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儀
摘要: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只有教育與生活相結合,教學效果才能更好的體現(xiàn)。因此,為了追求“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小學英語課堂教育不僅從教學內容上,也從教學環(huán)境,教學情況,以及教學活動等方面來體現(xiàn)英語教學的生活性。把課堂教學內容和實踐能力相互融合,讓英語真正做到交流工具的作用。
關鍵詞:生活教育;英語教學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他們是一個現(xiàn)象的兩個名稱。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
生活即教育理論是對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教育及生活”的理論進行了發(fā)展,認為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只有教育與生活相結合,教學效果才能更好的體現(xiàn)。因此,為了追求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小學英語課堂教育不僅從教學內容上,也從教學環(huán)境,教學情況,以及教學活動等方面來體現(xiàn)英語教學的生活性。把課堂教學內容和實踐能力相互融合,讓英語真正做到交流工具的作用。
1 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情景結合生活
“真教育是在大自然里與大社會里辦。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還能算是生活教育嗎?”這是陶行知先生對生活教育環(huán)境的一種解讀。雖然說,目前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去參與社會活動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教育者也在注重著語言環(huán)境的作用。
1.1 教學環(huán)境的生活化體現(xiàn)
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墻面上設置一些小學英語相關的內容,可以給小學生以直接刺激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環(huán)境的影響力更強。例如,學習完一些單詞后,在家里或教室里找出來,并在上面貼上寫有表示這個物品的英語單詞,看見的時候認一認讀一讀。低年級教師在進行班級教室布置時,有意的留出一角展示每周英語內容,開辟英語閱讀角,每兩周或者每月更換一些簡單有趣的英語內容,鼓勵學生利用課間或者英語活動課的時候去學習。
通過教學環(huán)境的改變來刺激小學生對英語的熟悉度,雖然英語并非是我們的母語,但是通過長時間環(huán)境上的刺激,從而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對英語的感覺,更熟練的使用英語。
1.2 教學情景的生活化體現(xiàn)
為了讓學生能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英語,在平時與英語老師,朋友打招呼,問候時,能用英語做好就使用英語。英語老師和同學交流或發(fā)號施令的時候,先用英語,在學生不能理解的情況下,才使用中文進行重復。例如,向學生詢問對方的姓名: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Can you tell me your name? 等。讓學生熟悉這一類生活中常遇見的對話,能把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去,也注重英語在生活中是交流工具的作用,把英語的這種作用在課堂上也發(fā)揮到最大的效果。
2 教學活動來源于生活
“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個的生活要有整個的教育。每個活動都要有目標,有計劃,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導,有考核。知識與品行分不開,思想與行為分不開,課內與課外分不開,做人做事與讀書分不開。”作為一門語言,它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如果教學活動的設計脫離了生活,僅僅關注于課本內容,那會造成大量的啞巴英語者,嚴重缺乏運用能力。并且這種現(xiàn)象正普遍存在,很多學生考試時能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一開口就完全失敗了。針對這種現(xiàn)象,作為英語啟蒙的小學時代,在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中,會更多的貼近生活,更富有生活氣息。
2.1 教學活動迎合學生特點
組織符合小學生生活經驗的活動,游戲是英語教學時間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還處于對各種事物比較好奇,生性好動,愛玩愛鬧。所以教師要把教學意圖隱藏在友好,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內,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以學生的特點與需求做為教學活動設計的來源,以游戲的形式來模仿生活中的情景。例如教學內容是過年時間的祝福語句,為此,不僅把教室布置成新年的模樣,還讓孩子模擬過年去親戚好友家拜年的活動。讓孩子從敲門開始模擬,強調見到親戚好友時用“Happy New Year!”來打招呼以及“Thank you.”的回復。學生由于對新年本身就有一種喜愛,所以課堂上的這種活動迎合了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2.2 教學活動符合生活要求
由于小學英語課堂內容的影響,現(xiàn)在的教學內容已經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主觀的設計上也要體現(xiàn)這種趨勢。不僅僅是“玩中學,學中玩”更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F(xiàn)在在生活中能用到英語的地方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表達感情的地方,學生有可能用中文不好意思來說,但是用英語就十分流利。
以介紹家人為例,雖然主要是學習“This is my mum./This is my dad.”的句型,但是教學活動中也把“Daddy,mummy,I love you.”穿插進來,讓孩子畫一幅家人的畫像,回家送給家人并且說上一句“Daddy,mummy,I love you”。雖然這只是一小次,但是很多孩子漸漸地養(yǎng)成了愿意口頭表達對家長喜愛的感情。孩子的這些表達是生活中家長得到的最幸福的禮物,所以把課堂英語教育與生活需求緊密相連,讓孩子在英語學習中得到充實感和幸福感。
“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旨在強調生活與教育的不可分離關系,要求小學生的教育應該要適應兒童的生活特點,要符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脫離民眾生活的以死的書本知識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育是對小學英語教育不可取代,生活即教育是一種具有現(xiàn)代精神的教育觀念。“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把小學英語教育的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使英語發(fā)揮出它作為語言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