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靜
(南京市胸科醫(yī)院胸外科,江蘇 南京 210029)
自發(fā)性氣胸屬于肺部急癥,是指臟層胸膜及肺組織、細微氣腫皰、肺大皰等自行破裂,并使支氣管及肺部空氣進入胸膜腔的狀況。胸腔閉式引流在氣胸治療中運用廣泛,但患者治療過程中存在并發(fā)癥風險,且受疾病及手術影響,患者圍術期存在明顯疼痛,直接影響患者身心舒適度,嚴重時會影響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目前護理改革獲得明顯成效,在護理改革過程中也逐漸重視患者治療體驗及感受。舒適護理是針對性改善舒適體驗及感受的護理模式[1]。為明確舒適護理在自發(fā)性氣胸中的運用效果,本研究對外科40例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2018年12月~2019年6月間)圍術期運用了舒適護理干預,現行報道:
患者篩選時間段:2018年12月~2019年6月間,將外科80例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納入研究,用計算機進行隨機抽樣分組,分為基礎組(n=40)、舒適組(n=40)?;A組: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42.2歲(s=10.3);性別分布:男/女為26/14;發(fā)病部位:單側/雙側為33/7;學歷:初中及以下/高中/高中以上為12/19/9;舒適組: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2.1歲(s=10.6);性別分布:男/女為27/13;發(fā)病部位:單側/雙側為32/8;學歷:初中及以下/高中/高中以上為13/19/8。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結果為:P>0.05,可行對比研究。此課題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病例:實施CT、X線檢查等確診為自發(fā)性氣胸者;實施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者;麻醉ASA分級1-2級者;年齡<70歲者;一般資料完整者;患者及家屬了解課題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意識清晰、可進行正常言語溝通者。排除病例:手術禁忌及不耐受者;其他嚴重組織、器官、系統(tǒng)病變者;近期存在胸腔手術史者;嚴重肺大皰、血氣胸、張力性氣胸者;精神障礙者;中途退出研究、死亡者。
對基礎組運用基礎護理,患者入院后進行臥床休息,為患者建立安靜的治療環(huán)境,定期進行通風、清潔、消毒等處理;按醫(yī)囑給患者吸氧,術前做好手術準備,為患者介紹手術注意事項、配合方式、手術時間等,術后為患者留置兩根胸腔引流管,并按醫(yī)囑給予患者飲食指導、用藥監(jiān)護、病情監(jiān)護、體征監(jiān)護等,監(jiān)測引流狀況,若出現引流異常、引流液性狀異常時及時告知醫(yī)生。
對舒適組運用舒適護理干預:①舒適環(huán)境護理:術前耐心向患者介紹醫(yī)院及病房環(huán)境,相關管理制度、探視制度,獲得患者及家屬理解;在患者治療期間及時根據患者實際需求及外界環(huán)境變化狀況調節(jié)室溫及濕度,并了解患者實際喜好,以患者喜好為基礎進行病房裝點,建立溫馨病房;圍術期合理安排家屬探視及陪護,保持病房安靜,并盡可能減少護理操作噪聲及夜間護理頻率,保證患者睡眠充足。②心理舒適護理:圍術期耐心與患者溝通,針對患者各時期心理特點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術前對焦慮、擔憂手術安全性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知識、手術流程及手術優(yōu)點、常見術后并發(fā)癥及預防手段,介紹手術成功案例,促進患者配合手術,對過度緊張患者,可指導其通過轉移注意力緩解情緒;術后介紹預后良好案例,緩解負面情緒。③呼吸舒適護理:術前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實施半坐位下深呼吸以提升肺活量,指導患者學習術后咳嗽方法,可在坐位、半坐位在實施深吸氣,憋氣數秒后再咳嗽,咳出痰液;術后嚴密監(jiān)測呼吸道通暢狀況及體征狀況,及時監(jiān)測血氣,預防低氧血癥;術后給患者吸氧,并指導患者咳嗽排痰,維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霧化吸入、氣管刺激、吸痰等處理;術后早期指導患者實施呼吸訓練,預防肺不張。④舒適體位護理:術后早期耐心向患者介紹體位限制的重要性,引導患者配合,并協助患者保持舒適臥位,減輕不適感,避免情緒波動;在體征穩(wěn)定后,可輔助患者采取半坐位,以改善呼吸狀況;術后定期輔助患者翻身、體位調整,對易壓瘡部位墊軟墊,定期進行床單被褥更換,并加強患者皮膚清潔,維持皮膚干燥,預防壓瘡。⑤疼痛舒適護理:術后及時評估患者疼痛狀況,耐心向患者介紹疼痛出現的原因,緩解不良情緒;術后定期檢查患者傷口及引流管狀況,及時確定患者疼痛原因,并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看視頻、與病友交談等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對疼痛嚴重者需按醫(yī)囑實施藥物鎮(zhèn)痛;指導患者咳嗽時可輕輕按壓引流管出口、切口,并提起引流管,緩解咳嗽疼痛。⑥引流管舒適護理:術后嚴密監(jiān)測引流管通暢狀況及密閉狀況,并告知患者引流管保護方法,翻身時預防引流管受壓、滑脫、阻塞等,定期觀察并記錄引流液性狀,保證長管處于液面下3~4 cm,且引流管出口在液面下60~100 cm,預防液體或氣體進入胸腔。
①分析患者術后疼痛狀況。使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總分0-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嚴重。②分析術后并發(fā)癥(感染、出血、肺不張)狀況。
③分析患者恢復狀況(住院時間)、舒適度、滿意度狀況。采取醫(yī)院自制量表評價,舒適度涉及心理和生理,總分100分,滿意度涉及服務態(tài)度、護理技能、護理水平等,總分100分[2]。分數越高舒適度、滿意度越高。
用SPSS22.0軟件處理,用(±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舒適組術后24 h、術后48、術后72 h VAS評分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低,(P<0.05),見下表1。
表1 術后疼痛狀況分析(±s,分)
表1 術后疼痛狀況分析(±s,分)
組別 n 術后24h 術后48h 術后72h基礎組 40 5.2±0.6 4.9±0.7 4.2±0.5舒適組 40 4.3±0.5 3.8±0.5 3.1±0.4 t-- 7.288 8.087 10.865 P-- 0.000 0.000 0.000
舒適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與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低,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2。
表2 術后并發(fā)癥分析[n(%)]
舒適組住院時間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低,舒適度、滿意度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高,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3。
表3 恢復狀況、舒適度、滿意度分析(±s)
表3 恢復狀況、舒適度、滿意度分析(±s)
組別 n 住院時間(d) 舒適度(分) 滿意度(分)基礎組 40 8.4±1.8 80.2±3.5 85.2±3.1舒適組 40 6.5±1.2 93.5±2.1 97.5±1.4 t -- 5.555 20.608 22.870 P -- 0.000 0.000 0.000
自發(fā)性氣胸多在有肺部疾病及青壯年中發(fā)生,患者發(fā)病后將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刺激性咳嗽等狀況,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安全[3]。目前臨床針對自發(fā)性氣胸多實施胸腔閉式引流治療,對病情嚴重,出現肺大皰患者需實施肺大皰切除術治療?;颊咧委熎陂g常因擔憂預后、擔憂手術安全性等因素影響出現負面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且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存在明顯疼痛,也會加重身心痛苦,圍術期治療及護理不配合均會增加并發(fā)癥風險,影響預后,需實施實施有效的護理配合[4-5]。
舒適護理是在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基礎上,以積極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改善患者治療過程舒適度體驗的護理模式。本研究中舒適組術后24 h、術后48、術后72 h VAS評分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低,分析原因是在舒適護理中可針對患者疼痛原因實施干預,通過疼痛原因宣教、轉移注意力、藥物治療、體位管理等可改善患者認知,針對性減輕疼痛,且通過護理可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行為,減少不良行為及病情變化對疼痛的影響。舒適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住院時間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低,原因在舒適護理中可通過環(huán)境、心理、體位、疼痛等干預可緩解負面情緒,改善身心狀態(tài),促進患者配合治療,通過呼吸護理、引流管護理可進一步減少病情影響因素,提升病情控制效果,降低并發(fā)癥風險,促進恢復[6-7]。舒適組舒適度、滿意度與基礎組組間對比更高,原因是舒適護理中可積極滿足患者需求,積極改善患者身心狀態(tài),因此舒適度、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在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中應用舒適護理模式可減輕疼痛,減少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舒適度及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