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仿
摘 要:網格化管理實現(xiàn)了總體性支配轉向技術治理,通過利用空間信息網格化思想將管理對象細分為若干網格單元,利用社會化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責任縫隙、服務無遺漏、管理全覆蓋的網格化管理體系?,F(xiàn)階段下,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在事前預防與事后處置方面存在部分現(xiàn)實問題,為事故發(fā)生留下了隱患,容易致使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因此,應當利用網格化管理模式重新建構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模式,推動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機制由簡到繁、管理責任由虛向實以及管理平臺由散向精。
關鍵詞:網格化管理;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
1 網格化管理模式的理論探析
作為一種城市治理方式,網格化管理最初用于城市管理,其實現(xiàn)了總體性支配轉向技術治理,打破了社會整合的封閉堡壘,是一種以網格單位為基礎、以整合組織資源與提升管理效率為目的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其通過利用空間信息網格化思想將管理對象細分為若干網格單元,利用社會化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責任縫隙、服務無遺漏、管理全覆蓋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掀起了網格化管理模式新高潮。其有利于明確各部門的任務職責,結合現(xiàn)實管理活動進行有針對性處理與解決,進而有力提升服務管理水平。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網格化管理,就是以整個學校場地為區(qū)域范圍,以大學生傷害事故為管理內容,以數字化網格化為手段,以社會化為核心,將與大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的事項融入網格,構建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信息平臺與協(xié)同機制,實現(xiàn)大學生傷害事故信息共享、各管理部門聯(lián)動的新型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模式,促使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實現(xiàn)管理無縫隙、情況全掌握,將高校大學生事故管理推向新的層次。
2 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中的現(xiàn)實問題
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主要指由于學校教育或管理的缺失,使得大學生在校園內遭受到非人為與人為兩方面人身或財產侵害事件,具有偶然性、突發(fā)性、多樣性等特點,常見有校園體育運動傷害、校園犯罪傷害、安全事故傷害等。隨著校園環(huán)境與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當下大學生傷害事故事件越來越多,成因也越來越復雜,這對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雖然其管理在當下已經取得差強人意效果,但是在某些方面仍舊存在較大不足,難適應現(xiàn)代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需求。具體可結合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預測與應對兩維度展開。在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預防工作方面,大學生安全教育意識淡薄,缺乏預測學生傷害事故指導思想,意外傷害事故預防制度不健全,這就為事故發(fā)生留下了隱患。在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應對方面,部分高校大學生傷害應對措施供給不足,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缺失協(xié)調處置機制與應對機制,不具有危機處理能力,導致在實際處置過程中遭受法與情的沖突,使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
3 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1)小網格服務大格局,推動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機制由簡到繁。網格化管理強調全員創(chuàng)建、全域創(chuàng)建,實現(xiàn)管服力量下沉,要動員全體管理積極行動起來,形成協(xié)同管理合力。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工作涉及領域廣泛,機構部門較多,運用網絡化管理模式要實現(xiàn)管理與服務的有機結合,形成各職能部門與小網格的有效聯(lián)動,在網絡管理范圍內展現(xiàn)大作為。要結合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實際,建立大學生傷害事故預防機制、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機制雙層網絡,將普及安全知識、事前預防、事后處置融入網格治理單元,形成閉環(huán)聯(lián)動、全員在格的大學生傷事故聯(lián)動處置機制,將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網絡體系有主動脈延伸到毛細管,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管理網絡,初步建立一呼百應、高效運轉的大學生傷害事故的治理體系,推動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向網格延伸,落實網絡精細化管理。要將大學生傷害事故的預防監(jiān)督與事故解決共同納入網格化管理工作之中,其中大學生傷害事故預防機制可由學生輔導員、學校保衛(wèi)部門、學生衛(wèi)生處等部門共同體構成,形成自上而下責任管理機構,提升大學生傷害事故的危機預防能力,對建筑物、消防設施、學習設施等進行安全檢查;大學生傷害事故應急機制由網格區(qū)域內所有部門與管理人員共同制定,以小網格匯集大智慧,要確保依法辦事,將大學生傷害事故產生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并做好后續(xù)善后與匯報工作,促使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由被動應付變?yōu)橹鲃臃铡?/p>
(2)小網格擔當大責任,推動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責任由虛向實。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礎,在于責任有無落實,通過網格化與專業(yè)化,將監(jiān)督管理責任精細化、具體化、明確化,鼓勵每一個網格員具有責任感與使命感,各部門在統(tǒng)一平臺上開展管理服務工作,實現(xiàn)管理信息的互聯(lián)互通與資源共享,使得責任更明確、任務更細化,整改特定區(qū)域內存在隱患。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不同崗位劃為細分單元網格,破除傳統(tǒng)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平面化與靜態(tài)化管理,形成動態(tài)化與一體制網絡管理工作模式。一方面。要建立大學生傷害事故網格化管理系統(tǒng)。以校園各最小單位為網格單位,將網格化管理系統(tǒng)分為縱向管理結構與橫向管理結構,其中縱向管理結構為行政管理,主要負責建立基于大學生傷害事故的安全管理制度、應急處理預案,加強對學生與教師的安全培訓,處理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信息,;做好高危因素做出預測預防,強化有針對性的檢查與監(jiān)控;橫向管理結構為技術管理,以各專業(yè)技術指導小組為成員,屬于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的安全技術支持中心,主要負責對各網格單元進行監(jiān)控與技術指導,以先進技術助力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做出最優(yōu)解決方案,提高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水平與質量。另一方面,也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層層壓實責任,使網格化管理人員忠于職守。為每一個網格配置特定網絡員,確保裝備、車輛、制服等設備供應,以確保網格巡察公正性,使得大學生傷害事故潛在因素達到可控。也要不斷完善網格考核制度,對網格每一個網格員進行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對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軟硬件設施進行定時檢查,不斷尋找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規(guī)律。堅持三管三必須原則,建立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檔案,制定相關制度將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各主體責任落實到實處,加強大學生傷害事故預警信息監(jiān)控,對網格化區(qū)域裝裝上報警器,將教室、樓棟等最小單位打造為傷害失誤防控堡壘,確保全區(qū)網格化管理提升到新臺階。通過層層落實、層層壓責,促使高校對大學生傷害事故進行提前預警,網格化管理各主體自覺履行安全責任,確保責任壓不落空。
(3)小網格實現(xiàn)大作用,推動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平臺由散向精。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且復雜的管理工程,其管理事務具有細、多、雜、散等特點,而網格化管理模式具有數字化、大數據、效率高等優(yōu)勢,是信息化與數字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更加規(guī)范系統(tǒng),將事關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的各種部門整合成一個綜合性平臺,實現(xiàn)網絡管理的全覆蓋,將傳統(tǒng)單兵作戰(zhàn)變?yōu)槿诤献鲬?zhàn),促使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向網絡延伸,發(fā)揮資源整合聚集作用。一方面,要實現(xiàn)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的動態(tài)化,把原先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各部門各主體整成一個系統(tǒng),將網格員隊伍變?yōu)榇髮W生傷害事故管理的核心力量,促使網格之間合作與聯(lián)動,推動管理力量由弱變強,達到多網合一效果。另一方面,實現(xiàn)對大學生傷害事故的精準化服務與管理,利用現(xiàn)有科技技術手段打造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平臺,創(chuàng)新其數字化管理模式,利用云網格推動管理信息集成共享與暢通傳播,實現(xiàn)管理工作指令零時差。
作為高校管理工程的重要工作,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有利于加強高校校園環(huán)境安全、提高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救技能,對于有效防范高校學生害事故發(fā)生與妥善處置處置大學傷害事故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網格化管理與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的有效結合,是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創(chuàng)新與改革的有力舉措,是應有之義也是發(fā)展之措,能夠借助于網格化管理的先進經驗與生動實踐,促使高校大學生事故管理科學化與高效化,不斷提升其管理質量與水平。因此,現(xiàn)階段下應當積極尋找網格化管理與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的契合點與融合點,促使二者有效結合,進而將高校大學生傷害事故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王欣.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學周刊旬刊,2016.
[2]張黎娜.高校大學生網格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及其創(chuàng)新應用[J].商情,2019,(08):92.
[3]金榮婧.高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之法律保障研究[J].法制與經濟(上旬刊),2019,(0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