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曾在《假如我重新做一個小孩》文章中闡述過一句發(fā)人深省的話:“我們要多玩!”陶行知先生的“玩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論也常常被運用在我們幼兒教育第一線。眾所周知,游戲,常常是玩的重要形式,是幼兒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因此,文章在幼兒園綠色戶外游戲中進行了一些實踐探索,做到美境、趣游、樂玩,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戶外游戲;美境;趣游;樂玩
筆者在省級課題“綠色教育理念下幼兒快樂體育游戲的創(chuàng)編與實施的實踐研究”中,通過構建“玩”的環(huán)境,引導幼兒積極與環(huán)境“對話”,讓游戲變得趣味盎然,幼兒在樂玩中不僅得到了技能、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而且在“趣玩、樂玩”中獲得了快樂的童年。
一、 悅納環(huán)境,情滲游戲
大自然是幼兒戶外游戲的天堂,在農村,自然資源是我們兒童唾手可得的東西。記得《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動,較大程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的需要……”為此,親近自然,創(chuàng)設一種大自然的貼近生活的游戲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愉悅幼兒的游戲情緒。為此,我們嘗試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時注重原生態(tài)、生活化,做到悅納環(huán)境,情滲游戲。
(一)接近自然,融于自然
在戶外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要注意生態(tài)性和趣味性,不僅要讓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要適宜幼兒的健康成長。例如筆者在戶外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巧妙地運用了豐富的鄉(xiāng)土資源,有用竹子、木頭為主要材料創(chuàng)設的竹木區(qū),幼兒在里面流連忘返;有因地制宜在國旗下堆成的小土坡,幼兒在上面沖鋒陷陣;有廢舊材料組成的繩網區(qū),讓幼兒充滿了表演的欲望;有在沙池里有木結構架起的高低不同的吊環(huán),讓幼兒在其中上躥下跳,這里也常常成為幼兒比賽的樂土。
(二)貼近生活,融于生活
只有貼近幼兒生活的、適合的、具有層次性的環(huán)境才能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讓幼兒在樂玩中獲得發(fā)展。比如說在輪胎區(qū)的游戲中,我們教師一開始投放了大量的汽車輪胎,沉重的輪胎對于小班來說比較重,大膽的幼兒上去擺弄了幾下就吃不消了,中班的幼兒則是玩了一個“滾輪胎”之后就沒有其他的玩法了,原因還是太沉重。為此,我們調整了投放的輪胎材質,加入了自行車輪胎和塑料的輪胎,輪胎的層次性和適應性帶給了幼兒不同的游戲感受,他們能選擇適合自己力量的輪胎,通過搭建、滾動、拋擲等方式把輪胎區(qū)的輪胎玩轉了起來
二、 珍視趣味,愛上游戲
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是兒童的生命。興趣是幼兒游戲的動力,為此,我們要珍視幼兒游戲的趣味性,讓幼兒真正愛上游戲。在戶外游戲的實踐中我們發(fā)現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來促進游戲的趣味性。
(一)適度挑戰(zhàn),激發(fā)興趣
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才能夠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幼兒越有興趣就越喜歡游戲,游戲關注度就越高!記得皮亞杰提出過“適度新穎”的教育觀點,即一個人不會對自己太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和東西產生興趣,因為前者是沒有吸引力,后者則與他的認知結構中沒有相聯系的關系。因此,我們要創(chuàng)設一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既新穎又要與幼兒已有的經驗有聯系,這樣才能讓與幼兒產生認知上的沖突和不協(xié)調,才能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例如在竹木區(qū)的游戲中,在兩棵樹中橫置了一根木條,以鍛煉幼兒的攀爬、平衡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幼兒自信、不怕困難的品質。在游戲活動中,中大班的幼兒具有在平衡板上行走的經驗,因此他們在木橋上嘗試了幾次后,有的幼兒已經能夠在上面進行獨立行走了,平衡、協(xié)調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小班的幼兒會在一定高度的木板上爬,因此他們在進行木橋游戲的時候大部分幼兒就采取了爬的運動技能,他們手腳并用地爬過木橋,有些幼兒則是在同伴的幫助下采取在輔助物(同伴的支撐)下站立行走過橋,不同階段的幼兒都對“過小橋”的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在最近發(fā)展區(qū)里得到技能的鞏固和能力的發(fā)展。
(二)層次有度,持久游戲
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我們需要幼兒不僅對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在游戲過程中要有始有終,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踐中我們嘗試從活動難度的層次性出發(fā)來提升幼兒游戲的持久性。例如在竹木區(qū)的活動中,幼兒都喜歡在竹床上爬來爬去,隨著玩的次數的增多,他們開始失去了興趣,這時,對于中大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旁邊增設了一些輔助材料,如梯子、繩子等,這時,有的幼兒就嘗試把繩子系在竹床上,開始攀登竹床的游戲;有的幼兒則把梯子架在竹床上開始了跳水的游戲,游戲的難度大大地加深了,幼兒對游戲興趣得到了很好的延續(xù)、升華。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我們教師從語言和材料兩方面來創(chuàng)設游戲的層次性,教師在游戲評價時請幼兒觀看其他幼兒的游戲方式,讓幼兒來說說在竹床游戲中還可以怎么玩,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在下一次的游戲中幼兒的游戲花樣就多了。有的在竹床上玩起來蕩秋千的游戲,有的則將竹床當作一個山洞,鉆來鉆去,發(fā)展了鉆的能力。同時我們將適宜的材料放在幼兒的面前,請幼兒來說說怎么玩,然后進行現場的模擬,幼兒的游戲欲望再次點燃,再次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維持了幼兒游戲的持久性,幼兒的“鉆、爬、跳、平衡”等能力有了一個更全面的提升。
三、 賞玩活動,樂于游戲
記得陶行知先生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寫道:“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yǎng)得宜,方能發(fā)榮滋長,否則幼年受到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才。”同時,陶行知先生還認為“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常常被固定的迷信、成見、曲解、幻想層層裹頭布纏起來,我們要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先要把兒童的頭腦從那些世俗的東西中解放出來?!币虼耍覀冊谟螒蜻^程要賞識幼兒的各種玩的行為,讓幼兒自由探索、自由發(fā)展,樂在其中。為此,我們幼兒在戶外游戲的實踐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讓幼兒自己解決問題,自己組織游戲,欣賞幼兒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歡樂無限,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具有“生龍活虎的體魄、活活潑潑的心靈”的幼兒。
(一)認同差異,層次發(fā)展
世上沒有任何兩粒沙子是一樣的,也沒有任何兩粒相同的樹葉。這句話真是恰到好處地證明了我們每一位幼兒,我們所面對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千差萬別的。因此,在進行戶外游戲活動的時候,教師要以動態(tài)的觀點、發(fā)展的眼光觀察幼兒,隨時注重幼兒的發(fā)展變化,進一步了解幼兒,要重視幼兒的個體差異,客觀地看待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對分層的情況進行調整,滿足他們的上進心,便于他們能更好地發(fā)展,同時可以采取結對的游戲策略,這樣有利于發(fā)展較快的幼兒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帶動發(fā)展層次較弱的幼兒。例如在大型體能循環(huán)的游戲中,教師和幼兒一起搭建了各種高度的跳臺,用竹梯搭建了不同斜度的天梯,用木板搭建了滑滑梯、不同高度的小橋等等,在游戲中,教師發(fā)現,運動能力較弱的幼兒往往都選擇那些難度層次較低的運動,對那些難度層次較高的運動雖然渴望,但是沒有嘗試的勇氣。于是,教師采取了“小隊長”的游戲方式,讓運動能力較強的幼兒當小隊長和副隊長,帶領他們一組的幼兒進行鍛煉,可以幫助那些小隊員,在一周的最后一天進行競賽,看看哪一隊的小隊員能有較大的進步,進行獎勵。在這種游戲策略下,幼兒有了一個提升能力的緩沖期,難度逐漸提升,幼兒嘗試的機會變多了,他們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在不斷的鍛煉中,幼兒的鉆爬跳等運動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二)正面強化,快樂體驗
評價,是幼兒游戲經驗的總結與交流,對于幼兒運動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戶外游戲的實踐活動中筆者發(fā)現,正面強化的效果不僅有利于幼兒改善自己的行為,而且能讓幼兒心情愉悅,體驗到快樂的游戲經驗。例如在繩網區(qū)的游戲中,我們有一個蹦床的游戲,只能容納8個幼兒,常常受到幼兒的爭搶。在一次的游戲中發(fā)現幼兒在蹦床的時候有一個小女生摔倒了,但是其他的幼兒還是在那里蹦跳,這時在外面觀戰(zhàn)的一個男生爬上了蹦床來阻止這種行為,還與蹦跳的幼兒發(fā)生了肢體上的沖突,于是他們將這種情況報告給老師,說那位小男生破壞游戲規(guī)則,欺負他們。老師將這個游戲現象放在了游戲評價中,先請幼兒來評價,他們都說小男孩破壞游戲規(guī)則。但是老師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正面的表揚,表揚那位小男生見義勇為的精神,同時教育幼兒在游戲中要注意游戲的安全,以及如何來保護自己。這樣弱化負面效應,強化正面意義的游戲策略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表現心里,讓游戲的快樂情緒得到了很好的滿足。
隨著綠色戶外游戲的不斷推進,筆者在探索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實踐著、探索著,不斷將陶行知先生的“玩中學,學中做”教育思想運用到實踐中,力圖讓幼兒在戶外游戲中能做到美境、趣玩、樂游,使其在運動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獲得一個快樂的童年!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1.
[4]余之閔.開放性戶外區(qū)域活動中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探索[J].幼兒教育研究,2018(4).
作者簡介:
李月英,江蘇省常熟市,常熟市海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