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發(fā)智
【摘要】語文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階段語文學科的教學重點,是對學生展開啟蒙教育的關(guān)鍵,該階段的小學生擁有形象思維,對抽象化的漢字難以理解,無法掌握。基于此,本文以識字教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認寫分開教學原則的把握,分別從認寫分開、創(chuàng)設(shè)情境、方法指導等方面闡述低年級語文認寫分開識字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低年級 ?認寫分開 ?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3-0085-02
引言
小學生學習語文時需要從漢字的學習入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字意義重大,只有掌握漢字知識,學生才能夠進行語文學習,為今后的寫作和閱讀奠定基礎(chǔ)。當學生擁有一定的漢字儲備后,才能跟隨教師進行課外學習拓展,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策略,采用認寫分開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漢字,提高學習效率。
1.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能識字、會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并有助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當前,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比較關(guān)注小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隨著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這對學生識字、寫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要不斷優(yōu)化語文識字教學。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到小學生的識字興趣,還影響到小學生的識字效率。筆者分析當前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
1.1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很多教師對學生語文基礎(chǔ)知識過于重視,卻忽視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沒有詢問學生在識字中是否遇到問題。長此以往學生識字效率下降,甚至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部分教師局限于教材中,對教材范圍之外的漢字很少講解,導致學生的漢字積累量有限,不利于后期語文學習。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師講解,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僅重視學生的識字數(shù)量和識字速度,忽視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識字主動性,久而久之,識字教學的效率越來越低。單純的識字教學,影響到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加上識字教學中,教師僅僅以會寫作為教學目標,這使得學生覺得識字教學比較枯燥無味。
1.2教材方面存在的問題
低年級小學生需要掌握1600個漢字,且能夠熟悉至少800個漢字。但該年齡層次的學生活潑貪玩,在識字時難以集中精神,如果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漢字積累量將難以提升。
1.3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語文識字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落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從相關(guān)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中了解到,在識字教學中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這些識字方法的使用頻率較高。從這一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雖然引導著學生識字,但是在識字過程中并沒有學生自己的思維,整個識字過程中,學生都沒有自主思考、獨立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1.4教學流程存在的問題
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所用到的方法幾乎都是費時低效的。具體來講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教學活動開始,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接著利用多媒體將本節(jié)課要學的生字都一一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并讓學生一邊拼讀拼音,一邊認讀生字。第二步,教師點名某個學生,讓其讀老師所指出的生字,如果其讀錯了,教師對讀錯的字進行正音,并帶領(lǐng)全班學生將所有的生字通讀一遍。第三步,去掉生字上的拼音,再讓學生認字,旨在檢驗學生的識字效果。第四步,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回憶他們記住了哪些生字,并闡明是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的。第五步,檢查每位學生的識字情況,并展開有針對性的復習。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始終沿用流程,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熟悉了教學流程,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1.5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觀念過于落后,很多學生缺乏對漢字的學習欲望,他們對識字感到單調(diào)乏味,總是帶著消極的情緒去學習,識字效果較差,無法主動思考問題[1]。久而久之,識字課堂的教學效率差,學生也沒有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
2.小學低年級語文認寫分開識字教學策略
小學生都有其固有的特點,教師要抓住這部分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識字,而不是始終沿用傳統(tǒng)、落后、單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始終體會不到識字的樂趣。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識字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2.1強調(diào)認寫分開,創(chuàng)設(shè)有趣的識字情境
人教版課程標準在語文漢字學習方面,對剛?cè)雽W的學生提出了以下要求,即認識漢字和學習漢字。要求1-2年級的學生多認字少寫字,把握識字要求,在本節(jié)課中認識的字放到其他語言環(huán)境中也要認識。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學生識字離不開圖像、聲音、語意和符號等因素,為了展開認寫分開的識字教學策略,教師在指導學生認字時應(yīng)刺激學生對生字的第一印象??梢圆捎靡韵聨追N記憶方法:(1)形象記憶法。該方法可以用在字形教學與字義教學,通過形象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比如在講解“竹”字時可以使用圖畫讓學生觀察這個字的象形特點,直觀了解字義。(2)歸納記憶法。漢字無論是音還是形都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學生掌握這一規(guī)律就能輕松學習漢字,比如帶有“曾”的字中,“贈”、“增”、“蹭”等字是平舌音;帶有“青”的字,例如“情”、“清”、“晴”等是后鼻音。(3)想象記憶法。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比如學習“飛”字時,可以想象鳥兒飛翔的樣子,學習“身”字時想象自己做體操,一邊伸手一邊踢腿[2]。
1-2年級的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他們對新奇的事物充滿了興趣,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shè)識字教學情境,優(yōu)化識字教學氛圍,使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把握漢字要義。比如在課文《比尾巴》中,學生們可以扮演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比如猴子、兔子或者松鼠,同時嘗試著使用生動而形象的語言描繪自己的尾巴,再去描繪其他人的尾巴。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鍛煉學生的識字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感到快樂。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出生活化的情境,比如“自選商場”。有的學生扮演消費者,有的學生扮演賣家,雙方經(jīng)歷物品選擇、付款購物的交流過程,每一樣商品上都標注著相應(yīng)的漢字,以便學生完成識字,在輕松的氛圍下認識這些物品,并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2.2重視識字教學方法指導,引入游戲方式
學生在識字方面存在差異性。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取針對性識字指導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識字教學原則,提高學生識字能力。課上教師可以先展示生字,試著讓學生講出自己認識哪個字,然后介紹自己的記憶方法。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碰碰車”的游戲,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靈活識字。比如課前教師讓學生準備好識字的小紙片,小紙片有各種偏旁部首,有聲旁也有形旁,游戲時一個學生展示形旁,另一個學生展示聲旁,從而組成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漢字。
2.3總結(jié)漢字規(guī)律,引用多媒體設(shè)備
漢字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象形漢字或者會意漢字有著獨特的構(gòu)成規(guī)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漢字,尋找漢字的規(guī)律。從造字角度來看,很多漢字都是形聲字,由表義的形旁與表音的聲旁構(gòu)成,教師應(yīng)為學生講解形聲規(guī)律,使學生觸類旁通。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一同猜字謎,比如教師說出“一口咬斷牛尾巴”時,學生就要立刻答出“告”字,教師說出“一點一點大”時,學生回答“頭”字,這樣的教學方式生動有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識字教學后,教師應(yīng)帶領(lǐng)學生一同總結(jié)漢字的規(guī)律,在掌握規(guī)律的同時,學生可以試著學習詞語,了解形聲字構(gòu)成規(guī)律,提高識字能力。
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對動態(tài)事物充滿了興趣,三維動畫可以吸引其目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展開識字教學,防止音形義脫節(jié)。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依靠多媒體的動畫演示形式向?qū)W生展示從古至今漢字的形體變化,讓學生認識到象形字的原理,也可以采用圖畫教學方式提高識字效果。由于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沒有過多的課文內(nèi)容,很多單元講授的是詩歌或者韻文,文字較少且標有拼音。為了讓文字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shè)備,通過屏幕呈現(xiàn)漢字。對于需要掌握的漢字,教師可以將屏幕中的漢字設(shè)置為不同的顏色,比如綠色的漢字是必須學會的,藍色的漢字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紅色的漢字是選學漢字。隨后學生試著認識這些顏色變換的漢字,并按照順序記憶。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采用Flash動畫的形式播放視頻,比如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課文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課文中涉及到的小動物的腳印,讓學生對腳印的形狀有所了解。熟讀課文后再去學習其中的漢字,接觸生活中的學習內(nèi)容,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全方位提高識字教學效果。
2.4密切聯(lián)系生活,提高識字效率
語文學科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連。語文已然成為學生認識生活的重要工具。為此,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不拘泥于課堂,創(chuàng)設(sh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在生活中引導學生認識生字。為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還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的現(xiàn)實需求,不斷拓寬學生的識字范圍,從單純的課堂文本教學轉(zhuǎn)變?yōu)樨S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此外,教師要充分利用起學校的教學資源,如:讓學生念出教室里的標語,又或者念出學校里的標語,這樣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的識字情況。老師把識字教學從課堂內(nèi)向課堂外延伸,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提高了學生知識的厚度、廣度和深度。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總結(jié)
總而言之,為了使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需要準確把握認寫分開的教學原則,發(fā)揮自身主導作用。通過強調(diào)認寫分開,創(chuàng)設(shè)有趣的識字情境,引導總結(jié)漢字規(guī)律,引用多媒體設(shè)備,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興斌,侯希霞.分層教學,高效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85.
[2]褚文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