有了相當豐厚的積淀?!扒叭沃允?,就是缺失關鍵條件。反過來說,中國只有發(fā)展到了當下這個時代,才具備了民法典頒布的所有必需條件。”金平說。這次編纂民法典工作能順利完成有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是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金平表示,這一次民法典編纂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正是由于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民法典編纂工作才能如此順利進行。
其次是民事立法、民法研究和司法實踐的長足發(fā)展。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不僅先后頒布了民法通則以及《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單行法,而且還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法律人才,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法學理論。同時,司法實踐也積累了大量的司法審判經(jīng)驗,這都為我們的民法典編纂奠定了基礎。
“目前來看,民法典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了,總體值得肯定?!苯鹌秸f。但他認為,在土地、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在國家、集體所有權的實現(xiàn)方面,民法典的規(guī)定還比較原則,值得進一步研究與完善。
此外,金平表示,如何有效協(xié)調(diào)民法典與司法解釋的關系,促進民法典有效實施;如何把民法典的價值理念、制度規(guī)范用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科學闡釋,讓民法典的精神深入人心,也是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
(《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