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南通 226001)
人類的面部、頸部暴露于其他人的視野中,因此對這些部位的美觀性要求很高。 然而生活中總是會出現(xiàn)意外,如燒傷[1]。 大多數燒傷患者會在手術后出現(xiàn)瘢痕增生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美觀度,特別是頸部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會進入瘢痕增生期,瘢痕在增生期內,燒傷區(qū)域內的皮膚組織會出現(xiàn)增生,皮膚組織厚度增加,質地較硬,顏色也不同正常皮膚顏色,呈鮮紅色,同時伴有疼痛感、瘙癢感、緊繃感,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 為了降低瘢痕增生期對皮膚組織的影響,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必須通過相應的治療及護理來改善,文章以2015 年12 月—2019 年12 月為研究段, 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50 例頸部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在術后出現(xiàn)瘢痕,對該次實驗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對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和溝通障礙的患者給予排除;排除不符合燒傷瘢痕增生的患者。 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25例。 對照組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齡范圍21~56歲,平均年齡(44.51±9.34)歲,其中電燒傷5 例,火燒傷6 例,熱液燙傷14 例。 其中輕度燒傷7 例,中度燒傷11 例,重度燒傷7 例。觀察組中男性14 例,女性11例,年齡范圍23~59 歲,平均年齡(44.84±9.65)歲,其中電燒傷4 例,火燒傷5 例,熱液燙傷16 例。 其中輕度燒傷6 例,中度燒傷13 例,重度燒傷6 例。 比較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方法進行護理,主要包含入院指導、健康教育、遵醫(yī)囑用藥等。 觀察組則采取綜合康復護理,具體方法[2]為:(1)心理護理。 燒傷患者多是因為火焰或熱液燙傷,患者雖然得到了及時的治療,但心理方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心理陰影面積很大,患者燒傷以后都知道傷處會存在瘢痕,也知道傷處會出現(xiàn)疼痛,因此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嚴重的不良情緒。 面對此種情況,醫(yī)護人員必須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以患者的家庭情況,收入、職業(yè)、年齡等情況為依據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計劃,開展心理護理時,護理人員必須對患者的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加以掌握, 從思想上幫助患者排出不必要的恐慌感,護理工作要耐心,要保持有效的交流、溝通,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護理人員需保持親切、和藹的服務態(tài)度,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性[3]。 (2)術前護理干預。 醫(yī)護人員需幫助患者用溫開水熱敷或浸泡皮膚,水溫控制在37℃~42℃之間,其主要目的在于清除患處皮膚內的污垢;為患者介紹術后瘢痕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如患者提出疑問必須采用溫和、輕柔的語氣給予解答,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逐漸消除患者壓抑、恐懼心理,增加治療依從性。 (3)術后護理。 手術進入病房后,醫(yī)護人員需幫助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以免造成局部充血而增加患者疼痛及腫脹感;對患者患處要及時換藥,仔細檢查傷口腫脹、滲血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立即告知主治醫(yī)生進行處理,同時要確?;颊咂^(qū)和植皮區(qū)敷料的清潔、干燥度。(4)瘢痕增生期護理。當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后,皮膚組織代謝速度會明顯增加,大量的皮屑脫落是最顯著的表現(xiàn),這些大量的皮屑、新生的皮膚都會提高毛囊感染的概率[4]。 因此在瘢痕增生期護理人員應該更加注重對燒傷創(chuàng)面的清潔工作,為了防止瘢痕增生過度,在護理中可使用組織修復類藥物,并做好燒傷創(chuàng)面區(qū)域的理療與按摩工作,通過適當的按摩加快患處血液循環(huán),減輕瘢痕位置的水腫癥狀。 使用修復類藥物能夠促進瘢痕位置皮膚組織中螺旋狀膠原纖維恢復癥狀,促進瘢痕的消失。 以此為基礎,配合理療還能促進瘢痕位置皮膚上毛細血管的擴張,進而達到改善皮膚組織新陳代謝的作用,提高皮膚組織對藥物的吸收效果。 按摩過程重要動作輕柔,減輕速度,如果患者皮膚出現(xiàn)破潰,則需停止按摩。 現(xiàn)階段對燒傷瘢痕增生期的治療主要使用的手段為壓力療法,這種治療方法通過彈力繃帶對燒傷創(chuàng)面區(qū)域施加壓力,在壓力的作用下使患處血流淤滯,降低組織氧分壓,這樣可使肌纖維出現(xiàn)退化,降低瘢痕位置的水腫癥狀。
瘢痕恢復情況:使用溫哥華瘢痕量表對患者瘢痕恢復情況進行評估,總分15 分,當評分低于5 分時視為輕度; 評分介于6~10 分的視為中度, 評分超過10分的視為重度。 使用健康狀況調查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數與生活質量成正比,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以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率表示,χ2檢驗; 當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瘢痕恢復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生活質量方面觀察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瘢痕恢復情況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對比[(±s),d]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對比[(±s),d]
組別住院時間[(images/BZ_10_222_2427_242_2471.png±s),d]護理滿意度[n(%)]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 值/χ2 值P 值10.25±1.51 6.12±1.31 10.329 0.000 17(68.2)23(92.0)4.550 0.034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結果[(±s),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結果[(±s),分]
組別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物質功能軀體功能 總分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 值P 值58.6±18.3 46.1±16.2 2.557 0.0137 58.4±13.3 42.4±12.9 4.317 0.000 54.8±12.4 43.9±12.3 3.120 0.0031 61.1±17.3 51.5±15.8 2.048 0.0459 70.3±15.6 60.6±14.4 2.284 0.0268
臨床上將人體受到傷害后,創(chuàng)面及傷口在愈合時出現(xiàn)的正常生理反應定義為瘢痕,以顏色不同于正常皮膚,色素沉著,形狀各不相同、質地堅硬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總會有意外發(fā)生,而意外事故造成的燒傷對人體皮膚的損傷極為嚴重,尤其是頸部燒傷, 雖然燒傷后患者都采取了積極的治療,但疤痕增生是必不可免的后遺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美觀度[5]。 護理作為是醫(yī)療的一部分,對治療患者的康復具有顯著的作用,積極采取有效的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因瘢痕增生而產生的負面情緒,使其放下心理負擔,從而促進生活質量及對護理滿意度的提高。 瘢痕的治療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情緒對治療效果會產生巨大影響,而在此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鼓勵患者要配合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治療效果[6]。 文中觀察組采取的綜合康復護理,從心理,術前,術后, 瘢痕增生期等多個方面對患者實施康復護理,有效控制了瘢痕增生, 使燒傷創(chuàng)面瘢痕痕跡不再明顯,提高了美觀度,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同時,患者對康復護理的依從性也得到顯著提高,醫(yī)護人員在護理期間對患者開展有效的健康宣教,使其堅信康復治療能夠起到治療作用。
該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取康復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經過護理,觀察組患者瘢痕狀況、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生活質量均得到顯著提高,且觀察組更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因此表明,對頸部燒傷術后瘢痕增生患者采取康復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