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英 張婷
摘? ? 要: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高校院(系)黨組織的“中場線”作用核心是:立足基層單位實際,結合人才管理和育人工作,切實長效地發(fā)揮承上啟下的作用,推進立德樹人;在具體實現(xiàn)路徑方面,應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院系最大多數(shù)師生為對象,發(fā)動全員參與保障人才隊伍作風,以多種手段實現(xiàn)黨員群眾的動態(tài)意見收集和信息反饋,不斷推進各種針對現(xiàn)實問題的細化工作方案落地,最終實現(xiàn)院(系)黨組織“中場線”的持續(xù)有力運轉。
關鍵詞: 全面從嚴治黨? ? 高校院(系)黨組織? ? “中場線”作用? ? 路徑優(yōu)化
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講話中首提“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活展現(xiàn)新氣象,為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zhàn)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高等院校立足于為國家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任務,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使命,同時,高校又是各類高級知識分子和人才薈萃之地,各種思想、觀點的交流、碰撞甚至人才隊伍作風乃至意識形態(tài)建設方面的攻堅克難工作在所難免。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高校黨委依據國家戰(zhàn)略和本校發(fā)展藍圖,全面部署和領導全校黨的建設工作;而院(系)黨組織則扮演了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因此,強調并實現(xiàn)院(系)黨組織的“中場線”作用,關系到黨對高等教育事業(yè)提出的要求任務能否落到實處、能否持續(xù)推進、能否獲得擁護。
一、高校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的內涵解析
和以往對院(系)黨組織職能的具體描述不同,“中場線”這一定位帶有豐富的隱喻特征,可以從不同視角切入,衍生出多重的內涵解析。“中場”的概念,本身暗示著同時存在與之相對而言的“前場”或“后場”——意味著要從“前”“中”“后”的職能分工視角對院(系)黨組織的作用進行準確定位。正如在比賽場上的中場線肩負居中調度的重任,院(系)黨組織的“中場線”負責聯(lián)系前鋒(學校黨委)與后衛(wèi)(黨支部),對于整個球場至關重要。
如其名稱所隱喻的,“中場線”理應在高校黨組織框架中扮演關鍵的組織、協(xié)調、聯(lián)絡、溝通、保障等決定黨組織活力和事業(yè)推進效力的角色,有必要從這些具體的工作領域層面細化解析“中場線”的內涵。
(一)從職能作用角度定位“中場線”。
高校院(系)黨組織的“中場線”作用,首先要在高校黨組織的整體層級框架下得到定位。換言之,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基層黨組織(支部)這三個層級構成了當前高等院校黨組織的典型結構。其中,院(系)黨組織本身就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中間層級——這一層級擔負的一些關鍵“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職能,構成了“中場線”作用的基本坐標。
從“自上而下”的角度看,院(系)黨組織需要做到承接上級(校)黨委的統(tǒng)一部署,并根據本單位實際產生細化落實方案。例如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過程中,院(系)黨委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產生針對性方案,綜合優(yōu)化采用不同形式和內容的主題討論、優(yōu)秀事跡學習等,以達到最佳效果。
從“自下而上”的角度看,院(系)黨組織需要做到立足本單位實際特點,廣泛關注基層黨員群眾的訴求、需要和思想動態(tài)等信息,在歸納總結基礎上持續(xù)地為上級黨委提供反饋和決策參考。例如院(系)黨委通過專題調研、談心談話等方式,充分與黨員群眾交流思想,實時把握師生對院系乃至學校工作的期望和訴求,整合來自基層的信息,為校級層面黨委的工作提供咨詢和參考。
(二)從使命職責角度詮釋“中場線”。
作為高校黨組織的關鍵層級,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的內涵詮釋,必須回歸黨對于高等院校乃至整個高等教育事業(yè)所提出的根本要求,結合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高校黨建的主要著力點。簡言之,從使命職責的角度,不斷尋找和定位立德樹人職責與全面從嚴治黨使命之間的結合點與交叉點,是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的根本依歸。
從立德樹人方面看,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明確了教育的首要問題、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具體到講話中與高等教育相關的部分內容,首先是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克服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其次,講話強調教育改革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此外,要求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培養(yǎng)奮斗精神上下功夫;在提高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從全面從嚴治黨的實施方略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在其重要講話中,高校黨組織工作使命起碼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第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提高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
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和立德樹人中心工作前提下,院(系)黨組織“中場線”的核心使命和主要職責,就是圍繞“育人才”“用人才”展開——前者側重于解決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專業(yè)素養(yǎng),而后者則側重于同時抓師資隊伍的業(yè)務能力建設和師德作風建設。
二、高校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實現(xiàn)的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學習立德樹人楷模,全員討論參與,持續(xù)推動人才隊伍作風建設。
以某高校A學院黨組織(黨委)工作為例。該學院教師黨員比例達60%以上,其中80%具有海外留學背景,70%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在推進人才隊伍的作風建設過程中,該院黨組織(黨委)積極發(fā)揮“中場線”作用,通過抓住“關鍵少數(shù)”,激發(fā)教師黨員這個“重點半數(shù)”,帶動全體教師這個“最大多數(shù)”,切實提高認識、凝聚共識,真正做到作風建設“有心動、有行動、有觸動、有響動”。
在具體舉措方面,該院黨組織(黨委)以開展“支部微課”為抓手,圍繞名家大師、海歸黨員、凡人善舉等案例,進行為人、為學、為師大討論。全院12個教工黨支部179名黨員參與討論,總結形成了8萬多字的“支部微課”講稿和720分鐘的視頻資料。其中,一些黨支部分別學習緬懷了數(shù)位一級教授,學習他們做一個“大寫的人”,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也有黨支部組織學習了寓德育于智育之中的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的先進事跡,邀請中國資深教授講述42年從教經歷等,以榜樣的力量激勵教工自身工作;還有的黨支部則探討了如何傳承愛生如子的師道精神,以及從學科積淀和國際前沿出發(fā),討論導師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引領學生;機關黨支部則著重探討如何提升機關服務能級,使作風建設成為促進完成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并以工作成效檢驗作風建設的切實成果。
在該案例中,圍繞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有關立德樹人使命的隊伍作風建設),院黨組織(黨委)積極組織全體黨員參與主題討論,并邀請黨外教師一同參加;通過廣泛參與、深入組織,真正實現(xiàn)以教師黨員這個重點半數(shù)帶動全體教師這個最大多數(shù),著力營造人人有榜樣、處處有典型、個個創(chuàng)先進的良好氛圍,打造高校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實現(xiàn)的正面典型。
(二)堅持師生發(fā)展中心,實現(xiàn)多措并舉,扎實做好意見收集信息反饋。
以某高校B學院黨組織(黨委)工作為例。該學院黨委切實貫徹“以師生發(fā)展為中心”理念,多措并舉,因人、因時而異地用好用實了談心談話、座談研討、調查研究等綜合化、多樣化的手段,較好地履行了對院系黨員群眾的意見收集和信息反饋職能,用實際工作展示了“中場線”作用。
這些綜合舉措包括:(1)連續(xù)多年實行“假如我是書記或院長”院務會議特邀交流制。每月特邀2位教職工在學院院務會議上做“假如我是書記或院長”交流發(fā)言,為學院各方面工作建言獻策。(2)年末舉行全體教職工座談會4場,包括骨干教師座談會、中青年教師座談會、管理及實驗技術隊伍座談會及統(tǒng)戰(zhàn)工作座談會等,廣泛聽取意見,集思廣益。(3)實行“黨委委員和黨支部聯(lián)系制”,每位黨委委員定期參加聯(lián)系支部的黨員活動,定期聯(lián)系支部教授黨課,定期與支部教職工談心談話,充分交流思想、交換意見。(4)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突出問題導向,緊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契機,于2019年9—12月期間,組織開展6次領導班子專題學習研討,召開6場師生專題座談會,開展3項專題調研及1項(共6次)學院黨委專項調研,回收本科生問卷454份、研究生問卷390份。
由該學院黨組織(黨委)組織的上述意見收集和信息反饋工作,突出體現(xiàn)了調查研究作為我們黨的傳家寶的特色。根據調研結果,該學院黨組織(黨委)突出抓好中央專項巡視和校黨委對二級黨組織歷次巡察發(fā)現(xiàn)的共性問題的整改,重點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學校黨委決策部署、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意識形態(tài)工作、干部隊伍擔當作為等五個方面進行排查梳理,著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中央專項巡視和校內巡察發(fā)現(xiàn)的共性問題的整改,下決心抓好巡視巡察“后半篇文章”,把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到實處。
三、高校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實現(xiàn)路徑優(yōu)化的對策及建議
依據對高校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內涵的理論剖析,結合部分院系黨組織在實際工作中發(fā)揮“中場線”作用的實際路徑和表現(xiàn),我們總結出以下幾條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意見和建議,擬為高校院(系)黨組織優(yōu)化實現(xiàn)自身“中場線”作用提供參考。
(一)梳理規(guī)章制度,打造院(系)黨組織工作的基本面和主戰(zhàn)場。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從嚴治黨背景下,院(系)黨組織工作的基本面必須依賴完善的制度建設;系統(tǒng)梳理院系規(guī)章制度,從制度上明確黨組織如何實現(xiàn)“黨管人才”“黨管教育”“黨要管黨”,是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得以發(fā)揮的壓艙石。
院(系)黨組織要在人才工作、黨員學習、師生思政、開展調研等多個領域中,建立并健全制度體系,做到依規(guī)引領。例如,某高校C學院在“黨管人才”的基本原則下,從制度層面著力完善“引才用才”工作架構,深挖專家學者舉薦推選作用,確保引才過程的科學評價和決策水平。在學院黨組織(黨委)領導下,學院成立人才工作小組,切實把好人才引進第一關;成立引進人才特別基金,扎實保障引進人才資源配置;設立“伯樂獎”,表彰為學院人才工作做出特別貢獻的教職工。該學院黨委從全局高度推進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引領廣大教職工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fā)現(xiàn)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
(二)帶動最大多數(shù),擴展院(系)黨組織工作的影響面和輻射力。
高校院(系)的主體是廣大師生,其中包括作為立德樹人對象的青年學生,也包括直接參與立德樹人工作的教學科研隊伍,以及提供服務保障的行政和輔助人員隊伍。院(系)黨組織工作如何能充分影響和帶動最大多數(shù)的師生群體(包括黨員和群眾),決定了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的輻射力度。
例如,在某高校D學院,院黨組織(黨委)就以最大多數(shù)的師生為引領對象,以拍攝師德師風微視頻為契機,尋訪身邊“可學可見”的好老師,發(fā)揮了有效而深遠的榜樣引領作用。其中一段視頻被“央視新聞”微博轉載,瀏覽量逾425萬人次,點贊量近3萬?!督夥湃請蟆愤€為相關老師進行了專題報道。院黨組織(黨委)有效利用微信平臺,擴大影響面和輻射力,在第一時間轉載推送《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對學院院士黨員的專訪,在廣大師生間有效樹起了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理想信念。
(三)細化方案落地,展現(xiàn)院(系)黨組織工作的針對性和執(zhí)行力。
全面從嚴治黨,最終是為了提升黨組織的工作效能,在黨的領導下做好各項實際工作。對高校院(系)黨組織而言,在明確規(guī)章、找準對象之后,最終必須在領導的各項工作領域中,促進可操作、可檢核、可改進的細化工作方案落地落實,向黨員群眾真切展現(xiàn)黨委工作的針對性和執(zhí)行力,這也是院(系)黨組織“中場線”作用得以持續(xù)貫徹的長效機制。
例如,某高校E學院黨組織(黨委)以校黨委對學院開展的校內巡察為契機,第一時間成立學院巡察整改工作領導組和工作小組,并多次召開學院黨委會、黨政聯(lián)席會、巡察整改專題班子民主生活會等會議,研究部署巡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工作。2019年9月—11月期間,在該學院黨組織(黨委)的領導下,該學院切實完成整改任務合計五大類43項。該院黨組織(黨委)在細化工作方案方面做的系列努力,有效推動巡察整改工作落實落細落地。某高校F學院黨組織(黨委)以查擺“問題清單”為抓手,做到找差距、補短板、提效率。在持續(xù)推進作風建設的過程中,學院黨組織(黨委)提出了一系列落地的細化方案,包括要求各系室結合本單位工作中的一些基礎性、根本性問題進行自檢自查,列出兩三項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需要改進的“問題清單”,并根據列出的問題拿出具體方案,逐一對癥解決。該學院黨組織(黨委)在細化工作方案方面的努力,使問題查擺工作落到實處,為改進作風打牢思想根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08/c_1112740663.htm.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EB/OL].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
[3]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8/0911/c117092-30284991. html.
[4]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8.11.
[5劉雯瑋,等.高校院(系)基層黨組織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路徑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4.
[6]李利冬,等.充分發(fā)揮學會黨建的政治引領作用[J].學會,2019(2):47-51.
[7]徐作明.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民辦高校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