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麗
摘 要:民間游戲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濃厚的趣味性。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實施民間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同時也引起了廣大學前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其不僅能夠豐富幼兒園課程的內容,還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文簡要討論了幼兒園教育中民間游戲實施的意義,分析了活動的具體實施途徑,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民間游戲 幼兒教育 意義和途徑
一、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實施的意義
將民間游戲實施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民間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德、智、體、美、勞全面成長。首先,民間游戲來自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經常參與游戲能積極促進幼兒的身體機能保持良好的發(fā)育。此外,這個階段是孩子身體健康發(fā)展最重要的時期,民間游戲能夠顯著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為了達到鍛煉的效果,幼兒園教師必須重視幼兒的體育鍛煉。然而,傳統(tǒng)的鍛煉方式比較單一,只有簡單的跑跳活動,枯燥的內容勢必會讓孩子感到厭煩,提不起興趣。增強他們對運動訓練的興趣,就需要將民間游戲融入教育活動中,這樣能使運動更加真實、生動、有趣,使幼兒的運動能力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產生理想的效果,孩子們對運動的興趣也會越來越強烈;其次,民間游戲本身也具有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積極性,開闊他們的視野,使他們對生活和學習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從長遠來看,這將積極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中國民間游戲源遠流長,是廣大人民生活智慧的結晶,可以幫助幼兒通過接觸民間游戲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使他們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民間游戲也有相應的規(guī)則,一般都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孩子們可以組織在一起游戲,共同完成游戲內容的同時可以提高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讓孩子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另一方面,幼兒通過游戲可以感受到激烈競爭的意義和價值,體驗游戲成功的樂趣和失敗的挫敗感,讓孩子從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幼兒心理良好發(fā)展。
二、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開展途徑
1.以興趣為導向,構建實施氛圍
中國民間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比較陌生,直接引入幼兒園并不太適合,幼兒需要逐步適應民間游戲,使他們從不完全理解、不喜歡到愛玩的過程需要時間。民間游戲能夠傳承到現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幼兒在學習和玩的過程中,需要營造良好的體驗環(huán)境,應充分考慮兒童年齡的特征和突出特征,結合幼兒的興趣合理引導。從幼兒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從被動狀態(tài)到主動狀態(tài)變化的過程。經過多次實驗驗證,幼兒要想充分掌握民間游戲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為了達到目的,讓幼兒反復練習一種民間游戲,就會降低游戲的趣味性,會打消幼兒的興趣,所以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幫助幼兒掌握游戲內容,在掌握的過程中讓幼兒真正喜歡上民間游戲,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做好明確定位,要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因此,需要摒棄不合理的方法,甄選出更合適的內容。如為了提高民間游戲的可玩性,要營造一個溫馨、良好的游戲氛圍,讓孩子們全身心的體驗民間游戲的樂趣,這也能充分體現民間游戲對幼兒園教育活動地起到了推動作用。
2.以全面發(fā)展為目的,促進課程創(chuàng)設
民間游戲的作用是讓幼兒在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中國民間游戲的特點在于其豐富的內容和有趣的主題。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應積極主動地探究民間游戲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作用。在幼兒成長的早期階段,我們應著眼于民間游戲與幼兒教育的有效融合,而不是單獨為追求某一方面快速發(fā)展。因此,新的民間游戲課程規(guī)劃和建設需要有效地結合幼兒園的課程,與幼兒教育有效融合,并通過研究與實踐,不斷尋求幼兒教育的良性發(fā)展。課堂教育的制定,還應充分發(fā)揮民間游戲的特點,并與幼兒教育實際情況相結合。首先,要甄選出合適的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由于民間游戲種類繁多,流傳至今的民間游戲都是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但有些游戲并不適合幼兒的成長教育。如“斗雞”,兩個人抬起膝蓋,一只腳著地,然后兩個人膝蓋相撞,這樣的民間游戲并不適合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展,所以,在選擇游戲時,必須摒棄不利于幼兒成長的游戲活動。將民間游戲與新時代教育相結合,適當地改變游戲的方式或規(guī)則,有效地融合到幼兒教育活動中。其次,促進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一般情況,民間游戲的參與方式都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能鍛煉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及團隊意識,但這樣的游戲參與人數會受到限制,為了能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游戲中,可以策劃主題類型的大型綜合類游戲活動,時限可以是每半年組織一次,這使得游戲的內容和種類更加豐富,這樣就能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參與游戲。
3.從精神層面出發(fā),促進創(chuàng)新精神
促進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推廣,不僅需要游戲內容的不斷創(chuàng)新,還需要在游戲精神上創(chuàng)新,而游戲精神也是幼兒成長不可或缺的。從幼兒的身體和年齡分析,多種多樣的游戲內容,會讓他們的童年變得豐富多彩而且有意義。所以,游戲活動已經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一種方式。要想促進幼兒教育活動中民間游戲實施的發(fā)展,要從精神層面出發(fā),促進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推動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新,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突破,將游戲的材料和觀念做深層“加工”,打破傳統(tǒng)游戲方式,引導幼兒在民間游戲中創(chuàng)新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形式,增強幼兒在民間游戲中的體驗感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達到促進民間游戲在幼兒課堂中的推廣。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作為教育的開始,不僅可以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還可以豐富幼兒的童年生活。為了提高幼兒的教育質量,必須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中國民間游戲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凝聚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對幼兒的智力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淑麗.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00.
[2]林艷.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有效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