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我國對文旅建設也愈加重視。因此,針對公共圖書館而言,也實行了文化與旅游的高度融合,促進人們對公共圖書館文旅進行全方位的考慮。本文對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結合進行簡要探究,期望能夠為圖書館管理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文旅 深度融合
公共圖書館是文化傳播的重要一環(huán),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提升自身的意識觀念,做到與時俱進,要將圖書館的優(yōu)勢作用發(fā)揮出來。2018年,我國成立了文旅機構,這也表明目前我國人民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愈來愈高,文化與旅游機構的成立更是展現(xiàn)了我國對于自身文化的自信。促進文旅與公共圖書館的深度融合,能夠顯著提升我國文化產業(yè)的影響力。
一、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的實踐分析
(一)公共圖書館的會展旅游
伴隨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公共圖書館也逐漸向國際化快速發(fā)展,唯有如此才能夠在中外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彰顯我國的文化價值。目前,在多個公共圖書館中都舉辦過較大規(guī)模的學術交流論壇以及主題展覽,給舉辦所在地也帶來了很大的良性影響,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公共圖書館會展旅游的進步。
在某個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中舉辦了主題為“走進圖書館,提升社會包容度”的學術交流論壇。公共圖書館的屬性是公共性質的,能夠在這樣的圖書館中舉辦各種各樣公共事業(yè)方面的學術研討交流會議,同各地區(qū)的圖書館達成良好的友誼關系,尤其是在外國的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公共圖書館中,都在持續(xù)增強圖書館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用價值,力求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融入圖書館的創(chuàng)客空間之中,增進相互之間的往來關系,呼吁多個地區(qū)的杰出代表等公眾知名人士來參加學術論壇。
(二)利用公共圖書館中的經典古籍提升其與文旅融合程度
經典古籍是公共圖書館的寶貴財富,其能夠體現(xiàn)一個城市的文化特點以及時代特征。相關人員要以此為基礎,不斷推進古籍的整理工作,同時創(chuàng)建起系統(tǒng)性的整理辦法,以此將公共圖書館建設成幫助游客了解城市底蘊的景點。例如,筆者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棗莊市圖書館開展了以“古書籍認知”為題的活動月,共開放兩萬余冊古籍供游客閱讀,并且建立舒適便捷的閱覽室,讓游客十分方便地在公共圖書館之中進行游覽,其很好地將圖書館融入文旅之中,吸引了大量游客來到圖書館進行參觀。這種措施顯著地提升了公共圖書館與文旅的融合程度。
二、提升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力度
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文化旅游相融合還在初期階段,其日后發(fā)展空間也將會很大,因此,相關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提升自身的意識觀念,做到與時俱進,唯有如此才能夠將公共圖書館與文旅良好地融合在一起。為了能夠提升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深度,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創(chuàng)建公共圖書館與文旅相融合的意識
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大前提是要創(chuàng)建合理觀念,借助文化旅游的發(fā)展進步,結合我國文旅機構的指導辦法,來持續(xù)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例如,可以在公共圖書館內舉辦一些文化旅游講座,借此來培養(yǎng)人們文化旅游與公共圖書館相融合的意識,讓文旅產業(yè)與公共圖書館發(fā)揮出各自的優(yōu)勢。
(二)公共圖書館文旅高度融合的措施
首先可以增加公共圖書館的功能,比如建設圖書館旅店,在旅店的通道內以及房間內都放置圖書供人們閱讀,讓其充滿文化氛圍。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也可以建立茶吧,供人們一邊品茶,一邊閱讀。或是在旅游風景區(qū)建立圖書閱覽室,加深對文化內容的設計。這樣一來,通過公共圖書館與文化旅游的有效融合,可提升人們對旅游和閱讀的體驗。除此之外,想要有效地將公共圖書館與文旅深度融合,還需要沖破空間的限制,例如天津濱海公共圖書館將其閱讀推廣到戶外,創(chuàng)新性地將閱讀與旅行相結合,打造“閱讀—行走”的文旅活動。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公共圖書館要積極地舉辦一些與文旅相關的活動,以此來推動文旅融合持續(xù)進步。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我國對文旅建設也愈加重視。因此,針對公共圖書館而言,也實行了文化與旅游的高度融合,促進人們對公共圖書館文旅進行全方位的考慮。
參考文獻:
[1]徐益波,毛婕.打造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寧波樣本”——寧波市圖書館文旅融合服務實踐探析[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09):10-12.
[2]王金秀.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實踐與思考——以泰寧縣圖書館為例[J].福建圖書館學刊,2019,2(04):18-21+17.
[3]宋微.文旅融合空間下公共圖書館發(fā)展路徑的分析與思考[J].蘭臺內外,2019(10):53-54.
(作者簡介:劉賽民,男,本科,江蘇省句容市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