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婷 周蓓 李俊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措施對面部除皺術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及心理應激狀態(tài)、疼痛改善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150例行面部除皺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進行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術后調查患者對手術效果的評價、心理應激反應情況、疼痛程度以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8.67%,74/75)明顯高于對照組(89.33%,67/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明顯下降,觀察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總疼痛度(20.00%,15/75)低于對照組(54.67%,41/75),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93.33% vs 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實施皮膚除皺術的面部皮膚老化患者進行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能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提高患者疼痛閾值,改善其不良情緒,提升滿意度,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面部除皺術;結構式心理護理;網絡平臺;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0)07-015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based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on the recovery effect, psychological stress state and pain improve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aging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facial rhytidectomy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structur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ed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s'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ion effect, psychological stress reaction, pain degre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8.67%, 74/7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9.33%, 67/7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HAMA and HAM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pai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00%, 15/75)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4.67%, 41/75),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3.33% vs 80.0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tructur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ed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for the patients with aging facial skin undergoing skin rhytidectomy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 the threshold of patients' pain, improve their bad mood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facial rhytidectomy; structur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network platform; anxiety; depression
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自身的容貌美,優(yōu)美的外表不僅可以給人良好的印象,而且能夠增加自信心。很多人選擇將一部分收入花在對自身容貌的保養(yǎng)和改善上,特別是女性。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傳遞工具的普及,目前中老年人群也對美容手術接受度越來越高,特別是醫(yī)學美容科學的不斷發(fā)展。中老年人因為年齡的影響,身體機能的減退,皮膚也出現老化,尤其體現在面部,如眼瞼下垂、皺紋、鼻唇溝加深、瞼袋、色素沉著等。面部除皺術可改善中老年人群的面部皮膚老化問題,從而改善因老齡和老化帶來的負面心理。但由于面部除皺術也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而且中老年患者十分關注自身容貌,在期待手術治療效果的同時,焦慮與恐懼心理也往往會隨之產生,而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不利于患者配合手術、術后康復及預后[1]。國內有諸多針對圍手術期護理的研究,表明對圍手術期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能夠為手術及術后恢復帶來良好的效果,既使醫(yī)療技術的質量得到提高,也使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得到提升[2]。隨著智能手機和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研究把護理干預措施與網絡平臺相結合[3-4]。因此,如何把面部除皺術的圍手術期的宣教、心理護理和延續(xù)性護理與網絡平臺更好地結合,成為醫(yī)療美容護理人員的研究問題。本次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150例接受面部除皺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結合手機APP這樣的網絡平臺對其在圍手術期進行宣傳教育和結構式心理護理,通過與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進行對比,探究新的護理模式對患者的心理應激狀態(tài)、疼痛改善情況以及預后的影響。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筆者醫(yī)院進行面部除皺術的1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為35~75歲,平均年齡為(52.5±5.5)歲,男性50例,女性100例,高中及以下學歷80例,大學學歷40例,大學以上學歷30例。將所有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觀察組采用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模式,對照組則采用常規(guī)護理。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同意。
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完整者;②符合面部皮膚老化的診斷標準者[5];③符合面部除皺術適應證,并接受手術治療者;④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手術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哺乳期或月經期女性;②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及設備條件;③具有血液系統(tǒng)異常等手術禁忌者;④合并其他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⑤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者。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進行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護理時間為6個月。
1.2.1 常規(guī)護理:首先,保持醫(yī)療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營造良好的醫(yī)療氛圍,術前評估患者的基本身心狀態(tài)。初步確定患者適合手術后,仔細核對患者的信息、醫(yī)囑內容,避免因疏忽大意導致醫(yī)療過失。患者進入治療室后,再次確定患者信息,對患者進行術前攝像。做好術前相關準備,包括手術器械、消毒用品、治療單等,調整好無影燈和治療床。醫(yī)師到場后,協助畫線和標記,擺正患者體位,暴露手術部位,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為減少感染機會,術中減少人員走動。術中做到適時規(guī)范地協助醫(yī)師完成手術,若患者出現不適或疑問等,與患者進行溝通,如注射部位有無明顯疼痛及感覺異常,作合理解釋,及時疏導患者情緒。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術前洗手,術中戴無菌手套,一次性器械不能重復使用,其他器械應嚴格消毒。積極做好術后宣教工作,做注射治療時,針孔部位可能會存在瘀青,如透明質酸注射時。這種情況下應作正確解釋,以免患者恐慌或擔憂,并告知正確的處理方法,如適當按壓和冷敷。術后注意保護傷口,避免感染。
1.2.2 基于網絡平臺的護理模式:通過微信軟件,患者就診前就對治療環(huán)境有所了解,治療前還可以及時了解手術方式及原理、如何做好術前準備和術中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如術前注意事項包括: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病情不穩(wěn)定者,血液性疾病者如凝血功能障礙,為了手術順利和患者安全,與患者耐心溝通,了解患者的病史及情況,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做出相關處理和決定;②妊娠和月經期女性不適合手術;③告知患者存在個體差異,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以及術后是否正確護理,術后效果存在不同;④提醒患者術前保持身心舒暢,手術當天不要使用化妝品和護膚品;⑤準備好術后護理自備物品,如脂肪移植術后提供脂肪的部位需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如護膝);⑥術前發(fā)送權威醫(yī)療機構相關圖文介紹。對照組的干預方法是僅采用傳統(tǒng)的術前簽字告知手術風險和并發(fā)癥,術后交代術中情況及術后注意事項。
1.2.3 結構式心理措施
1.2.3.1 心理支持:醫(yī)學美容治療時,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至關重要。心理支持是心理護理干預的根本,但醫(yī)務人員主要是需要聯合來自患者家庭以及社會的力量,提高患者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部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缺乏信任。作為醫(yī)護人員,接待時需溫柔親切,尊重體諒患者,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的醫(yī)療環(huán)境,讓患者體驗到同理心、人情味,減輕患者的壓力。護士主動的解釋和引導,保持安全有序的診療,保持安靜整潔的診療環(huán)境,在等候區(qū)放置健康宣傳的文件和手冊,這樣既可以讓患者感受到關心,又使之對醫(y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和依賴感。同時護理人員要針對具體情況開展心理疏導,如使患者對治療效果作出客觀評價,若治療進展順利,告知患者已達到預期效果。術后疼痛是短暫的,也可能出現局部腫脹,都可良好恢復。這些都應及時告知患者,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緩解焦慮,學會轉移注意力,也可減輕疼痛。
1.2.3.2 健康教育:如透明質酸注射美容為預防感染,術后6h內避免用手接觸注射部位,清水清洗注射部位要在6h之后。術后48h內,避免注射部位受到擠壓和摩擦。術后若出現紅腫時,避免面部暴露在高溫和寒冷下。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和飲酒。若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反應,幫助患者進行識別,并告知其危害。告知患者術后真實的恢復效果,常常存在個體差異,使患者有必要的心理準備。采取健康教育,使患者對醫(yī)療有所了解,可提高依從性,同時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1.2.3.3 應對技巧:如大部分患者害怕疼痛,這些患者希望在術中使用麻藥,以減輕緊張和焦慮。但麻醉藥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性也不同,這時需要在術前幫助患者了解麻醉藥的作用和副作用,使患者對手術的疼痛有初步了解,使患者有心理準備。術前患者若存在緊張情緒,可與患者進行交談,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也可使用減壓球。術后若存在局部疼痛,可采用冷敷處理。及時發(fā)現患者心理和情緒變化,及時得給予鼓勵和安慰,真誠地告知患者疼痛是可以忍受的,治療時間也相對短暫,囑患者深呼吸,做好反饋和配合。
1.2.3.4 應激處理:護理人員應注意到患者因心理應激反應產生的生理狀態(tài)、行為和情緒改變。大部分患者認為手術效果和術前期望相差甚遠,而且部分患者對新容貌無法接受,這是由于整形美容手術的特殊性造成的。因為很多患者盼望面部除皺術可以使其擁有完美的外形,心理學上認為,過度追求完美的心態(tài)屬于心理異常。所以,術前使患者對手術效果有客觀的了解,并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容貌觀,改善消極心態(tài),打消幻想,對醫(yī)學美容有正確的了解,使患者能夠配合,積極治療。另外,醫(yī)護人員也要恪守醫(yī)德,注意患者的隱私保護。
1.3 觀察指標
1.3.1 手術效果:術后6周,患者和醫(yī)師結合術前術后對比照片對手術效果進行評價,手術效果為無改善、部分改善和明顯改善3個級別??傆行?(部分改善+明顯改善)例數/總例數×100%。
1.3.2 心理應激: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程度,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6],分值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1.3.3 疼痛程度:參考WHO疼痛程度分級標準,分為:0級,稍微不適或無痛;Ⅰ級,可忍受的輕微疼痛;Ⅱ級,可忍受的明顯疼痛;Ⅲ級,不能忍受的劇烈疼痛,大喊大叫。后兩級疼痛視為總疼痛,以此觀察患者術后疼痛級別。
1.3.4 滿意度:通過門診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滿意度,每條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包括護理環(huán)境、健康宣教、護士操作、服務態(tài)度等10個條目??倽M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資料t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效果比較:兩組大部分患者和醫(yī)師認為較術前明顯改善,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焦慮、抑郁情況比較: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明顯下降,觀察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觀察組術后總疼痛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為延續(xù)性護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這些平臺是護理人員進行延續(xù)性護理有效的方式和途徑[7-9]。通過楊英等[9-10]的研究,將基于網絡平臺模型的干預方法應用于面部除皺術的患者,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在整體醫(yī)學理論的指導下,結構化心理護理充分利用各種心理干預的優(yōu)點,將心理管理和健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11]。本文對面部除皺術患者進行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研究結果如下:
3.1 促進病情恢復:觀察組患者改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分別為98.67%和89.33%,提示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措施能顯著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原因分析:面部除皺手術對患者的知情同意原則要求很高,但常規(guī)護理工作不能做到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采取基于網絡平臺的圍手術期護理后,患者對手術過程、手術預期效果以及術后效果不佳的補救措施有充分的了解,減輕了患者的擔憂和焦慮,滿意度和醫(yī)療體驗得到提高和改善,與王柏君等[12]的研究一致。
3.2 改善不良情緒: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在護理后明顯下降,其中觀察患者各項評分明顯更低。原因分析:隨著通訊軟件如微信的應用和普及,如何利用網絡平臺成為護理學一個新的研究課題[13-14]。本研究結合網絡平臺進行結構式心理護理,患者能正確認識面部除皺的過程、預后和風險,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有效緩解焦慮和抑郁。采用結合網絡平臺的圍手術期護理,聯合心理干預的應用,能夠維持患者手術前后的健康身心狀態(tài)[10,12,15-16]。
3.3 改善疼痛程度: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多分布于0、Ⅰ級,對照組患者多分布于Ⅰ、Ⅱ級,觀察組總疼痛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诰W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能顯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兩組患者存在明顯的期待性焦慮,在焦慮情緒下接受了手術,會引起強烈的身心應激反應[11]。焦慮情緒增強術后疼痛感,而放松可以抑制疼痛[3]。因此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即減輕了疼痛,也可幫助患者達到預期的手術效果。
3.4 提高滿意度: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為80.00%,分析其原因:觀察組在治療過程中采取了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干預,在改善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疼痛及促進病情恢復后,患者的焦慮感得到了減輕,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治療,不僅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積極配合了治療,而且通過建立正確的容貌觀和對手術原理和手術效果的正確理解,使患者滿意度提高,提高了醫(yī)療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中國醫(y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yī)師分會.第七屆中國醫(y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yī)師大會論文集[C].中國醫(y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yī)師分會:中國醫(y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yī)師分會,2010:2.
[2]侯海靜.整形美容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綜合心理干預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3):242-244.
[3]曲翠平,張曉峰,李丹,等.整形美容患者行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及對其護理滿意度影響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8):87-88.
[4]黃慧,韓曉霞.整形美容患者行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8,34(2):274-276.
[5]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抗衰老分會.整形美容抗衰老技術規(guī)范化指南[J].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2016,3(3):1-5.
[6]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心理學與行為神經病學組.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與軀體化癥狀診斷治療的專家共識[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6,49(12):908-917.
[7]王文娟.網絡健康教育平臺護理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27):66-67.
[8]孟桂玲,鄭煥君.使用網絡健康教育平臺的護理模式在骨科護理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5):144-145.
[9]楊英,姚沖,余雷,等.微信公眾平臺輔助人文關懷護理在圍手術期患者延伸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8):113-114.
[10]鄭婉君,徐曉麗,袁琰琴.微信公眾號在整形美容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8,27(9):141-143.
[11]何敏敏,陳萍,黃瑩,等.結構式心理干預對透明質酸注射美容患者焦慮和術后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9,17(1):66-69.
[12]王柏君,李國勝,常娜.基于網絡平臺圍手術期護理宣教對面部自體脂肪移植術后并發(fā)癥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9,30(2):70-71.
[13]危哲.微信與護理[J].心理醫(yī)生,2016,22(13):186-187.
[14]張悅,尹媛,劉思思.微信公眾平臺對耳鼻喉科科普宣傳運用的實踐與思考[J].智慧健康,2018,4(2):13-14.
[15]周蓓,楊雨婷,凌笑笑,等.早期心理干預對整形美容求美者心理狀況以及術后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8,29(6):380-381,387.
[16]張欣欣,田晶晶,郭凈,等.自體脂肪顆粒移植技術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圍手術期綜合護理[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8,8(12):84-87.
[收稿日期]2019-08-15
本文引用格式:楊雨婷,周蓓,李俊.基于網絡平臺的結構式心理護理對面部除皺術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0,29(7):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