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乃娟
摘 要:我們享受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便捷,也被身邊大量的信息所困擾。有用的,無用的;健康的,有害的,形形色色。我們需要提取這些信息的關鍵內容,并加以選擇。留下有用的信息,過濾掉無用的內容,咱們要學會疾速、精確的提取信息的才能,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的閱讀。如何正確、有效的閱讀?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閱讀有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孩子們在教師的引領下使用多種措施,進行文本的學習,掌握閱讀的方法,積累閱讀的經(jīng)驗。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課本以外文字的行為,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持續(xù)性。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正確、恰當?shù)恼n內閱讀指導,必不可少。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學生在離開課堂后,能自己閱讀,堅持終身閱讀。
關鍵詞:閱讀程度 閱讀方法
新課標中對于閱讀的要求,獨立閱讀的能力,重視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了解、鑒賞文學作品,遭到崇高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能借助工具書閱讀粗淺文言文。因此,閱讀要學會正確的方法,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稱之為“閱讀”。
一、閱讀方法的指引
(一)“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
1.圈點勾勒
就是用特定的符號在閱讀時,在文本上,記載下自己瀏覽時的點滴感觸。用本身特定的符號,對于關鍵詞,疑難點,興趣點進行標注。(低年級孩子,我常常規(guī)定一些符號,這樣孩子會形成固定的認知,不至于符號千奇百怪,到最后學生自己都不知道這個符號是什么意思。)
2.作批注和課堂筆記
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地和感受。可以品味用詞和寫作方法的精妙,寫出自己的心情、感觸;也可以記錄自己的不同見解或聯(lián)想到的相關內容;或是指出原文的不恰當?shù)?,或是有待商榷的地方?或是老師講解的重點知識。
3.寫讀書筆記
學會寫讀書筆記,只讀文字是不行的,讀書要做到“三配合”:眼、心、手親密合作。這樣可以保證讀書專心致志。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在教育孫女禹強讀書時,提出“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是有用讀書的一種方法。在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寫讀書筆記的辦法:①摘抄原文。閱讀中遇到優(yōu)美的段落、句子或是詞語,進行摘抄。積累語言,豐富寫作資源。②以提綱的形式進行摘錄。以一段話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一句話或是小標題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培育學生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③寫閱讀感受。閱讀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學習對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事件的發(fā)展、結果,語言表達等,進行記錄。天長日久,就會形成寫筆記的習慣。不僅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掌握主要內容,達到學習的效果。也能提高閱讀者的記憶力和見解力的提升??梢詴r時翻閱,定期反思。
(二)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不思考的閱讀,是機械學習,毫無效果,死氣沉沉。閱讀應會概括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能復述原文這些基本的要求。這些基本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有序的加深。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就要求能復述課文內容。不僅如此,還需要通過思考作者的布局,用詞的考究,方法的運用,來提高自己閱讀的質量。
二、閱讀要達到的程度
(一)學會閱讀
閱讀可以讓我們縱橫古今,穿梭在時空之中,和我們素未謀面的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閱讀,可以充盈我們的大腦,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
1.略讀是粗略的讀,就是瀏覽性的泛讀
對于故事情節(jié)簡單,或是內涵不是很深的內容,可以泛泛的讀。就是了解其主要內容,短時間內,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
2.精讀就是品鑒詞句,體會文章的魅力
讀通讀透徹。這主要針對古詩詞,經(jīng)典篇目。這類文章要重復地讀,最好能熟讀成誦。還需要細細品讀體會作者的立意,好詞佳句的妙用,寫作方法和視覺的獨特之處。才能將書中的精華提煉出來,有機會為己所用。
3.速讀,就是提煉式的閱讀
有時,為了尋求某個的答案,或是收集某方面的信息,或是在立刻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求集中精力,提煉關鍵信息。疾速閱讀的辦法在于大腦要比眼睛要快。或是大腦和眼睛要比嘴巴快。速讀需要訓練。先讀準,讀通,再讀快,然后不斷地訓練可以更快,更有效。速讀能在一定的時間讀到更多的內容,很符合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
(二)學會選擇讀書
學海無涯,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有益于自己的書籍很重要。首先要選取內容符合閱讀者心理健康,積極向上,弘揚正能量的書籍??梢赃x擇經(jīng)典的名著或是名人傳記。再次是確定哪些需要細細品讀,哪些泛泛閱讀。如流傳廣泛的篇目需要精讀。那些時尚的,或是故事情節(jié)簡單,應景的文章略讀或是速讀就行。一本好書,如燈塔上的明燈,一面鏡子給我們指引,引導我們思考、反思。反之,則適得其反。
讀文字,不是真的閱讀。只有細心的品味,認真的思考,有質量的積累,才稱得上閱讀。我愿在學生閱讀的長路中,披荊斬棘,開山擴路。
參考文獻
[1]扈守業(yè).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方法指導[J].讀與寫(上,下旬),2017,14(13):80—86.
[2]康水蓮.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指導[J].科普童話,2017,(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