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軍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海量的閱讀攝入,不斷的寫作積累,以及兩者的相互結合,是學生學好語文、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是當前小學生讀寫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讀寫結合無法落到實處。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之后基于當前小學生的讀寫現(xiàn)狀對強化讀寫結合,助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進行探索,以供參考。
關鍵詞:讀寫結合;語文素養(yǎng);仿寫訓練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倍诼犝f讀寫這四項能力中,閱讀和寫作又是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今后各項學習的基礎。為此,強化閱讀和寫作訓練,尤其是強化讀寫結合,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意義
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與寫作原本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讀寫結合不是1+1=2,而是1+1>2。閱讀是一種知識的輸入,大量的閱讀能夠大大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深化學生對于事物的認識。而寫作則是一種輸出,其能夠使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感受。閱讀能夠為寫作提供大量的素材,而寫作又反過來刺激閱讀,加強學生對于文本閱讀的印象。為此,讀寫結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水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習慣,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當前小學生的讀寫現(xiàn)狀
雖然讀寫結合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當前小學生的讀寫現(xiàn)狀依然不容樂觀,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寫作與閱讀兩張皮,學生閱讀能力較強,寫作能力較弱,找不到讀寫結合的結合點等。這些問題大大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也大大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個問題是比較普遍的,也是需要教師及時采取措施來改變的。
(一)寫作與閱讀兩張皮
閱讀與寫作其實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一些教師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系,而是將閱讀和寫作當作兩種完全獨立的課型。比如,上閱讀課的時候,教師常常是從文本的思想情感或者主題出發(fā)為學生進行解讀,而寫作課的時候,教師又只是引導學生根據(jù)題目來寫文章,沒有與閱讀結合。如此一來,學生無法從閱讀中切實獲取寫作的養(yǎng)分,也無法在寫作中對應所閱讀的文章,將閱讀中學到的技巧運用在寫作中。這樣的訓練忽略了語文教學的整體與全局意識,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
(二)學生閱讀能力較強,寫作能力較弱
現(xiàn)如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家長和教師都非常重視閱讀,小學生從小就開始進行閱讀,閱讀的數(shù)量非常大,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很多時候我們的閱讀訓練題目學生都能夠完成得比較好。但是相對來說,學生的寫作能力則非常弱,尤其是剛剛接觸寫作的中年級小學生,他們常常不是跑題,就是寫流水賬。從“讀”到“寫”中間還應存在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表達方法的習得。而光說不寫則讓學生的思維往往停留在片段性的跳躍上,而無法系統(tǒng)地連成整體,無法形成規(guī)范的、符合邏輯的書面表達。
(三)找不到讀寫結合的結合點
雖然一些教師和家長都知道閱讀與寫作緊密關聯(lián),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或者是在課外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學生都沒有找到讀寫結合的結合點,沒有合適的教學時機,找不到讀寫結合的切入點。這樣自然無法使閱讀與寫作真正結合到一起。
三、強化讀寫結合,助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閱讀與寫作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lián),強化讀寫結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教師應該強化讀寫結合,激發(fā)學生讀寫結合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注重基于課外閱讀強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找到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從而助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下面筆者將分別從這三個方面來論述如何強化讀寫結合,如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讀寫結合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
目前大部分教師都認識到了讀寫對學生語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性,也都積極地踐行在工作中,但使部分教師感到困擾的是,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系,仍然將閱讀和寫作當作兩種完全獨立的課型,導致閱讀和寫作“兩張皮”,這不僅影響了教學效率,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其實,從語文課的特點來看,語文課是讀和寫的結晶,語文課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字、詞、句、段、篇;語文課的應用方式就是聽、說、讀、寫;學習語文的方式就是理解和運用。而對于字、詞、句、段、篇的學習和掌握又離不開閱讀和寫作,所以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而由于閱讀與寫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因此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讀寫結合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好詞佳句進行記錄,或者對一些喜歡的句子、段落進行仿寫,或者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使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如此,學生會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技巧與能力。
(二)注重基于課外閱讀強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內(nèi)的閱讀是有限的,這里的“有限”指的不僅是時間上的有限,也是閱讀內(nèi)容方面的有限,因此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夠接觸更多的文章,對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極大的益處。課外閱讀可以是學生自由選取書籍、文章進行閱讀,也可以是教師為學生指定閱讀內(nèi)容,比如學習完課文之后,為學生推薦一些與課文相關的閱讀內(nèi)容或者延伸內(nèi)容。但是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閱讀,都應該強化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中,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于閱讀材料的看法,或者就某一個情節(jié)展開探討,展開想象,發(fā)散思維,想一想這個情節(jié)是什么起因,如何發(fā)展,又會產(chǎn)生哪些結果。這樣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便不再是盲目的、無效的,他們會帶著問題去閱讀,并且在閱讀之后進行發(fā)散思維,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三)找到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找不到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教師也沒有深入挖掘閱讀和寫作結合的切入點。為此,要想做好讀寫結合的工作,就必須要找到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后寫讀后感,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文章進行仿寫。
1.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后寫讀后感
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通常會走馬觀花、一目十行,讀完后很快便把文章拋諸腦后,文章中的寫作特點、語句運用、主題思想等都很難在學生頭腦里形成深刻的印象,這樣的閱讀勢必不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而如果我們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則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慢下來,靜靜地品味文章,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也能夠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在這些都做到以后,學生有感而發(fā),再去寫讀后感,也會使讀后感更飽滿、更真實、更有層次。
比如,讓學生閱讀《觀潮》,并且在閱讀之后寫出自己的讀后感。如果不讓學生寫讀后感,那么在閱讀的時候學生只會一帶而過,或者讀的過程中雖然能夠感受到錢塘江的壯麗,但也只是一瞬間,轉瞬即逝,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我們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學生再去閱讀這篇文章就又是另外一種心態(tài)了。因為要寫讀后感,所以閱讀必須要一字一句地深入讀、細細品。在深讀細品的過程中,學生由內(nèi)而外地感受到了錢塘江的壯麗和美好,感受到了潮水的洶涌澎湃,也在閱讀中了解到了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形容、襯托等,還積累了一些詞匯,如人聲鼎沸、風平浪靜、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這些詞一方面突出了錢塘江大潮的壯闊,一方面也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學生在閱讀這些詞匯的時候,眼前仿佛能夠浮現(xiàn)出錢塘江大潮的畫面,內(nèi)心十分震撼,在寫讀后感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真實的感受,也會對文章進行一個回顧。在此期間,其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都能夠有所提高。
2.引導學生根據(jù)文章進行仿寫,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
當前,小學生存在著懶于動筆、寫作內(nèi)容不豐富、跑題等問題,這些寫作中的問題其實都源于學生的寫作技巧不足,寫作經(jīng)驗不足,這些都是可以突破的。為了使學生勤動筆、寫出更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緊扣主題進行寫作,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進行仿寫。因為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一個“模板”,學生根據(jù)這個“模板”就有了寫作的思路和方向,寫作也會更靈活、更輕松。當然,也有些教師認為學生作文不能模仿,模仿會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我們要求學生仿寫,并不是說讓學生一味地模仿、完全按照文章進行生搬硬套,而是“于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要引導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揮、提高、發(fā)展。
例如,《小露珠》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如何仿寫呢?我們可以選取一段內(nèi)容,也可以選取幾個句子,比如將 “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圓潤的小露珠”等句子摘出來,讓學生談一談這些句子好不好,還可以如何形容露珠,有沒有更好的形容方法,學生會進行聯(lián)想,對這些句子進行仿寫,從而逐漸掌握一些寫作技巧。
四、結語
現(xiàn)如今,我們倡導“大語文”,語文學科的邊界是很寬的,語文的學習也是非常豐富的,而閱讀和寫作又是大語文的中堅力量,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就要在語文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結合。本文所論述的讀寫結合的策略是基于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來總結的,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綜合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源.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提高的教學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4(17).
[2]田瑛.關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的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1).
[3]藺芳.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新課程(上),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