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對著海上明月,或者是山間松濤,或者在西湖之濱,或者趵突泉畔,一杯好茶在手,更覺香味雋永,“逸興遄飛”。
——著名作家秦牧
茶園真美,像十八歲的小姑娘,蓬勃向榮。地氣蒸券,茶樹拼命拔芽,隔日見長,一場春雨后,躥高半寸。春雨貴如油,春茶更貴。
——青年作家胡竹峰
原本充滿中國喜氣的紅色厚紙板茶盒,經(jīng)過爸爸的巧手打造,變成霧銀色的鐵鋁罐。瘦而高雅的罐身外頭,先覆上一層格拉辛紙,“鹿鳴”兩字出自王羲之的草書;另外,再以埔里出產(chǎn)的手工紙包襄住茶罐,一一寫上茶的名字,看起來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
——臺灣作家張曼娟《爺爺泡的茶》
作為王室的下午茶,茶具也相當(dāng)講究,大部分茶具都是純金鑄造,只有一把大茶壺例外。這是一把棕色的陶瓷茶壺,圓圓的非常可愛,被冠名為“棕色貝蒂”。王后對棕色貝蒂尤為鐘愛,堅(jiān)持認(rèn)為只有棕色貝蒂才能泡出好茶。棕色貝蒂的設(shè)計(jì)很獨(dú)特,不僅外部有把手,內(nèi)部也有。
——英國諾曼·亨特童話集《令人煩惱的茶壺》
用杯子喝茶,就像接吻。外表確實(shí)很重要,但長久的相處還是要看唇感。有一些杯子越用越喜歡,有一些杯子,就是耍耍流氓,一吻而過。
——梧州茶友濡菲
春芽,驚蟄過后,冒尖吐新綠。晾曬得度,芬芳自然來。焙藏得法,待歲月洗盡鉛華。
——福鼎茶友小鄭
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時間久了,也就淡了。
——網(wǎng)文《閑來無事,不如來“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