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忠香,趙 坤
(1.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文化街道文化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2.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基礎病理教研室,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心律失常是內科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臨床癥狀有心悸。胸悶、頭暈以及出汗等。嚴重時,極其容易發(fā)生心力衰竭、休克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此次將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診治的心律失?;颊?00例作為觀察對象,探討觀察胺碘酮與普羅帕酮治療心律失常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對比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此次將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診治的心律失?;颊?00例作為觀察對象,自由組合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均經心電圖以及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心律失常[1]。排除標準:電解質紊亂或藥物引起的心律失常[2];3個月內心肌梗死或感染性疾病;3個月內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藥物過敏史;妊娠期婦女或哺乳期婦女。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56.4±8.9)歲。實驗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56.8±8.8)歲。此次探討觀察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各條件上均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數(shù)據更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普羅帕酮治療,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連續(xù)治療7天,效果不明顯可增加藥量,效果理想可減少至150毫克一次,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4周。實驗組采取胺碘酮治療,每次100-200毫克,每天2次,連續(xù)治療5周。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情況。療效標準: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檢查指標基本正常,改善程度>60%,縮短心律失常發(fā)作時間為顯效;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檢查指標明顯好轉為有效;癥狀與體征沒有明顯改善,檢查指標沒有變化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本組總例數(shù)×100%。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肺功能損傷、室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律失常等。
將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患者的各項研究數(shù)據錄入到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6%,高于對照組的74%,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效對比[n(%)]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胺碘酮在臨床上主要適用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反復發(fā)作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再就是對于持續(xù)性心房顫動以及心房撲動的治療。普羅帕酮也叫做心律平,主要使慢性房顫的病人長時間維持竇性的心率,控制心室率,減少室上性心動過速,對冠心病、高血壓引起的心律失常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此次探討觀察胺碘酮與普羅帕酮治療心律失常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對比分析。探討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6%,高于對照組的74%,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比普羅帕酮治療心律失常效果好,并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