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瑤瑤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大教師深入貫徹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工作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拓展教學平臺,取得了積極成效。本文結合實際,從在線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實施和教學效果三個方面總結闡述了教學實踐經驗。
關鍵詞:新冠疫情;在線教學;高職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14-0210-02
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fā),學校教學普遍延期,為貫徹落實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工作要求,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廣大教師紛紛嘗試通過釘釘、QQ群視頻、超星學習通直播、雨課堂直播等方式開展在線教學并分享經驗。由于筆者所教授學生多數(shù)來自貴州山區(qū)縣城、鄉(xiāng)鎮(zhèn)、偏遠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落后,網速較慢,視頻教學直播會產生嚴重卡頓,經過開課前各項軟件測試,最終采用大多數(shù)同學測試效果較好的QQ群屏幕分享與學習通APP相結合的方式,精心準備教學內容,合理利用教學手段,開展高效優(yōu)質地網絡在線教學。
1教學內容與對接證書緊密銜接
居家教學期間,筆者在網上開展了《數(shù)據(jù)庫技術與應用》及《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網絡教學。數(shù)據(jù)庫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學習和掌握數(shù)據(jù)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利用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是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稊?shù)據(jù)庫技術與應用》重點介紹了MS Access2010關系型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的各項功能及其操作方法,該內容也是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中的一個科目——Access數(shù)據(jù)庫程序設計考試,因而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除了講解Access 2010數(shù)據(jù)庫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還為學生準備了各知識點對接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中的專項訓練,供學生鞏固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它是后續(xù)課程《數(shù)據(jù)通信技術與應用》、《移動通信原理與系統(tǒng)》《4G移動網絡優(yōu)化》等課程的先修課。該課程內容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絡技術及四級——網絡工程師證書的必考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講解教材上的知識,還將從考試題庫中選擇典型習題作為課后鞏固練習。
2教學實施過程
網絡課程教學中,由于各大高校紛紛開課,學習通、中國大學慕課網在高峰期都有服務器壓力過大的情況,導致教學不穩(wěn)定,因而選擇以QQ群屏幕分享作為主教學陣地,配合學習通的習題、討論以及微課視頻資源來豐富教學活動。
2.1課程資源準備
(1)視頻資源準備
將中國大學慕課網、學堂在線等適合上課班級學情及學習內容的相關視頻鏈接進行保存,并上傳到學習通相應章節(jié)作為學生預習及復習的視頻資源。針對《數(shù)據(jù)庫技術與應用》課程,除了在課堂上操作給學生看,還自行錄制操作視頻,上傳至學習通供學生鞏固提升。
(2)教學課件準備
將PPT優(yōu)化、完善,以各小節(jié)為單位上傳至學習通各章節(jié),并設置為任務點,限定翻頁時間,從而督促每位同學能夠認證看完課件,做好課前預習準備,課后能夠有效鞏固提高。
(3)教材準備
由于疫情期間特殊情況,學生未領到教材,筆者在學習通圖書資源庫中搜索到適合教學班級學生的教材,并以知識點為單位進行整理,打印成PDF文檔,上傳至學習通,設置為任務點,供同學們學習。除此之外,還搜索了多本參考教材上傳到學習通“資料”頁面,方便同學自己進行知識點拓展查閱。針對《數(shù)據(jù)庫技術與應用》課程,由于涉及實操的內容較多,因此將實操講義掃描為PDF版本,上傳至學習通實操章節(jié),供學生選擇使用。
(4)習題準備
結合課程特點,針對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在編輯5-8個作業(yè)檢測習題,習題類型包含但不僅限于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填空題,作為每堂課的學習檢測,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在課上開展大約5-8分鐘時間的知識檢測,不給學生課后增添過多負擔。
(5)章節(jié)測試
每個大章節(jié)教學結束后,設置章節(jié)測試題,學生根據(jù)隨機抽到的章節(jié)測試題進行章節(jié)知識檢測,有利于考查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趣味性。
(6)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準備
結合時事背景,挖掘思政元素,將課程章節(jié)知識點與新冠疫情聯(lián)系起來,例如:1)新冠病毒為什么是新型的?是因為將其與當前冠狀病毒數(shù)據(jù)庫中的病毒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的——因而讓學生了解為什么需要學習數(shù)據(jù)庫課程;2)在這個不一樣的春節(jié),我們如何了解國家最新疫情防控信息?如何了解醫(yī)護人員在一線辛苦“戰(zhàn)疫”的訊息?—很多信息是來自于網絡,那么計算機網絡是一張什么樣的網呢?利用上述例子導人課程,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強化了學生對本次疫情傳播途徑和防護知識的了解,增強了學生對黨和國家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對學好專業(yè)課為今后國家發(fā)展做貢獻的決心。
2.2在線課堂教學
在網絡課堂教學過程中,以45分鐘一堂課為例,按照以下6個步驟開展教學。
(1)通過手機QQ群提示學生按時在學習通簽到上課(2分鐘)。對于未簽到的同學,在QQ群及時了解情況,若因網絡不佳或服務器擁擠無法登錄,則做好登記,課后補簽。無故缺勤的同學按曠課處理。
(2)開啟QQ屏幕共享,將教師端電腦屏幕教學PPT共享給學生,通過提問或串講的方式進行知識回顧,結合已學知識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了解本節(jié)學習的目標和重難點,針對知識點布置任務,導人新課(6分鐘)。
(3)綜合運用講授法、討論法、問題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新課講授,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活躍在線課堂氛圍(24分鐘)。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照顧到多數(shù)同學能看到PPT,避開因網絡延遲帶來的問題,教師將重點、難點知識的PPT截圖發(fā)至QQ群,并在講解知識點時,將重要內容輸入在QQ群聊天窗口,方便同學觀看及記錄。根據(jù)課程進度,按照教師要求,學生可跟隨教師思路在QQ群聊天窗口打字進行討論或回答教師問題,亦可在老師允許的情況下開啟麥克風回答教師問題。通過QQ群聊天窗口討論的活躍程度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在提問時,還搭配使用了學習通的“選人”“搶答”“投票”等功能抽查學生回答問題,以此檢驗知識掌握情況,根據(jù)知識掌握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調整教學進度,并給回答正確的同學進行加分。若在教師點名時,同學未回答或手機QQ無反應(除網絡原因),則認為該同學沒有認真聽課,該節(jié)課考勤記錄為曠課。
(4)根據(jù)本節(jié)課知識點在學習通完成知識小測試,活學活用(8分鐘)。
(5)學生提問,教師指導(3分鐘)。
(6)課堂小結,布置課后作業(yè)(2分鐘)。
2.3課程評價
《數(shù)據(jù)庫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期末成績(100分)由期末考試成績40%、在線學習成績30%、實驗操作30%三個部分構成。在線學習成績作為平時學習成績,占總成績的30%,在線教學的實操作業(yè)作為實操30%中的一個部分進行評價。為了能夠給學生平時學習做一個綜合評價,本學期所授課程的在線學習成績按照以下各項權重進行綜合評定:(1)出勤率20%——學習通簽到按次數(shù)累計,每簽到一次加1分,簽到數(shù)達30次計為滿分;(2)課堂參與度10%——學習通課堂互動:參與投票、搶答、選人、討論、小組任務等課程活動可以獲得相應分數(shù),積分達到印分給予滿分;(3)觀看課程音視頻20%——課程視頻/音頻全部觀看完成得滿分,單個視頻/音頻分值平均分配,滿分100分;(4)課后作業(yè)25%——所有作業(yè)平均分;(5)課堂章節(jié)知識點測驗10%——只計算為任務點的章節(jié)測驗,取學生章節(jié)測驗平均分,未做測驗按“0”分計算;(6)學習通訪問次數(shù)5%——訪問次數(shù)達到200次為滿分;(7)討論5%--發(fā)表或回復一個討論得2分,獲得一個贊得1分,最高100分;(8)閱讀5%——資料模塊中專題閱讀總時長達60分鐘為滿分。
3網課教學效果
目前開展了為期6周的網絡教學,網絡教學效果基本符合預期,但也仍然存在問題,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通任務點完成度較高,但知識掌握得不夠深刻。大部分同學課前能夠自覺進入學習通預習,課后主動完成學習通任務點進行鞏固提高,遇到問題主動在QQ小窗口提問,學習較認真。針對知識掌握不夠深刻的問題,筆者在后續(xù)課程中反復提問鞏固,旨在加深知識印象,達到融會貫通的學習效果。
(2)學生在線上課互動性較面授課略顯不足。課堂上大部分同學積極參與QQ群窗口參與課堂互動,積極交流討論,認真完成學習通討論及其作業(yè)。但由于網絡教學存在網絡延遲,導致部分學生QQ屏幕分享會出現(xiàn)卡屏、聲音屏幕不同步等現(xiàn)象,且身邊沒有教材,不能及時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導致參與互動的積極性降低。其次,為了保障網絡教學的流暢性,教師未開啟攝像頭,學生無法直接看到教師,只能聽到聲音,看到PPT課件,導致課堂互動性、趣味性不如面授課程。教師通過加強互動,例如針對某個知識點,指定一個學生結合預習情況開麥“云對話”的方式提出問題,再指定另一名學生同樣以語音方式進行回答,營造虛擬課堂中真實存在感,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網絡課堂的真實性。
(3)學生在線上課學習狀態(tài)難易掌控。采用QQ分享屏幕上課時不能實時關注到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存在對學生的實時學習行為不可掌控的情況。小部分同學將QQ在線視頻開啟,并未認真聽課,而是將手機靜音,做自己的其他事情。即使教師采取了“點名無回應、不回答作為曠課處理”的措施,也只能對個別同學起到提醒作用,無法保證一堂課中關注到所有同學。因此,教師在每次學習通簽到打卡時,要求學生拍攝當前筆記本內容或電腦實操內容作為簽到要求,以了解學生學習態(tài)度,掌握學習進度,以便返回學校教學時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xù)教學。
(4)大部分同學沒有個人電腦無法進行實驗操作。授課班級多數(shù)同學居住在貴州鄉(xiāng)鎮(zhèn)、農村等偏遠山區(qū),大部分沒有個人電腦,小部分擁有個人電腦的同學中,也有個別同學家中無寬帶網絡。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實操軟件發(fā)送給有個人電腦的同學,該部分同學可跟隨教師進行理實一體化操作,而無個人電腦的部分同學僅能通過實操視頻熟悉操作流程,并將關鍵步驟記錄在筆記本上,未能親自動手實驗,因而課程體驗感不足。對于該情況,返校之后,教師會有針對性地開展實操基礎練習指導,并按照網課教學時期是否有電腦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搭配,以互幫互助發(fā)揮優(yōu)勢為原則,強化鞏固實操技能。
4小結
疫情防控形勢雖然開始好轉,但目前仍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階段,開學的時間還未明確,在線授課是目前“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階段性選擇,作為任課教師,唯有不斷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水平,精心準備教學內容,合理利用教學手段,把好思想關、質量關、效率關,才能在特殊時期保證教學的實效與學生學習的高效。
[通聯(lián)編輯:聞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