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
摘 要:生物是初中階段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學生了解更多生活常識、形成愛護自然環(huán)境良好習慣的重要學科。但因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并不高,因而生物教學效果也不佳。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出現(xiàn)了多種有效解決生物教學現(xiàn)狀的新型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其中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又能促進師生交流和認識,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诖?,本文將簡單談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期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生物;應用探討
一、 引言
傳統(tǒng)模式下的初中生物教學以教師為主體,雖然教師講得多且細,但因學生只能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師生間缺少溝通,因而學生學習效率并不高。小組合作學習法是新課改進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是對傳統(tǒng)被動灌輸式教學法的有力改革,是推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運用此法,能夠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從而大大提高學習質量。
二、 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世界多個國家都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理論和方針。因其在教學中成效顯著,因而獲譽近幾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簡單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發(fā)揮群體功能,以提高個體學習動力和能力,進而高效完成特定教學任務的教學手段,它有效改變了教師壟斷課堂信息源而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讓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完全體現(xiàn),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培養(yǎng)其自主性和獨立性,進而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三、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將班級學生按照一定的分組標準進行合理劃分,設置明確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可有效削弱學生在課堂上膽怯、不敢發(fā)言的負面心理,緩解其心理壓力。同時,還能促使學困生踴躍參與討論,見賢思齊,找出自己的問題,發(fā)現(xiàn)別人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真正實現(xiàn)將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提升其學習興趣。此外,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帶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所以能夠有效突出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二)構建和諧課堂氛圍
課堂是生物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生物知識的重要途徑,因而構建和諧課堂氛圍于學生高效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構建和諧氛圍則就需要師生互相溝通與交流,如此才能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學生完全參與到課堂中。傳統(tǒng)生物課堂中,教師過于注重知識的全面性,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同時也未重視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嚴重影響了生物教學質量。但在教學中引進小組合作學習法,則可有效改善這一現(xiàn)象。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時,也會積極和學生交流,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思想,在此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心靈距離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拉近,繼而形成和諧、穩(wěn)定的師生關系。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諸多新型教學方式中,小組合作學習無疑是最為高效的。這種教學方式可有效避免傳統(tǒng)課堂“一刀切”的弊端,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如在一個討論小組中,有些學生需要擔任組長,發(fā)揮管理和組織才能;有些學生需擔任發(fā)言人,發(fā)揮表達交流才能……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的特長都能得到展現(xiàn)和培養(yǎng),從而向著全面發(fā)展的方向前進。
四、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一)科學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若想要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則必須先科學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學習小組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其關系著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和整個學習小組的氛圍,因而生物教師要高度重視。在分組時,教師首先需從小組討論的便利性出發(fā),比如一些問題的討論需要的時間短、便利性強,教師可設置臨時小組,而對于一些有難度且討論時間長的問題,教師可設置固定組。臨時小組的劃分教師不需要考慮太多,如前后桌或同桌即可。但對于固定組的劃分,教師需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學生興趣愛好、學習水平及性格特點等,努力讓學習小組內(nèi)的成員搭配合理化,實現(xiàn)互幫互助的作用,以此提高其討論效率。
(二)確定適宜的討論主題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并不是初中生物中的所有內(nèi)容都適合通過這種方式呈現(xiàn),讓學生掌握。比如一些簡單的生物知識或概念,學生自己閱讀就可理解,此時就無須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組織學生討論掌握,這樣不僅浪費時間,且還會助長某些學生的惰性。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需確定適宜的討論主題,比如選擇一些具有討論深度的主題,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自主探索,以此培養(yǎng)其探索意識,拓展其學習空間。
(三)給予有效的指導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法一再強調(diào)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改變教師獨唱的沉悶課堂現(xiàn)狀,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師。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小組談論過程中不需要教師的參與,相反教師的任務更艱巨、作用更突出了。作為教師,既要對每個小組的討論進程有了解,同時還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討論遇到的難題,給予其有效的指導,確保小組討論能夠有序進行。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發(fā)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及時處理和解決每個學習小組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討論過程。
(四)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影響最終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因此,在初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以結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觀念,遵循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原則,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全面且綜合的評價。比如對學生的評價,可從其參與討論的態(tài)度、積極性及在小組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討論結果等方面進行,以此讓學生深刻認識自己。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是現(xiàn)代化人才的必備能力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法的運用,并從科學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確定適宜的討論主題、給予有效指導及制定合理評價標準等四個方面有效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從而提高生物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晶.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J].科教導刊,2015(11).
[2]徐麗華.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J].好家長,2017(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