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巧玲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推行,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再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那樣一味的向小學生灌輸知識,更多的是要強調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定的互動,從而使教師及時的觀察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情境教學法是當下一種比較受青睞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诖耍疚膶⒔Y合實際教學經驗,從感受情境、走進情境、創(chuàng)造情境三個方面入手,簡要探討如何將情境教學法這一手段更好的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教學 ?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043-01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于枯燥無聊,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到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不愿意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通過情境的氛圍,提升自身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激發(fā)一定的求知欲。
一、利用插圖,感受情境
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課文中所帶的插圖,對其進行一定的講解,或是通過播放視頻等方式,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感受課文內容,并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
例如,教師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文時,由于學生身處和平年代,周圍生活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學生很難理解當時狼牙山的五壯士在跳崖時心中所想及其內心感受。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中所提供的插畫,讓學生結合文中的相應句子、語段,思考在當時狼牙山五壯士會是怎樣的一個心態(tài)和表情,使學生理解五壯士在順利完成掩護工作激動的心理及他們面對死亡的絕不屈服的情感[1];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五壯士英勇跳崖的視頻,讓學生親眼目睹五壯士跳崖的壯烈場面,學生會集中注意力的觀察教師所提供的視頻,沉浸在五壯士跳崖這一感人的場景中,這時候教師在配上一些音樂,營造出一種比較悲傷的氛圍,學生就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五壯士為了革命的勝利而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能夠體會到五壯士的內心所想。
通過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及一定的視頻來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情感,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各項感覺器官,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了課堂的學習中,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味說教的方式,顯得更加有趣和生動。
二、了解教材,走進情境
小學語文的教材大多是由著名的專家編寫,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他們的知識接受能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必須深入了解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教材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以便能讓學生在知識提高的同時,也能加深對于教材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授《長城》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中所描述的長城雄偉壯觀、高大堅固的基本特點,制作一些比較色彩豐富,且具有強烈震撼力的課件向學生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將蜿蜒的長城、嘉峪關、山海關等等景象向學生具體的展現,并將其修在戈壁上、草原上、崇山峻嶺這些地方的長城利用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現,同時再配以《長城長》這首歌作為輔助。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有效的融入情境,就仿佛自己親身來到了長城,感受到了課文中所描述的長城的壯闊,就能有效的加深學生對于祖國山河的認知,衍生出一股濃濃的自豪感。
教師必須明確的是: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有“形”,還要有“情”,利用形來激發(fā)學生的感官,并帶動“情”的出現,讓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課文的描述,還能體會到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設置疑問,創(chuàng)造情境
質疑能力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設置一些問題,利用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講解《稱象》這篇文章時,不必直接開始進行課文的講解,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播放一段又高又大的大象的視頻,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大象的龐大,對大象的大有一個初步的認知。之后教師再向學生進行提問:“如果是你來進行稱重,你能利用什么樣的辦法來稱出這頭又高又大的大象的具體體重[2]?”根據這個問題,學生可以積極的進行思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探索這一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最后,教師就學生所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一定的點評,評價這些方案是否可行。在上述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再進行課堂的教學,引出曹沖會利用水的浮力這一方法來稱出這頭又高又大的大象的具體體重,這樣就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通過在課堂上巧妙的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索并將其解決,就可以使學生有效的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的進行改正,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通過情境學生會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新課的具體內容,有效的保證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中,情境教學法十分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對語文的學習產生一定的熱情。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盡可能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教師也需要明確的是:在創(chuàng)造情境的過程中,必須不斷的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手段,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多變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情境,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這些情境中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將情境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充分展現。
參考文獻:
[1]郭力敏.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6(4).
[2]劉浩.緊扣有效,潤課細無聲——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