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趙雅欣
【摘要】目的 探討臍帶纏繞、臍帶真結致臍動脈閉塞對胎兒的危害及臨床診治方案,提高產科醫(yī)師及超聲科醫(yī)師對臍帶異常的重視。方法 本研究對2020年1月3日于河北省鹽山阜德醫(yī)院剖宮產的一例臍繞頸3周合并真結致臍血管閉塞一例的病歷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臍帶真結是臍帶異常中的一種,是臍帶纏繞后造成的,先為臍帶纏繞胎體,然后胎兒穿過臍帶套環(huán)形成真結,多在孕3~4個月發(fā)生。臍帶真結較少見,發(fā)生率為1.1%,超聲是產前發(fā)現(xiàn)很多臍帶異常的首選方法,但超聲尚不能在產前發(fā)現(xiàn)所有的臍帶異常。臍帶真結就是其中之一。產前檢出率低,二維超聲診斷相當困難。據報道真結胎兒總死亡率為10%。臍繞頸3周合并真結更少見,是導致胎兒宮內缺氧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產前篩查出臍帶纏繞合并真結的高危孕婦,告知孕婦自測胎動,重視胎動減少很關鍵,增加胎兒心電監(jiān)測次數,嚴密監(jiān)測胎心變化,適時收住院,把握時機行剖宮產術,對規(guī)避胎死宮內降低圍產兒并發(fā)癥意義重大!這一臍繞頸3周合并真結致臍動脈閉塞臨床病歷印證了臍帶纏繞、臍帶真結可使胎兒血液循環(huán)受阻,最終致臍血管閉塞這一嚴重的病理改變。
【關鍵詞】臍帶纏繞;臍帶真結;臍血管閉塞;臍帶過長;胎動減少;胎兒宮內缺氧;胎兒心電監(jiān)測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6..02
1 臨床資料
孕婦22歲,孕1產0,因孕38+1周,胎動減少半天于2020-01-03,09:02入院。其末次月經為2019-04-09日,預產期為2020-01-16日。停經1+個月自測尿妊娠試驗陽性(+),停經后42天首次彩超示:宮內早孕,與孕周相符。孕4個月時初感胎動至今。產前篩查結果無異常,孕期順利,無頭痛頭暈,視物清晰,無胸悶憋氣,無肢體水腫。孕32+4周時曾在本院B超示:宮內孕單活胎(頭位雙頂徑7.9 cm)胎兒頸部可見“U”型臍帶壓跡,局部扭曲成團(不除外打結),孕37+1周B超(本院同一超聲科醫(yī)師)示:宮內孕單活胎(頭位雙頂徑8.6 cm),胎兒頸部可見“W”型臍帶壓跡,頸部處臍帶迂曲成團(不除外打結),胎兒心電監(jiān)測NST評10分。產科醫(yī)師叮囑自測胎動,一旦胎動減少及時隨診。孕37+6周自感胎動正常,返本院復查B超示:胎兒頸部可見“U+W”型臍帶壓跡,胎心率138次/分,胎兒心電監(jiān)測NST評9分?,F(xiàn)孕38+1周,自感胎動減少半天,急來門診查胎兒心電監(jiān)測NST評7分,以“臍繞頸3周,胎兒宮內窘迫?”收住院。
既往體健,無特殊可記述。孕1產0。
入院后檢查:T 36.0℃,P 84次/分,R 19/分,BP 121/77 mmHg。
輔助檢查:血尿常規(guī)正常、凝血四項、院感八項、血糖及心電圖均正常范圍,血型:“A”型 RH(+)。
產科檢查:宮高31 cm,腹圍100 cm頭位未入盆,無宮縮,胎心140次/分,規(guī)律。骨盆外測量正常。肛診:宮頸軟,消失70%,宮口未開,胎頭S-4。
B超未再復查。
病情分析:鑒于孕婦現(xiàn)孕38+1周,于32+4周及孕37+1周時,在本院均由同一超聲科醫(yī)師B超分別提示:臍繞頸“U”及“W”,并且臍帶打結不除外,兩天前本院B超又提示臍帶“U+W”,現(xiàn)胎動減少半天,是一個危險信號,入院前門診查胎兒心電監(jiān)測NST評7分,故目前擬診為“臍繞頸3周,胎兒宮內窘迫?”。積極完善術前準備,急癥行剖宮產術.術中見羊水墨綠色、粘稠,頭位助娩一足月女嬰,阿氏一評10分,體重2750 g,臍繞頸3周,其中一周臍帶中有“真結”一枚,一條臍動脈塌陷無血運,伴隨臍靜脈在真結處淤血充盈怒張明顯φ0.3 cm,臍帶長105 cm,真結位于臍帶中部。術后5天母女平安出院。病理診斷(病理號2020000096):臍帶組織,見臍帶打結,靜脈淤血,其中一根動脈閉塞。
2 討 論
2.1 臍帶纏繞
臍帶圍繞胎兒頸部、四肢或軀干者稱為臍帶纏繞[1]。據報道臍帶纏繞3圈的僅占0.2%~0.5%[2]。本人曾測量足月胎兒臍繞頸一周約占臍帶長度的17~23 cm,繞頸3周約占臍帶長度的60 cm左右,因臍帶纏繞可視臍帶相對變短,當胎先露下降或胎動時易發(fā)生胎兒宮內缺氧。胎兒宮內缺氧時孕婦可感覺胎動異常,胎兒心電監(jiān)測時可以出現(xiàn)頻繁的胎心變異減速。超聲是產檢發(fā)現(xiàn)很多臍帶異常的首選方法,但超聲尚不能在產前發(fā)現(xiàn)所有臍帶異常[3]。臍帶纏繞3周或3周以上超聲檢查見臍帶纏繞處皮膚有明顯壓跡,呈鋸齒狀,其上為一條衰減帶狀回聲[1]。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橫切胎兒頸部可顯示環(huán)繞頸部的臍帶內紅藍相間的血管花環(huán)樣圖像。適當側動探頭可獲得完整的圓圈樣彩色血管環(huán)繞胎兒頸部[3]。本文報道病歷符合此描述。
2.2 臍帶真結
臍帶真結較少見,發(fā)生率為1.1%[1],多在孕3~4個月間發(fā)生。臍帶真結產前二維超聲診斷相當困難,產前檢出率低,文獻報道少,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有意識地動態(tài)連續(xù)追蹤掃查,有可能顯示臍帶扭轉形成的一個臍帶襻和臍帶打結。據報道胎兒真結總死亡率為10%[3]。本文報道的該例孕婦臍帶過長、胎兒偏小,為臍帶纏繞及打結提供了便利條件,所幸的是在孕32+4周時超聲檢查就提示臍帶繞頸,打結不除外,引起超聲科醫(yī)師的重視,期間也曾囑其上級醫(yī)院會診,強化了孕婦及家屬的警惕性,規(guī)避了不良結局的發(fā)生。
2.3 臍血管閉塞
臍血管栓塞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至今尚不明了。臍血管血栓的發(fā)生可能于臍帶解剖結構異?;驒C械性損傷有關:如臍帶過長、螺旋過多、臍帶真結、臍帶纏繞、臍帶扭轉、臍帶受壓及臍帶帆狀附著等[4]。本文報道病歷既有臍帶過長又繞頸3周,外加臍帶真結一枚,存在多個高危因素,機械性導致臍帶扭轉受壓,致使胎兒血循環(huán)不暢,引起胎兒缺氧,孕婦首先感到胎動較前減少,同時胎兒心電監(jiān)測NST評7分(因兩天前孕婦已查B超,恐住院時再做B超延誤治療,未再復查,所以本例超聲下臍血管栓塞圖像未能獲得)。故入院后果斷急癥剖宮產,避免了胎死宮內的發(fā)生。術后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將臍帶送病理,不失為診斷臍血管栓塞的重要手段。本文產前超聲與手術所見及病理結果三者完全契合。為臨床及超聲醫(yī)師對防范臍帶異常所造成的危害提供了完整的思路,亦為發(fā)現(xiàn)更多的臍血管閉塞提供了診斷依據。
臍繞頸3周合并真結致臍動脈閉塞臨床報道非常少見。回顧分析總結:產科醫(yī)師要重視臍帶異常給胎兒帶來的危害,養(yǎng)成與超聲科醫(yī)師溝通、交流、相互反饋的好習慣,認真閱讀超聲報告對產前篩查出的臍帶纏繞、螺旋過多、臍帶扭曲成團等高危孕婦要追蹤觀察,加強管理;注意詢問胎動情況,嚴密監(jiān)測胎心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胎兒宮內缺氧征兆,及時收住院,把握時機行剖宮產術,對規(guī)避胎死宮內降低圍產兒并發(fā)癥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婦產科學/謝幸,孔北華,段濤主編.-9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第160-161頁.
[2] 微信《臍帶繞頸胎兒全揭秘!》廣州堯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5-12-20.
[3] 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李勝利,羅國陽主編.-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6第879頁、883-884頁.
[4] 楊 慧,高 鷹.臍血管栓塞1例[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6):476.
作者簡介:張立新(1963-)女,漢族,河北鹽山縣人,本科,婦產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臨床
作者簡介:趙雅欣(1986-),女,漢族,河北鹽山人,本科,醫(yī)務科副科長/藥師,研究方向:醫(yī)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