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一例并文獻復習

      2020-06-28 01:21:54徐麗媛侯凡王留利聶夏子邵瑞雪王海琳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20年3期
      關鍵詞:鱗狀附件原發(fā)性

      徐麗媛,侯凡,王留利,聶夏子,邵瑞雪,王海琳

      鱗狀細胞癌是來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常發(fā)生在鱗狀上皮被覆部位。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較為罕見,文獻報道極少?,F就甘肅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例卵巢原發(fā)性鱗狀細胞癌病例進行報道。

      1 病例報告

      患者 女,63歲,因腹痛1個月,加重2 d,于2018年12月31日于甘肅省人民醫(yī)院婦科入院治療?;颊呒韧陆浺?guī)律,孕2產2,已絕經,絕經后無陰道出血、流液。無既往疾病史。婦科檢查:外陰發(fā)育正常,已婚經產型,陰道暢,黏膜無充血;宮頸萎縮,無舉痛;子宮平位,正常大小,形態(tài)規(guī)整,活動度可,有壓痛;右側附件區(qū)壓痛,略厚,左側附件區(qū)增厚、壓痛明顯。婦科B型超聲(B超)示:子宮前位,形態(tài)如常,宮體回聲均勻,右側附件區(qū)未見異常回聲;于子宮左后方可見一大小約45 mm×38 mm偏低回聲包塊,形態(tài)欠規(guī)則,邊界尚清,內可見血流信號,部分切面與子宮分界不清,其一側似可見卵巢組織回聲;盆腹腔未見積液;包塊性質及來源待查。腫瘤標志物檢查示:癌胚抗原(CEA)1.81 ng/mL,糖類抗原125(CA125)23.47 U/mL,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g)7 ng/mL(正常參考值范圍為0~1.5 ng/mL)。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及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CT)無明顯異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示:左側附件區(qū)占位,考慮惡性,盆腹腔少量積液?;颊哂?019年1月9日行腹腔鏡下左側附件切除術。術中探查可見:腹腔無明顯腹水,子宮萎縮,左側輸卵管卵巢包裹成團,約5 cm×5 cm大小,左側附件與乙狀結腸粘連致密,右側輸卵管大小形態(tài)如常,右側卵巢萎縮。術中冰凍病理回報:左側附件惡性腫瘤。向家屬交待病情,其表示拒絕擴大手術范圍,要求等待術后病理檢查再行二次手術。術后病理檢查示:(左側卵巢)惡性腫瘤,上皮源性;鱗狀細胞癌,中-低分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支持)。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查示: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CK8/18(-),PAX-8(-),P53(+,錯義突變),WT-1(-),P16(+),Ki-67(index:80%),CK7(部分+),CK20(-),NapsinA(-),P40(+),P16(+)。左側卵巢大體標本見圖1(見封三),病理檢查涂片見圖2(見封三)。患者于2019年1月15日全身麻醉下行卵巢癌細胞減滅術(子宮全切術+右側附件切除術+大網膜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闌尾切除術+腸部分切除術+腸吻合術+腹腔引流術),術中可見:乙狀結腸與子宮、左側附件區(qū)粘連致密,腸管表面可見癌組織,乙狀結腸質地變硬,右側輸卵管卵巢未見明顯異常,大網膜、膀胱、子宮表面未見明顯異常。術后病理檢查示:(降結腸表面組織)降結腸漿膜面纖維組織中見鱗狀細胞癌結節(jié),多考慮轉移性,原發(fā)灶待定,不除外原發(fā)于卵巢可能;鱗狀細胞癌組織侵犯乙狀結腸漿膜層至固有肌外層。子宮+右側附件切除標本:①宮頸慢性炎癥,鱗狀上皮萎縮,腺體鱗化,部分區(qū)域表面糜爛;②萎縮性子宮內膜;③(右側)慢性輸卵管炎,卵巢組織未見明顯異常。降結腸漿膜面癌結節(jié)的大體標本見圖3(見封三),病理檢查涂片見圖4(見封三)。術后經全科討論,給予紫杉醇+卡鉑化療方案,即紫杉醇270 mg靜脈滴注+卡鉑550 mg靜脈滴注,每21 d為1個療程,化療6個療程。目前已完成6個療程治療,進入隨訪階段。2019年9月12日復查B超示:子宮切除術后,盆腔未見明顯異常,肝臟、膽囊、脾臟、胰腺、雙腎超聲未見明顯異常;復查腫瘤標志物示:CEA為1.42 ng/mL,CA125為7.30 U/mL,SCC-Ag為0.7 ng/mL?;颊卟∏槠椒€(wěn)。

      圖1 左側卵巢大體標本

      圖2 左側卵巢病理涂片(HE染色×100)

      圖3 降結腸漿膜面癌結節(jié)大體標本

      圖4 降結腸漿膜面癌結節(jié)病理檢查涂片(HE染色×100)

      2 討論

      卵巢鱗狀細胞癌是一種罕見的卵巢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低,惡性程度高,進展快,平均發(fā)病年齡為55歲,多數患者主訴腹脹、腹痛、便秘、尿頻等癥狀,若發(fā)生腫瘤破裂則表現為急腹癥,少數患者無任何癥狀,多數卵巢鱗狀細胞癌患者就診時腫瘤已擴散至卵巢外,預后較差。

      卵巢鱗狀細胞癌的病因及組織來源目前尚不十分明確,有文獻報道HPV感染是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的高危因素[1-2]。文獻報道組織來源主要有3種:①大多起源于卵巢畸胎瘤,其惡變率約為1.4%~4.8%(平均2.4%),已被歸為生殖細胞腫瘤;②少數推測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有關,或可作為一種腫瘤成分存在于卵巢惡性Brenner瘤、惡性中胚葉混合瘤和子宮內膜樣腺癌中,這類腫瘤被歸為卵巢表面上皮-間質腫瘤類;③來自其他癌灶轉移,常見于宮頸或陰道鱗癌轉移[3-4]。

      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學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腫瘤標志物及基因檢測等,其中病理組織學檢查是主要的診斷依據,腫瘤標志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SCC、CA125、CEA在許多患者外周血中升高,與疾病治療效果及預后相關[1];Acién等[5]研究發(fā)現P53基因檢測有助于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的診斷。鑒別診斷尤為重要,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需與卵巢畸胎瘤鱗狀上皮癌變、卵巢惡性Brenner瘤、子宮內膜樣腺癌伴鱗化、卵巢移行細胞癌以及轉移性鱗狀細胞癌等鑒別。鑒別依據主要為:卵巢畸胎瘤鱗狀上皮癌變者可在病理檢查中發(fā)現皮脂樣物、毛發(fā)等畸胎瘤成分;卵巢惡性Brenner瘤有良性Brenner細胞巢;子宮內膜樣腺癌伴鱗化者有子宮內膜樣腺癌的組織形態(tài);卵巢移行細胞癌缺乏角化珠及細胞間橋等成分;卵巢轉移性鱗癌多見于宮頸、陰道或其他部位等處轉移。

      目前尚無規(guī)范的臨床實踐指南來指導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的臨床治療。綜合文獻報道,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對放射治療不敏感[3],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其最佳手術時期仍具有較大爭議,文獻報道新輔助化療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推薦采用紫杉醇加鉑類藥的聯合方案,但無論手術在化療之前還是之后,在腫瘤進展和總的生存率方面并無差異[2,6]。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預后差[7-8],5年生存率約為48.4%,其中Ⅰ期5年生存率為75.7%,Ⅱ期為33.8%,Ⅲ期為20.6%,Ⅳ期為0[2]。

      本例患者年齡63歲,主因腹痛1個月,加重2 d入院,SCC升高,MRI提示左側附件區(qū)占位,考慮惡性。先后行附件切除術+卵巢癌減滅術,術后病理檢查示:(左側卵巢)惡性腫瘤,上皮源性;鱗狀細胞癌,中-低分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支持)。病理檢查未見畸胎瘤成分、也未檢見伴存的良性Brenner瘤成分以及子宮內膜樣腺癌的組織形態(tài),查患者宮頸、陰道以及其他部位無癌灶,可與卵巢畸胎瘤鱗狀上皮癌變、卵巢惡性Brenner瘤、子宮內膜樣腺癌伴鱗化、卵巢移行細胞癌以及轉移性鱗狀細胞癌等相鑒別,診斷為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術后予以紫杉醇加卡鉑方案化療6個療程,未發(fā)現復發(fā)以及轉移,已進入隨訪階段。但原發(fā)性卵巢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高,文獻報道總的5年生存率約為48.4%,該患者預后可能不佳,應積極隨訪并及時進行治療。

      猜你喜歡
      鱗狀附件原發(fā)性
      附件三:擬制定的標準匯總表
      關于TSG 07——2019附件M與TSG Z0004——2007內容的對照
      顱內原發(fā)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輕兵器(2017年3期)2017-03-13 19:15:42
      附件 注釋體例
      巨大角化棘皮瘤誤診為鱗狀細胞癌1例
      原發(fā)性甲狀腺淋巴瘤1例報道
      Polo樣激酶1在宮頸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原發(fā)性肝癌腦轉移一例
      姜黃素對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侵襲的抑制作用
      九江县| 从化市| 舞钢市| 江门市| 英德市| 永川市| 伊宁市| 中西区| 满洲里市| 信阳市| 乌拉特后旗| 侯马市| 江山市| 万全县| 腾冲县| 邛崃市| 施甸县| 东丽区| 皋兰县| 石楼县| 商河县| 陕西省| 封丘县| 南乐县| 祁连县| 胶州市| 财经| 都安| 长春市| 封丘县| 墨竹工卡县| 深州市| 桐乡市| 油尖旺区| 杨浦区| 资阳市| 木兰县| 昌吉市| 双辽市| 荔波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