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琳
(大慶職業(yè)學院化學工程系,黑龍江大慶 163255)
“職前”是指高職學歷教育,“職后”是指企業(yè)員工培訓或轉崗崗前培訓,職前職后教育培訓一體化是職業(yè)院校發(fā)展的必然選擇。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2018年全國高職招生數(shù)為368.8萬人,2019年擴招幅度為27%。這是繼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的第二輪高校擴招,這次擴招的最大突破是向社會生源敞開高職大門,提出“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nóng)民工等報考”[1]。
面對新形勢,高職教師首先應考慮的最關鍵、最根本一點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真正達到“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是每個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都必須思考的問題。為了把來自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各學歷的學員吸引到教學內(nèi)容上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從課程實施的角度進行探討[2]。
開課前或者中間休息時,準備一些音樂、視頻等素材放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避免現(xiàn)場過于混亂無序或者沉悶無趣。
視頻可以與課程有關,比如:如果是技能考核培訓,可以是歷來考核標準解讀或者考核現(xiàn)場花絮等;也可以無關但是多數(shù)人感興趣的話題,比如:網(wǎng)絡東北話、微信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心靈雞湯等。
音樂要適合學習內(nèi)容需要的氛圍,比如:給青工培訓技能大賽,要營造積極進取、勇創(chuàng)佳績的氛圍,這時要選擇勵志激昂的音樂,如《怒放的生命》《飛得更高》;如果是給中年以上員工進行轉崗新技能培訓,要營造永不放棄、再創(chuàng)輝煌的氛圍,可以選擇《永不放棄》。
為營造更好的課堂秩序,教師提前準備好講課需要的視頻、音樂、紙筆、白板、計分簽等物品,各就各位,便于取用,避免出現(xiàn)拿錯或者臨時現(xiàn)找的現(xiàn)象。
講臺上沒有人時教師再上講臺。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在這里改為“一臺不容二主”。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員對教師的關注度,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站在講臺上要站穩(wěn)、微笑、環(huán)視全場。切記不可面無表情甚至愁眉苦臉,目不斜視甚至目中無人,那樣在開課第一時間就失去了學生學員的好感。
要等臺下安靜后教師再講話,這樣能夠引起學員對老師的重視和尊敬。但教室里總不安靜,總有人說話怎么辦呢?可以借助自身、外力、外物解決這一問題。
自身就是教師自己。教師可以掃視全場、注視某人、微笑等待……這些方法適用于學生素質比較高的場合。外物就是音頻、視頻等,或者與當下培訓相關,或者是當下大家都熱議的話題,當大家被這些吸引后自然不再說話安靜下來。外力是指這個班的班長、班主任、組織方代表等,如果臺下不安靜,教師可以征詢班長、班主任、組織方代表:“我可以開始講課了嗎?”一般當教師這樣詢問時,他們就會高喊:“上課了,別說話了”。
千萬別一開始就講課!需要破冰暖場。所謂破冰,是指學生學員之間相互熟悉,破除相互之間的戒備、疏遠、漠不關心。即便已經(jīng)不是第一天在一起培訓,或者已經(jīng)在一個班級學習很長時間了,如有需要,也可以破冰。是否需要破冰,這個要靠教師上課前的觀察。如果多數(shù)學生上課前相互打招呼、問好、聊天、討論,說明學生之間此時關系比較融洽,可以略過破冰環(huán)節(jié)。反之,就不能省略這個環(huán)節(jié)。
關于破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個人在5min內(nèi)全場認識3朋友,留下對方的姓名、單位、電話等;每組學生站成一個圓圈,相互按摩肩頸,幫助他人放松;每組選出一個代表,大家都贊美這個代表,然后讓代表說說這些贊美的語言給予他的感受等。
所謂暖場,是使教師與課堂、學生之間的氣氛融洽。暖場可以在課前,教師早些到場地,一方面熟悉環(huán)境,另一方面跟早到的學生進行簡單交流;暖場也可以在破冰前后,通過活動或者目光微笑來拉近自己與學生間的距離;也可以開課前借由熱門話題先與學生聊幾句,通過言語來暖場。
教師在自我介紹時,可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找到與課程有關的進行介紹。自我介紹很關鍵,一個好的自我介紹能讓學生更好地尊敬教師進而尊重課程。
比如圖1這個自我介紹,這是一個嬌小玲瓏的女子給很多公司老總做公司管理培訓課的自我介紹。她先讓大家猜測數(shù)字的意義,然后她說:“我,體重44kg,擁有一家資產(chǎn)21億的公司,曾經(jīng)15次登上海拔4 200m的某某峰?!?/p>
圖1 自我介紹示意
規(guī)定課堂規(guī)則時,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協(xié)商確定。培訓課的 規(guī)則不能太多,3~5條即可,高職課程因為學程較長,可以制定詳細的課堂規(guī)則。規(guī)則包括休息時間、課堂要求、評判規(guī)則、獎懲措施等。切記要遵循協(xié)商、提前的原則,不能等課堂上出現(xiàn)問題再定規(guī)則,不能由教師一個人定規(guī)則。
好的課程應該從問題開始,學問始于疑問??梢杂烧n前準備好的案例、實例、視頻等引出問題,也可以直接拋出問題。
設置的問題,有設問,有追問,有開放式問題,有定點式問題等。在課程進行中也要不停制造問題,引發(fā)思考,進行討論,通過匯總得到結論。
授課過程中一定會有學生學員睡覺、玩手機,說話聊天……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
一是在開課前協(xié)商制定課堂規(guī)則時,要把這種情況考慮到,協(xié)商該怎么懲罰。一般不能懲罰犯錯人本身,要連坐他周圍的人。比如:一人玩手機,同組或者同桌包括他在內(nèi)的3個人上臺表演,把大家都逗笑為止。因為要牽扯他人,一般情況下,學生也就比較能遵守紀律了。
二是把全場注意力引導到溜號學生學員身上,利用大家的關注對他施加壓力,提醒他注意。比如:教師可以邊講課邊走到睡覺或者玩手機、聊天的學生身邊,拍拍他,提醒他,其他學員因為正在聽課而隨著教師的動作注意到他,溜號的學員也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注,感到壓力而不再溜號;可以看看學員在玩什么游戲看什么視頻,然后開玩笑:“這屋里沒有WIFI,你這么有錢啊,買了多少流量啊?!”玩笑既輕松了課堂氣氛,也提醒了溜號學員。
切記不可嚴肅訓誡?,F(xiàn)在的高職學生學情變化很大,如果強制要求嚴肅訓誡,很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抗,在課堂上與教師發(fā)生爭執(zhí),會大大影響教師尊嚴,不僅會嚴重影響本次課堂效果,甚至會影響后續(xù)的教學效果。成人培訓更要采取迂回戰(zhàn)術將溜號學員拉回課堂。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點滴注意自己的舉止、談吐、穿著、表情、眼神……時刻表現(xiàn)個人內(nèi)在素養(yǎng)和外在形象。這些都能對學生產(chǎn)生無形的壓力,增加學生對教師的尊重,進而尊重課堂、遵守規(guī)則。用個人魅力去服務于課程,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這是教師職業(yè)操守之一。
教師不能把自己當成老師來上課,要抱有共同學習的心態(tài)來上課。千萬別把學生看成沒有文化沒有知識的人,其實擴招之后的高職學生有很多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來的,甚至有本科畢業(yè)生再來高職進行學習的。培訓課上的學員多是來自基層的工人,也非常聰明,他們的聰明是多年沉浸在書海中的教師沒法比的,他們能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只有放低自己抬高別人的人,別人才會把他抬高,這一點在新形勢下的職前職后課堂上非常適用。
教師與學生學員交流時有三個法寶:點頭、微笑、贊美。這些是要發(fā)自內(nèi)心真誠去做,不是像紳士淑女那樣禮貌地做,那樣更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靠心能知道對方是否真誠,真誠能贏得一切。
遇到有學生學員質疑時,教師要真誠感謝他。他的問題會使課程更加貼近生產(chǎn)需求或者學生的求知方向,更加符合學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