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碧紅
【摘 要】 《綱要》中指出:“環(huán)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闭Z文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要通過巧妙創(chuàng)設語文情境和環(huán)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的發(fā)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符合身心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帶著發(fā)現的眼光、活躍的思維開展學習,在具體的情境中展開語言運用,沉浸于語言環(huán)境實現與作品的對話中,學會質疑、學會發(fā)問,在與教師和同伴的交流中增強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語言能力;教學策略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重筆試輕口語的現象十分嚴重,一些學生答題水平還可以,但是面對口語交際等語言運用的考核就“屢屢碰壁”。當然,這樣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但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而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語言交流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邊學邊用,以此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一、植根于實際場景,感知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語文教學是源于生活的,脫離了生活的教學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就要求我們觀察生活,將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實際場景運用在課堂之上,讓生活中的語言融入課堂,讓語文在主題突出的真實情景中得到恰當的運用。生活中我們因為語言運用不準確可能弄出很多笑話,還可能詞不達意,別人不理解。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必須植根于實際場景,培養(yǎng)學生重視語言運用準確性的正確態(tài)度。比如,在學習“著”“了”“過”這三個字的使用區(qū)別時,教師不能僅僅單純、枯燥地講解“著”是正在進行著,“了”是已經完成的,“過”是表示曾經發(fā)生的動作和內容,這樣的講解學生不感興趣,還是不能切實地掌握三個字的不同用法。但如果我們給學生營造一個實際情景:放學后你回到自己的臥室,媽媽可能在外面問你:“你在寫作業(yè)嗎?”你對應的回答可能是“我正寫著呢”“我早就寫完了”“我明明昨天寫過作業(yè)了”。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這三句話表達的不同含義,到底寫完作業(yè)了嗎?什么時候寫完的?如果學生完完全全弄明白了,理解怎么表達,為什么這樣表達,那教學目標就達到了,同時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性也得到了穩(wěn)步提高。
二、開展思辨性閱讀,掌握語言運用的方法
思辨性閱讀是帶著問題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展開思考、發(fā)散、辨析的閱讀模式。首先,學生個體在教師的引導和瀏覽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結合自己的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收集關鍵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整合,得到初步結論。其次,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和特長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集體對話和討論,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充實、豐富、融合、修正、升級原有的觀點。然后,教師找尋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發(fā)言,引導學生用遞進式或反思式的句型進行語言表達。遞進式是以“是什么——為什么”為主線的語言表達,反思式是以“是這樣——真的嗎——應該是”的思路來組織語言表達。比如,在講《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①這個人為什么每天都到同一個地方?②這個人最后等到兔子了嗎?為什么?學生在小組集體對話的過程中不難找到問題的答案,但教師要讓學生組織好語言,精準用詞。最后,思辨性的閱讀要具有語言表達性的輸出內容,這里主要是指運用一定的語言表達方法來陳述一段完整的話。
三、通過游戲等豐富的形式,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說愛唱,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在游戲中,學生能放下戒備,輕松愉悅地展開交流,主動表達。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一些歌曲、韻文、游戲等融入教學情境,讓學生沉浸其中,從而延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既可以鍛煉學生聽、說、讀的能力,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相較于枯燥的講授,讓學生自主表達更有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相較于單調的你說我聽,交互式的、群體性的對話更能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聽和說。另外,在游戲等環(huán)境的營造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因為人本質上最殷切的渴望就是被認可、被賞識,所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于學生正確回答問題、反應敏捷、自我素質能力提升等表現,教師一定要及時地說一聲:“你真棒!”當氣氛不夠熱烈時,也要激勵學生,促使其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當然除了游戲,我們還可以采取短劇表演、影視劇配音、萬圣節(jié)游行等小活動來豐富課堂形式,讓學生更好地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堂應該充滿真實的、實用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情境,教師聲情并茂,與學生熱情互動,學生才能在輕松、活潑的課堂中身臨其境,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語言運用的場景中,進而觸景生情,“妙語連珠”。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只有在學生進入一定的情境,在真實與同伴的交流過程中才能學以致用,語文課堂也只有讓作為主體的學生全身心投入進來才能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嚴.生活化語言情境下口語交際的三個維度[J].小學教學參考,2019(31):89.
[2]周榮祝.巧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從課文《有趣的動物》教學說開去[J].貴州教育,2019(18):40.
【備注:本論文系福建省漳州市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課題“在小學語文言語情境創(chuàng)設中培養(yǎng)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行動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項編號:ZPKTY1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