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華
好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快樂的感受是更好地學習的情感基礎。在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身心地投入,會產(chǎn)生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達到學習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營造快樂課堂呢?
一、 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教學氣氛
這是《道德與法治》課堂實行快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必須勇于拋棄陳舊、迂腐的傳統(tǒng)觀念,放下唯我獨尊的架子,不要害怕學生造反,來挑戰(zhàn)你的權威。讓學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你也有不如學生的地方,師生之間是平等、民主、和諧的,有什么獨到的見解可以放膽在課堂上發(fā)表?!爸?,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庇辛藢W習興趣,學習可以成為艱苦卻十分快樂的探索之旅??偠灾瑤熒g平等了,教學才能快樂起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主動運用“快樂教學方法”,就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活動的效率。我認為,“快樂課堂”的建設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
(1)趣味性。教師在設計導入新課內容時,應符合學生的口味,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新課導入時,可以通過講解有趣味性的小故事或做有趣味性的小游戲,那樣會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地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會大大促進學習。達爾文曾說過:“對我后來發(fā)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實物?!笨梢姡の缎缘膶胄抡n可以為課堂教學增添不少光彩。
(2)啟發(fā)性。教育學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堅持啟發(fā)式原則關鍵在于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由于中學生的許多潛能還有待開發(fā),他們在認識事物時往往不能很好地透過現(xiàn)象認識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但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上,應設計一些生活中的具體實例,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有效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同時,教師應學會巧妙設置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但通過學生的努力思考能受到很大啟發(fā)。
(3)實用性?!翱鞓氛n堂”應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掌握知識、技能。在具體的操作上,教師要注重其實用性。例如,在講解《做更好的自己》導入新課內容時,可先給學生分發(fā)一些卡片,卡片上有一些學生熟知的個性特征詞匯,要求每位學生從卡片中找一些詞匯給自己畫像,既找到表明自己優(yōu)點、與眾不同的詞匯,又能找到表明自己缺點、不足的詞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充分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每個人在性格、興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隨著認識的深入,自我形象也越發(fā)清晰,學生就能更好地接納與欣賞自己。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導入新課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講述過淺,以免走過場;也不可太難,以防學生不知所措,不知所云。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置導入內容,注重其實用性,這樣會大大有利于促進課堂有效教學。
二、搜集充分的快樂素材
這是《道德與法治》課快樂教學的必備條件??鞓方虒W離不開快樂的素材,教師在課前備課時要精心搜集和準備,不要等到上課時,臨時抱佛腳。如何搜集這么多的快樂素材呢?這就需要教師平時注意多多積累。搜集素材的途徑有很多,只要我們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細心留意身邊或社會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書籍、雜志和報紙;上網(wǎng)瀏覽查閱有關資料;電視、廣播等媒體上的獲知等等。但有一點都必須做,就是要把獲取的信息資料及時記錄在案,并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或篩選??傊钪杏性S多的快樂的素材,但需要我們不辭辛勞,細心積累,最好是隨身攜帶素材記錄本,隨時準備記錄有用素材。
《道德與法治》學科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教科書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資源。如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要讓學生學會笑迎新生活,要珍惜新起點以及如何認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其次要讓學生走進友誼的天空,正確認識友誼,慎重結交網(wǎng)友;再次如何正確處理師生沖突、親子矛盾,引導學生學會尊重老師、孝親敬長;最后對生命進行思考,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守護生命,感受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精彩。整本書隱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當然,教師可以對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挖掘和改造,這樣會有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此同時,社會上的時事政治、熱點問題也是政治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資源。由于時事政治、材料新鮮、形象、生動和真實,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把這些熱點問題,時政材料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來,以此來進行德育教育,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現(xiàn)奧運精神,神州七號飛船體現(xiàn)的載人航天精神,汶川地震體現(xiàn)的抗震救災精神等,都蘊含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通過運用這些生動、具體和形象的時政材料,一方面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其熱愛祖國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