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欣 劉捷 馬麗
【摘要】無機化學是大學化學專業(yè)學生的第一門主干課程,在大學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地位。為了改善學生對于無機化學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本研究嘗試進行了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通過一些嘗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些嘗試有助于無機化學在線課程和新的無機化學教學模式的建立,并可促進后續(xù)化學課程的教學和學習,對于新時期化學化工人才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無機化學? 教學改革? 考核方式?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99-01
無機化學是化學的基礎學科,是化學專業(yè)學生的入門必修課,也是生物學、藥學、公共衛(wèi)生等科學專業(yè)的基礎課。無機化學的內容廣泛、概念性強,許多學生認為在高中的學習中已經對原子、分子和化合物的結構以及化學平衡等無機化學的內容進行了較為廣泛的了解,已經掌握了無機化學的主要內容,對大學中無機化學課程的難度水平毫無準備。從而在自認為簡單的無機化學的學習中考核成績不理想,甚至掛科。這種情況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機化學課程重修還會影響他們對后續(xù)化學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而這些額外的重修學生也會影響教師正常班級的教學。
如何提高無機化學的教學效果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在大學無機化學的教學中,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學生適應了高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大多自學能力較差;因不同地區(qū)高中教學條件和質量的不同,學生具備的化學基礎差異較大;因高中只重視理論成績,學生不重視實驗,運用理論分析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較差。這些都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無機化學的教學效果。而從高中化學到大學無機化學的轉變不僅僅對許多學生來說是一個問題,同時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讓大一化學專業(yè)的學生有充分的準備和信心開始無機化學的學習,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
明確教學計劃
學生只有對課程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開課前根據無機化學的知識結構特點和往屆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課程的教學執(zhí)行大綱。教學執(zhí)行大綱包含了多維度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確切的考核方式以及輔助教學資源等。在首次課上公布給學生后,要求學生依據教學執(zhí)行大綱,充分了解無機化學的學習目標和具體的教學安排,要進行課前預習,并抓住預習的側重點,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學習。而在課后要及時進行歸納和總結,提高自身分析問題、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學會學習。
改革教學方法
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龐雜分散,尤其是元素部分的各章節(jié)間缺乏系統(tǒng)性,且內容枯燥乏味,不便于學生的記憶與掌握。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學的關鍵就是要抓住規(guī)律,突出重點。例如,講解元素部分的知識時,可與元素性質的周期性和化學鍵理論聯系起來,用理論來闡明具體化合物的性質,即通過具體的事例將抽象晦澀的知識加以應用,增加課堂講授的生動性,便于學習理解;而在講解化合物結構時,利用多媒體將抽象難懂的結構以直觀形象的立體圖示表示出來,圖文并茂,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又增強了教學效果。
此外,除課堂講授外教學中還采用實驗演示和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提高學生總結與歸納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過渡元素鉻的化合物時,在講授中明確指出學習的重點以及指明學習的思路與方法,并通過“火山爆發(fā)”實驗視頻刺激學生的興趣;課后又通過思考題“怎么判斷鉻酸洗液失效”,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并讓學生聯系“不同介質中KMnO4和Na2SO3反應”的實驗現象,預習錳的化合物,總結錳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從而讓學生自己運用理論解釋有趣的實驗現象,自己進行知識點的總結與歸納;從而讓學生有了解無機化學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的興趣,為后續(xù)化學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豐富教學資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新時期人才的培養(yǎng)中,網絡教學已經是高校教學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因此,我們除了為學生提供了與教材相應的參考教材外,還提供了多種網絡學習資源,包括電子教案、課件和相應視頻等。這些資源用以確保學生的預習、彌補課堂的不足和進行知識拓展,增加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另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習交流微信群,在群里與學生及時溝通解惑,并用于發(fā)布教學活動通知。
改革考核方式
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以往考試主要就是期末考試,使得學生只重視書面知識的學習,忽略了綜合能力的提高,并助長了學生考前突擊學習的行為。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化學專業(yè)的無機化學課程的考核方式為課后練習、單元測試、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相結合,既有開卷考試又有閉卷考試的方式。通過這些考核方式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進行全面考查,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通過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的這些教學改革嘗試,我們轉變了教育觀念,豐富了教學方法,加強了師生溝通,形成了學生樂于發(fā)言的良好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使用,并對今后化學的教學和學習有促進作用。 這些嘗試也適應了現代化學學科的教學發(fā)展趨勢,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有助于我校無機化學在線課程的建設和新的無機化學教學模式的建立。但我們在處理教學改革和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建立完善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依然存在許多問題與困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可以進一步提高完善。
參考文獻:
[1]呂仁江,于海霞,馬玲,白麗明,陳世界. 探索提高無機元素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J].化工時刊,2015(11):51-53.
[2]李曉湘,周秀林.基礎化學教學質量提高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9):170-171.
[3]馬紀偉,劉玉,李樂萍.藥學專業(yè)《無機化學》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嘗試[J].江西化工,2019(1):174-175.
[4]楊正亮,楊淑英,張院民,楊亞提.“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8(1):73-75.
[5]高敬群,吳瓊,王君,楊奇.提高無機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幾點嘗試[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77-278.
[6]郭秀芝,閆剛.提高《無機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2(6): 32-34.
作者簡介:
趙東欣(1974-),女,鄭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