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課是一門既具有較強理論性、又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高校思政課必須強化實踐教學,使思政課教學由知識傳授、理論教育的過程深化為能力提升、價值認同和信仰堅定的過程,從而達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也只有這樣,高校思政課才能用起來、活起來,才能真正使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文章通過探索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分析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狀,提出關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策略和建議,從而推動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
關鍵詞:理論性;實踐性;能力提升;價值認同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以來,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全校師生中掀起全面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十九大報告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立足新時代,把握新思想,開展新實踐,培養(yǎng)“德法兼修”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堅持不懈地追求成為具有鮮明特色、多科融合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
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歷來重視堅持理論講授與實踐相結合,重視拓展第二課堂,注重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理論結合實際,讓學生真正做到“內化于形,外化于心”,實現在校大學生的知行合一。
在我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中,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最具有代表性。我校自2016年開始,在每年大一新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同時,融入“西城正能量-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大賽。活動在每年十月上旬啟動,各班學生自由組合,以小組(每組5-6人)為單位完成主題確定、視頻拍攝和后期制作,為期一個月。作品收齊后,由思修課程組教師對所有作品進行評選,評定出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并在每年12月中下旬舉行的表彰大會上,給獲獎作品頒發(fā)榮譽證書和獎金。
微電影拍攝的主題主要圍繞“西城正能量”即教材第四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或“我心中的思政課”以思政課教學內容為主線,用作品表達出學生對思政課的認知和感受。學生在兩個主題中任意選擇一個進行。
從此項活動開展四年的情況來看,效果很好。學生不僅改變了對思政課的傳統(tǒng)、死板的印象,更讓學生從課堂上的聽眾轉變?yōu)槲㈦娪暗呐臄z者、表演者、制作者……并且將思政課堂上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運用到實踐上、將思政課堂上的收獲、感悟及思考融入到作品的表達中。既展示了新時代在校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同時也讓學生有了參與感,積極性很高,有效地增強了學習思政課的興趣,理論學習和實踐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
學生在完成微電影的拍攝之后,還需要撰寫一篇相關的社會實踐報告,包括此次拍攝微電影的主題、背景、實踐目的、調查報告等內容。在計入實踐成績的同時,也學到了一篇規(guī)范的社會實踐報告應該怎么撰寫,因此也提高了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另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了解社會,也使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做到外化于行內化于心,充分發(fā)揮教育的重要作用,真正實現理論聯系實際、促使在校大學生真正實現知行合一。
通過“西城正能量”微電影大賽活動的實施,既讓學生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調查結合起來,同時也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社會時政熱點,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政治素養(yǎng)、堅定政治立場。
做好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討論主題設計時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緊緊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及學生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
做好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一是堅持實踐教學和專業(yè)結合。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要靈活采取不同的實踐教學內容、載體和形式[1],而不是本???、文理工科全部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二是堅持實踐教學和課程相結合。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容必須和不同的課程理論教學內容相結合。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可以與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訪社會主義新農村等相結合。每門課程都有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方面。三是堅持實踐教學和現實結合。思政課實踐教學必須高度關注社會現實、社會熱點和時代脈搏。只有關注才能引發(fā)思考,從而教育和引導在校大學生學會明辨是非、理性分析問題,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四是堅持實踐教學和學生結合。思政課實踐教學既要注重理論指導、思想引領,也要注重貼近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實際,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使大學生在參與中親身體驗、主動探究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實際情境”中分辨是非,堅持理想信念,自覺砥礪品性,不斷完善自我。[2]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報.《實踐教學讓高校思政課活起來火起來》http://www.wenming.cn/wmxy/yw_01/201811/t20181122_ 4905844.shtml
[2]龍源期刊網.楊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目標實現方式及其問題分析》https://wenku.baidu.com/view/1d69b2a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a.html
作者簡介:謝江(1984.5)四川省平武縣人,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教師,講師,學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