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相國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線上授課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與此同時產(chǎn)生的還有“彈幕”。在目前有關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的調查中顯示,在教學中加入“彈幕”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地打破當前課堂的壓抑氣氛,將學生們的積極性在最大程度上調動起來?!皬椖弧钡某霈F(xiàn)很好地彌補了當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缺點,能更好地輔助教學,得到更好的教學反響。
關鍵詞:“彈幕”應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解析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03-0099-02
“彈幕”應用于英語翻譯教學,在教學范疇內(nèi)是一種改革,也是創(chuàng)新,最大程度的還原了真實課堂。這種方式對學生們有著足夠的吸引力,也是教師與學生們探尋新課堂的一種方式。應用于英語翻譯教學中,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翻譯教學,但是在具體應用中還有一些問題存在,下文就“彈幕”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1大學英語翻譯現(xiàn)狀的分析
翻譯在英語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然也是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常常因為在學?;蛘邔W生方面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一直處于游離的邊緣,當然也就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在解決這些問題前,首先要明確英語翻譯的界限。按照學習者的內(nèi)容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和專業(yè)英語翻譯教學兩個方面;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針對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專業(yè)英語翻譯教學則相反,針對的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與此同時,翻譯教學和教學翻譯又是兩個不同的類別,這兩者的區(qū)別最早是由加拿大的一位學者提出的,他認為前者的培養(yǎng)目的是相關人才,而教學內(nèi)容則主要是翻譯的理論與技巧;而后者的培養(yǎng)目標則是幫助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英語,是學習外語的一種手段。
而目前我國大學的英語翻譯教學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是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第二是在這門學科方面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教學方法,考核標準等等),第三是教材的編寫方面缺乏合理性,第四是在教學方面,師資力量并不雄厚。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仍然以教師為主體,而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的交流非常少,學生們之間更是如此,這也就無從保證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與此同時,在這種課堂中教學過程總是以教師或是教材為主體地位進行,學生們?nèi)鄙倭撕芏鄬嵺`與練習的機會,課堂氛圍也是枯燥乏味的。這種教學模式像是獨角戲,學生們無法參與,一方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不能起到提升學生英語翻譯水平的目的。上述所提到的這些正是造成現(xiàn)如今大學英語翻譯課堂沉默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無法參與,另一方面就是學生沒有參與的興趣。
2“彈幕”價值分析
2.1操作簡單
“彈幕”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操作非常方便簡單,在使用這個功能前,只需要下載固定的安裝包即可,下載后也是無需安裝的,使用時點擊該安裝包就能彈出相應房間的對話框。而在進入頁面以后,頁面也是一目了然的,功能也是非常簡便實用,這樣主要是方便教師與學生的使用。雖然軟件很小,也很不起眼,但是“彈幕”在大學英語翻譯的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這項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補充。
2.2評價方式人性化
學生們在利用軟件進入房間后,編輯的“彈幕”會以匿名的方式出現(xiàn)在屏幕的上方。因為在屏幕上只能看見評論的內(nèi)容,并不能看見評論的具體學生是誰,這也就保證了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在最近幾年的調查中顯示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因為害怕回答問題后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而不敢回答問題,這種匿名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消除這種顧慮,在最大程度上打破傳統(tǒng)的沉默課堂。
2.3互動性與即時性兼?zhèn)涞脑u論方式
即時性指的就是學生在此刻評論的內(nèi)容可以立即出現(xiàn)在屏幕上,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就是學生可以將自己所思所想立刻表達出來。而互動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隨機進行提問,學生們也能與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或者說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講的內(nèi)容當即進行提問;另一方面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在“彈幕”這個平臺進行交流,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經(jīng)驗。
2.4公平性
在這個軟件中,一個房間可以同時允許一萬人進行評論,這個數(shù)據(jù)很明顯能看出這個軟件足以讓大學生在課堂中利用“彈幕”進行交流。與此同時,教師在提問后學生可以進行回答,不需要點名,這也就保證了學生們之間的公平性。
3“彈幕”背景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方法
現(xiàn)如今的大學校園毫不夸張的說已經(jīng)是00后的天下,這些學生出生于互聯(lián)網(wǎng)全球化的時代,所以在思想上就必定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發(fā)生沖突,這也是“彈幕”得以應用的最大原因。這種方式最大程度上解放了學生們的思想包袱,也是非常符合當代大學生的興趣與價值觀的,在加上“彈幕”具有即時性、公平性、趣味性等諸多優(yōu)點,交流方面也是簡便快捷,這也就受到了教師們的喜愛。上述說的這些就是“彈幕”得以在英語翻譯教學中能夠長久應用的理論基礎。
3.1優(yōu)化課堂,強化學生翻譯的熱情
傳統(tǒng)課堂中的課堂沉默是最大的問題,而根據(jù)沉默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將沉默分為積極沉默與消極沉默。積極沉默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們雖然處于沉默狀態(tài),但是是一種積極的,通常出現(xiàn)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們積極思考教師的問題,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狀態(tài)中,這種沉默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進行一個更好的思考。相反,消極沉默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的,主要體現(xiàn)就是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愿意回答,或者是在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一部分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是處于一種旁觀者的狀態(tài)。這些都是課堂中最常見的沉默狀態(tài),是非常影響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當然也不利于學生們對于翻譯的學習。
形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種的,包括教師教學方法,課堂氛圍等等。如果學習氛圍不夠活躍,學生們難以投入,教師的教學方法乏味,學生們擔心因為回答錯誤而受到嘲笑等等?!皬椖弧钡募尤刖涂梢院芎玫亟鉀Q這一問題,首先,“彈幕”的匿名性可以很好地避免學生因為回答錯誤而受到嘲笑這一點,對于想要回答卻害怕錯誤的學生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其次,就是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打破傳統(tǒng)課堂中的課堂沉默,因為這種方式帶有更大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投身于學習之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2優(yōu)化翻譯教學,公平的開展翻譯教學方法
傳統(tǒng)課堂中的互動轉變成“彈幕”的方式來進行,不僅體現(xiàn)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課堂互動的重要性。但是因為大學翻譯科目是以一門公共課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上課的人數(shù)也就非常多,因此在傳統(tǒng)課堂中也就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教師在考察學生們對于理論知識與翻譯技巧時,只能點幾個學生進行考察,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沒有被關注到的。不僅是課堂規(guī)模的限制,課堂時間也是一個限制條件。很多學生可能有表達的欲望,卻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也就降低了?!皬椖弧钡膽谜梢愿淖冞@一點,因為它具有即時性,因此每個學生都能就當前的問題進行回答,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交流,給學生們提供充足的翻譯鍛煉機會。
3.3關注學生,優(yōu)化英語翻譯授課模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翻譯課堂中就更加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皬椖弧币驗楸旧淼募磿r性、公平性、互動性的優(yōu)勢,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課堂地位。學生們可以提前將自己的翻譯內(nèi)容打在“彈幕”中,這樣教師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生們的理解情況,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掌握情況進行具體的糾正,學生們也可以明確自己的錯誤點,教師也不必有點到具體學生而挫傷學生積極性的顧慮。翻譯因為學科的特點,答案方面并不能做到統(tǒng)一,學生們可以展示自己翻譯的版本,進行互動交流,教師也可以隨機進行點評,督促學生不斷進步。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在“彈幕”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流溝通,這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課堂。
4結語
目前,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教師單一的教學方法仍然是最大的障礙。但是“彈幕”的出現(xiàn)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上文也就“彈幕”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優(yōu)勢,其中包括即時性、趣味性、公平性等,一些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也簡要地提到了,而教師在應用中也要不斷地發(fā)現(xiàn)“彈幕”教學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及時解決,以期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保證“彈幕”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深入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聰,常昕,陳穎.淺析“彈幕”對大眾傳播模式的革新與影響[J].東南傳播,2014(12):12-14.
[2]孟祥磊,種蘭祥,張艷敏.彈幕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6):48-51+55.
[3]陳小格,李玉斌.媒介融合視域下彈幕在課堂使用的設計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7(12):63-65.
[4]宋德云,何玲.“彈幕”應用于大學英語過程寫作教學的探索[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8,37(1):23-27.
[5]蔡寧,劉曉冰,王欣,等.彈幕在大學英語微課教學中的應用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23):58-59.
(編輯: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