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從薦
(南京張文新骨傷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32)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fā)病人群為老年人群體。以往采取牽引等非手術治療方法來治療該病的效果不佳,難以糾正頸干角。而采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來進行治療,對年齡大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來說風險較大,出血多,容易造成大的二次創(chuàng)傷,甚至引起各種并發(fā)癥[1]。所以,當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癥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為股骨近端鎖定板內固定手術和PFNA髓內釘內固定手術這兩種。為深入研究PFNA內固定手術治療效果,本院分組對比患者使用不同內固定手術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的對象選擇的是2011年2月~2018年10來我院進行治療的7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在62~81歲之間,平均(70.2±3.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齡在61~83歲之間,平均(71.2±4.2)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給對照組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鎖定板內固定手術來治療。
給觀察組的患者采用PFNA髓內釘內固定手術來治療。具體步驟為:給患者麻醉起效后,取平臥位,牽引架固定患肢,手法復位患者骨折部位,C臂機透視下助手牽引,內旋,外展下肢見股骨粗隆間骨折,對位良好,頸干角正常。常規(guī)手術區(qū)域消毒鋪巾,切口視野貼膜保護。手術在C型臂透視機下進行。于距離股骨粗隆頂端大約5cm的位置劃出3.5cm的切口。于大粗隆頂端向骨髓腔打入導針。用空心鉆頭進行擴髓操作。順著導針指導打入防旋髓內釘主釘。拔出導針。定位器定位下向股骨頸方向擰入導針,C臂機透視下見導針位置良好(正側位),讓導針處于股骨頸中心軸稍微偏尾側,測量需要置入的刀片釘長度。沿著導針方向把螺旋刀片釘打入合適位置,鎖定好刀片釘。定位器定位下鉆孔擰進遠端交鎖螺釘,安裝尾帽并且擰緊。沖洗手術區(qū)域,放置引流管,切口縫合無菌敷料包扎。
手術后,對患者開展7年的隨訪。以Harris髓關節(jié)功能評分表來進行治療效果的評價。評分標準為100滿分:優(yōu)90~100;良80~89;可70~79;差<70。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0.0來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現,以x2檢驗。P<0.05,說明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當前,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多采用的內固定手術來進行治療,使用最多的為股骨近端鎖定板內固定手術和PFNA內固定手術[2]。這兩種手術中股骨近端鎖定板內固定手術主要是髓外固定患者的骨折處,讓骨折更好的愈合,但卻會影響患者骨折部位功能的快速恢復,骨膜破壞,影響骨折端血供,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固定強度差,易發(fā)生內固定斷裂,且抗旋轉能力較差。而PFNA內固定手術采取的是髓內固定形式,醫(yī)生將主釘放置在患者髓腔內,保持股內外壓力的統(tǒng)一,從而使骨折部位能快速有效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用PFNA內固定手術來治療觀察組患者,其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和楊軍[3]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給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使用PFNA髓內釘內固定手術來進行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