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孔生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925)
如何增強高職學生全力實現(xiàn)中國夢的動力?如何更好提升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如何以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國夢、文化自信為核心的思想引領下,我們將全力以赴、深入挖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學與文化經(jīng)典的深邃思想與豐富資源,構建優(yōu)秀傳統(tǒng)經(jīng)典“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滲透模式,以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用優(yōu)秀傳統(tǒng)經(jīng)典實現(xiàn)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和“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應,為培養(yǎng)具有“大國工匠”情懷的、德技雙修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探尋行之有效的路徑。因為,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夢,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得到大力弘揚的夢。
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在頒發(fā)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就已明確指出,要“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1]。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進一步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生專業(yè)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個方面。要深入發(fā)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yè)知識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文件告訴我們:以“理論灌輸”作為主要方法的“德育灌輸模式”[2],已經(jīng)無法適應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在這個體現(xiàn)著開放性、自主性、平等性、多樣性等顯著特點的自媒體時代,德育工作者必須更多采用“課堂點染”“文化滲透”“文學熏陶”等手段作為主要方法的“德育滲透模式”,即必須從大學生的認知、情感、思想、意識、行為、心理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不同學科的自身特點,充分挖掘各類課程的豐富資源,在課堂內(nèi)外,在線上線下,通過師生之間的交往,通過同學之間的影響,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不但把德育融入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與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而且充分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還要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的宿舍、飯?zhí)?、運動場、娛樂場所等地方。德育無時不有,德育無處不在。這種時時處處都體現(xiàn)著德育的滲透引導模式,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不但可以實現(xiàn)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和“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應,還可以為祖國培育德技并修的“大國工匠”貢獻一分綿薄的力量。
但是,長期以來,在推行德育教育的實際工作中,雖然有些德育工作者已經(jīng)關注到了古代經(jīng)典的文學功能,也關注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德育價值,但是如何把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所蘊含的德育思想滲透到教育工作中,如何以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形成“滲透引導”的德育模式,這是很多德育工作研究者還沒有展開深入研究的課題。不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燦若星河,為了讓我們的研究更具代表性,我們決定把《紅樓夢》這部經(jīng)典作為切入點。因為《紅樓夢》不但位居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首,而且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學經(jīng)典的“珠穆朗瑪峰”,雖歷經(jīng)300多年歷史長河的驚濤駭浪,但《紅樓夢》的研究之熱,不但有增無減,而且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紅學熱潮。所以,探尋《紅樓夢》德育思想與當前高職德育的契合點,探尋以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并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把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紅樓夢》的德育思想創(chuàng)新性地運用于當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去,這不僅是我們研究的目的,更是我們肩負的時代使命。
在國外研究方面,據(jù)搜集到的有限材料里,暫時還沒有看到專門把《紅樓夢》德育思想與高職德育結合起來研究的資料。但是國外對于文藝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成果還是有的。馬克思就曾指出:“現(xiàn)代英國的一批杰出的小說家,他們在自己卓越的、描寫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yè)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3]列寧甚至直言不諱地說:“文學應當成為黨的文學”,文藝作品具有“教導人、鼓舞人和引導人”[4]的作用。可見,把《紅樓夢》這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所蘊含的德育思想滲透到高職德育工作中,并形成“滲透引導”的德育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在國內(nèi),關于《紅樓夢》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相對比較豐富,歸納起來可分為四類。
一是《紅樓夢》中的道德研究。朱引玉(2002)認為,《紅樓夢》中的封建倫理道德主要是通過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同關系來反映的[5];王彩玲(2007)認為,《紅樓夢》對未來道德的建設雖然沒有提出明確的設想,但是它以人為本的道德重建也是我們當下所應該推崇的[6]。
二是《紅樓夢》思想的研究。馮其庸(2005)認為,《紅樓夢》強調的是對個性的尊重,并且把愛情上升到了思想融合的高度[7]。王蒙認為,《紅樓夢》強調的是生活化、人性化,是對人生的關注。李希凡認為,《紅樓夢》體現(xiàn)的是一種“人本”的思想。李大博(2013)認為,《紅樓夢》的歸旨是人性的回歸和自我價值的彰顯,這是我們當代價值觀構建的終極性回歸[8]。
三是《紅樓夢》教育觀的研究。鄭萬鐘(1999)認為,《紅樓夢》的教育目的是救人警人、正風正世、報國補天[9],這不僅是針對被教育者,而且也是對各階層的家長、教育者、管理者深重的教誨和勸誡,而且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整個社會的教育都有著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李慧(2005)認為,《紅樓夢》中的教育觀、教材觀、教學方法觀以及學習方式等,均有超越所處時代的超前意識,頗具研究和借鑒意義[10]。
四是《紅樓夢》的思想政治教育觀研究。樺葉(2003)認為: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養(yǎng),改變教育者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11]。馮嬌娥(2011)指出,《紅樓夢》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觀是根據(jù)個體實際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因材施教,關注受教育者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12]。
綜上所述,《紅樓夢》教育思想的研究已經(jīng)涉及道德、思想、教育觀、思想政治教育觀等諸多方面,這些研究對現(xiàn)實、對當下都有較強的參考與借鑒作用,但是這些研究都沒有與高職德育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礎,把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紅樓夢》中的德育思想,創(chuàng)新性地在高職德育這個領域進行實踐與嘗試,并積極探尋以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
在《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出臺之后,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如何提高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已成為當下的重要命題之一[13]。所以,在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探尋提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方法與路徑就顯得尤其重要。我們深入挖掘《紅樓夢》這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中的德育思想,結合高職德育的實際,并沿著以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全面探索了《紅樓夢》這部文學經(jīng)典在高職德育實踐中“潛移默化”和“潤物無聲”的德育滲透模式,通過“以案例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以道德情境為中心”[14]等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在探索與實踐過程,我們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以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紅樓夢》涵養(yǎng)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路徑。
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把《紅樓夢》非常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把《紅樓夢》的活潑的人物與靈動的故事引入到高職課堂中去,這對于高職學生人生觀教育方面是非常有意義的。
比如,我講《紅樓夢》晴雯的故事前,先讓學生欣賞現(xiàn)代流行音樂《要嫁就要嫁個高富帥》,然后通過超星學習通進行在線調查:“你是否愿意嫁個高富帥或娶個白富美?”其調查結果如圖1:
圖1 你是否愿意嫁個高富帥或娶個白富美?
根據(jù)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非常愿意嫁個高富帥或娶個白富美的占27%,愿意的占26%,順其自然的占32%,這三類同學加起來就達到了85%,可見,同學們還是很現(xiàn)實的。通過現(xiàn)場展示這個調查數(shù)據(jù)之后,我就說:《紅樓夢》中就有一位非常想“嫁個高富帥”的丫鬟,你們知道是誰嗎?同學們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給出來的答案各式各樣。這個時候,我就開始講晴雯的故事,講這個“心比天高”的丫鬟,講她的出身,講她的身份,講她的追求,講她的理想,講她的人生結局。然后拋出一個非?,F(xiàn)實的問題:晴雯一心想嫁給她深愛的寶玉,她的這種追求與理想好不好?你對這樣的追求與理想有什么看法?你對晴雯最后的人生結局又有怎樣的看法?通過故事,通過討論,最終讓學生明白:我們不論身處何時、身居何地,都必須擁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當然還要有實現(xiàn)自己人生理想的積極進取精神。但是,最為關鍵的是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目標、我們的追求,都不能脫離生活的實際,更不能超越社會的現(xiàn)實。只有這樣,我們的理想、目標和追求才能開花、結果。只有腳踏實地,從現(xiàn)實出發(fā),憑著積極進取的精神,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在普通平淡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享受幸??鞓返娜松?。通過在課堂上的引導,通過激烈的思想碰撞,晴雯這個形象就成了同學們在課外繼續(xù)討論的一個話題,為了更深入了解晴雯的更多細節(jié),很多同學都去閱讀《紅樓夢》的相關章節(jié),這不但可以讓學生在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得到深刻教育,還可以激發(fā)更多學生深度閱讀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這種一舉多得的做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在這里所說的理想、目標與追求,與人的欲望是有著本質區(qū)別的。一個人一定要有理想,但絕對不能有貪欲。理想與欲望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很不好區(qū)分。所以,在課堂上,除了讓同學們進行討論之外,我們還以《紅樓夢》中賈雨村、薛蟠、賈瑞這些非常鮮活的形象作為例子,讓學生們明確理想與欲望的本質區(qū)別。例如,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幫助薛蟠開脫罪名,這就是賈雨村為了保官、升官而作出的重要“抉擇”,這是他仕途欲望膨脹的結果。我們一定要讓同學們明白,這種欲望與理想、與目標是有絕對區(qū)別的。雖然兩者長得很像,并且都指向未來,都有積極的行動。但是理想具有使命感、理智感和高尚感,在實現(xiàn)過程中會慮及他人,容易得到人們的肯定與贊賞,而欲望(特別是貪欲)具有投機性、侵略性和獨占性,往往表現(xiàn)為一種強烈的占有,得到的只有反感與厭惡。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把《紅樓夢》這部經(jīng)典的作者對生命的看法、觀點與態(tài)度跟同學們分享,并引申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這對于高職學生對自己的人生、特別是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生命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自己”,把生命中的愛,快樂地傳遞給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把生命中的亮點,幸福地展現(xiàn)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把自己獨特而又美麗的光彩,灑向社會、灑遍人間,并最終實現(xiàn)“我之為我”的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這樣的教育,對于一個高職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在開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把傳統(tǒng)經(jīng)典與高職德育融合起來,我們一直非常重視傳統(tǒng)經(jīng)典這一重要媒介與載體。所以,在高職生命教育實踐中,要實現(xiàn)生命教育的目標,首先就要讓學生明白生命的無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傳遞愛心,關懷別人。比如,我講《紅樓夢》中“無常”生命觀之前,先讓學生觀看2分鐘的小視頻《中國史上最大地震》,然后通過超星學習通作一個在線小調查:“該視頻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其結果如圖2:
圖2 《中國史上最大地震》這段小視頻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從調查結果中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無常感”的同學占27%,“幻滅感”的占28%,“夢幻感”的占32%,這三類同學累計達到87%,可見,通過觀看這段視頻,學生明白了什么叫“幻滅”,什么叫“無?!薄,F(xiàn)場展示在線調查結果之后,我就拋出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偉大經(jīng)典《紅樓夢》中的“無常”是怎么表現(xiàn)的?知道嗎?同學們被我的話引回到了《紅樓夢》中來,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這個時候,我就開始講《紅樓夢》的生命觀,講《紅樓夢》這部偉大經(jīng)典所寫的“紅樓一夢”、“太虛幻境”、“真如福地”、“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等等,《紅樓夢》寫出了人生中的變幻莫測,把人世間的真、假、有、無全部混在一起,這種寫法給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人生如夢,生命無常。最后讓同學們說說,有沒有痛失至愛親人、丟失至愛寶物的經(jīng)歷。通過這種親身經(jīng)歷的“無?!迸c大地震引發(fā)的“無常”,與《紅樓夢》中的“無常”進行對比,這種教育方式,竟然成為了我在生命教育中最能觸動靈魂的教育方式。
在這方面,作為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紅樓夢》就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紅樓夢》不但詳盡描述了賈家這個百年望族的衰頹和敗落以及不同人生命運的滄桑變遷,而且反復闡釋了“月滿則虧”、“盛極必衰”、“榮辱自古周而復始”的道理。不過,《紅樓夢》最重要的價值遠遠不止這些,這部經(jīng)典更為深遠的意義在于對生命與靈魂的探索。《紅樓夢》最難得之處在于,通過描寫一個充滿快樂與詩意的大觀園,在那里,每一朵生命之花都非常之燦爛,但是,一場“風雨”之后,這些美麗的生命之花都紛紛“凋謝”。在閱讀過程中,我積極引導同學們感受生命中的最美麗、最有價值的人/物被毀滅時的那種“幻滅”與“無常”。特別是這種毀滅在非人力所能挽回的時候,將會更為明顯,更為深刻,更為入心入腦,這時同學們對生命的思考也一定會更為深刻。
通過對《紅樓夢》時間觀念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其惜時意識方面的教育功能還是非常明顯的,并且具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意義。時間管理能力不但是高職學生自我管理的核心能力,而且是一個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巧。所以,在探索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時,我們決定把文學經(jīng)典《紅樓夢》的時間觀念與管理方法作為重要載體,引導學生進行時間管理,讓學生學會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
在每次講時間管理之前,我都會在超星學習通拋出這樣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有一家非常好的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賬戶里存入¥10,000元,但是這些錢必需每天花完,沒有花完的不能結轉到明天,到結算時間將全部清零,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做?調查結果是:99%的同學選擇了“把錢花光”或“全數(shù)提取”,見圖3。
圖3 面對你銀行賬戶里的¥10,000元,你會怎么處理?
我對同學們這種明智的選擇,點了一個大大的贊。接著,我就引導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銀行,同學們,你知道嗎?這個問題讓所有同學都陷入了沉思,很多同學更是滿臉的疑惑,在同學們思考、討論兩三分鐘之后,我公布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銀行就是“時間”。“時間銀行”每天在我們的賬戶中都存入了24小時,絕對不會因為人的出身、貧富、貴賤而有所不同,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非常稀缺的重要資源。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是時間管理能力的不同,時間管理能力強的人,其核心競爭力才會好。
在這個時候,我又把同學們引回《紅樓夢》:在《紅樓夢》中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她17歲時就成為了CEO,她除了精明強干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時間管理能力非常強,同學們,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在同學們充分思考、討論之后,我開始講王熙鳳的故事,王熙鳳是一個非常忙的人,她是榮國府的大管家,在秦可卿死后,她還要協(xié)理寧國府。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為什么王熙鳳在管理好榮國府的同時,還能管好寧國府。王熙鳳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不值得我們每個同學學習嗎?王熙鳳是如何管理她的時間的?她又是如何管理好榮寧二府的?她采取了哪些特別有效的措施?這些都是我讓同學們?nèi)ヌ骄康膯栴}。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在課后認真閱讀《紅樓夢》這部經(jīng)典名著中的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等相關章節(jié)。閱讀完之后,同學們不但要回答我留給他們的問題,而且還要把原文中的相關語句作為支撐材料,并做成PPT,在下次課到講臺上給全班同學進行展示。
這種做法讓我們收到了一舉多得的良好效果,同學們不但知道了時間管理要有詳細的計劃,還要有具體的措施,更為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執(zhí)行力。在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方面,我主要側重《紅樓夢》微觀時間教育功能的挖掘與探索,當然,我經(jīng)常把王熙鳳對時間管理能力作為最突出的典型來跟學生講。因為《紅樓夢》的時間觀念在語言表現(xiàn)方面主要體現(xiàn)兩大特點:一是在宏觀時間上,體現(xiàn)出悠遠模糊的特點,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無朝代年紀可考”的,因為《紅樓夢》的作者告訴我們不必“拘于朝代年紀”;二是在微觀時間上,體現(xiàn)出高度清晰的特點,每一件事的發(fā)生都有非常準確的時間[15],如“倏忽又是元宵佳節(jié)”,“卯正二刻我來點卯”這樣的時間又是如此之精準。
《紅樓夢》作為一部“大旨談情”的偉大經(jīng)典,在愛情觀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人際交往中,我往往以《紅樓夢》的戀愛觀為例,融入了愛情觀教育。對于二十歲左右、正值談情說愛年齡的高職學生,我對每一屆學生都會進行一項關于“大學生談戀愛情況”調查。據(jù)去年的調查結果顯示,贊成談戀愛的同學占64%,而正在談戀愛的同學達38%,見圖4。
圖4 大學生談戀愛情況調查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問題,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愛情觀進行引導,如果是他們的戀愛觀出現(xiàn)了偏差或錯誤,那將會給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未來帶來多方面的危害。對于《紅樓夢》的愛情故事,我跟同學們講得最多的當然是“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
“金玉良緣”是指賈寶玉與薛寶釵的愛情,因為薛寶釵戴有一個金鎖,并且癩頭和尚說,將來一定要找一個有玉的人來配。巧得很,賈寶玉就是一個銜玉而生的人,更巧的是寶玉那塊玉上“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八個字,與寶釵金鎖上“不棄不離,芳齡永繼”這八個字正好是一副對聯(lián),這就暗示著寶玉、寶釵必然結為連理的結局。但是《紅樓夢》第五回《終身誤》這首曲子卻唱:“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边@里的“木石前盟”又是指什么呢?就是《紅樓夢》中寶玉、黛玉最純潔的紅粉癡戀,他們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后,他們的愛情純潔高尚、忠貞不渝、生死相許、偉大感人,這絕對是一出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但因為受社會、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寶黛之間這段純潔感人的愛情故事最終變成了一出悲劇。
在對學生進行愛情觀教育的時候,我們通過“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這樣的愛情故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與愛情觀,讓學生們明白:在戀愛中,就必須保持純潔、保持高尚,雙方在兩情相悅的基礎之上,努力做到忠貞不渝。通過感人的故事,通過教育的引導,同學們知道了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與愛情觀的方向。同時,我還讓學生在線上、線下廣泛參與討論,通過充分討論之后,總結歸納出正確的愛情觀必須包括“忠誠”、“激情”、“承諾”、“親密”、“責任”五個要素,“忠誠”是婚姻的防腐劑,“激情”是愛情的興奮劑,“承諾”是婚姻的保鮮劑,“親密”是愛情的提神劑,“責任”是婚姻的鎮(zhèn)靜劑。只有激情,那是初戀;只有親密,那是友誼;沒有親密的承諾,那是空頭支票;如果沒有承諾,那愛情就沒有了安全的保障,時刻都有崩潰的危險;但是如果沒有忠誠,那戀愛關系就難以為繼,婚姻關系就容易破裂。就這樣,我們通過討論、引導、教育,學生不但明白了正確愛情觀的五大要素,而且明白了五大要素的相互關系。
這種以傳統(tǒng)經(jīng)典作為導入的教育方式,以愛情故事導入的愛情觀教育方式,不但可以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經(jīng)典,而且還可以喚醒學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力。所以,這是一種既必須又非常有意義的德育教育路徑。
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教育,不但是我們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且是高職學生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當前的高職學生總體上看是有理想、有追求、敢創(chuàng)新、積極向上、思想健康的一代,但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開放、包容的自媒體時代,受到多元、多變價值取向的影響,所以,他們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敬業(yè)精神不夠、理念信念模糊、奮斗精神不足、誠信意識淡薄、協(xié)作觀念不強、社會責任意識缺乏等多方面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幫助高職學生擺脫人生困惑,走出就業(yè)迷惘,促進他們自我發(fā)展,實現(xiàn)他們的自我價值,我們懷著這樣的目標的與任務,決定從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經(jīng)典中找到一條可以突破的路徑。于是,我們嘗試把《紅樓夢》中精彩的人物故事提煉成生動活潑的教育案例,在學生擇業(yè)與就業(yè)的時候,融入到高職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觀教育中去。因為職業(yè)道德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我們進行教育引導時,都會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例如,我們?nèi)绻v辦事效率,一定要講王熙鳳;要講公道辦事,一定要講平兒;要講敬業(yè)精神,一定要講探春。
首先,講王熙鳳時,我們就會講這個大管家如何管理賈府的精彩故事與細節(jié),講她十七歲就當上了賈府的大管家,還可以把三百多人的封建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王熙鳳不但是一個盡職盡責、干凈利索、卓有成效的高級管理人才,而且是一個長輩認可、小輩尊重、精明能干的女強人。在寧國府秦可卿去世后,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作為一名忠于職守、辦事卓有成效的管理精英,她一出馬,寧國府雜亂無章的局面立即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她這樣的管理成效足以令我們當代很多企業(yè)管理者佩服。這種專業(yè)精神,這種卓越成效,就體現(xiàn)在我們文化經(jīng)典的精彩故事中,這樣的故事,多講、多談、多討論,可以給高職學生以一種熏陶潛染、春風化雨的力量。
其次,講平兒時,我們就會講,她是王熙鳳的助理兼秘書,是王熙鳳身邊最得力的助手。作為王熙鳳的助理兼秘書,平兒辦事公道、處事公平、為人正直、裁決公正、不徇私情等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教育時,平兒的故事與細節(jié),都是我們重點講述并讓學生重點討論的內(nèi)容。
再次,講探春時,我們會側重講探春的敬業(yè)精神。探春是賈府四姐妹中非常聰明、做事非常有分寸的人。王熙鳳生病期間,是她協(xié)助王熙鳳管理賈府的。從她協(xié)理的工作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探春是一個非常敬業(yè)、非常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管理者。每當探春在管理中有新的建議,或者要推行什么新的改革方案時,探春一定會先向王熙鳳匯報,這是探春的聰明,因為她要讓王熙鳳非常明確地意識到:王熙鳳才是這個大家庭的真正掌權者,我探春只是暫時的代理,這也是探春在辦事分寸上把握得非常好的表現(xiàn)。她的這種敬業(yè)精神與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是得到王熙鳳與賈家上上下下的肯定與認可的。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會講探春的秉公辦事。要講這個故事,我們就要讓學生明白探春庶出的身份,再讓學生對探春生母趙姨娘兄弟趙國基去世時,是給20兩銀子,還是40兩銀子的問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因為如果按賈府慣例是應該給20兩銀子,但襲人母親去世給的是40兩,所以吳新登家的就想按40兩支取。但是,探春最后并沒有同意,還是按賈府20兩銀子的慣例支取,就是她的生母趙姨娘來鬧事也沒有改變這個決定。這個故事,不但涉及秉公辦事的問題,還涉及能否以權謀私的問題。最終,同學們明白了:探春的秉公辦事精神,并沒有因自己有權而徇私,這不但是一種非??少F的社會美德,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職業(yè)道德。
綜上所述可見,像《紅樓夢》這樣的偉大經(jīng)典,其實擁有非常多的、關于德育教育方面的豐富資源,我們只要遵循文化自信的方向,按照利用經(jīng)典、開發(fā)經(jīng)典的思路,以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指針,就一定可以發(fā)現(xiàn)以《紅樓夢》為代表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中更多與當代德育教育相關的教育元素和教育故事,通過故事的方式,通過德育滲透的方式,結合當前高職學生的實際進行探索與實踐,我們一定可以更大限度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間,最終實現(xiàn)傳統(tǒng)經(jīng)典與高職德育創(chuàng)新融合,增強高職學生全力實現(xiàn)中國夢的動力,提升高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力,并為培養(yǎng)“德技并修”的“大國工匠”式的人才貢獻一分綿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