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郭宏麗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yī)院兒科,陜西 西安 710000
支原體肺炎主要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好發(fā)于兒童,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其損傷可累及消化道、循環(huán)及神經等肺外系統(tǒng),導致患兒多系統(tǒng)功能紊亂,對患兒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目前,臨床關于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機制尚無準確定論,但多數(shù)學者認為支原體肺炎主要因肺炎支原體入侵人體呼吸道后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抵抗力降低,進而發(fā)展為支原體肺炎[2]。有研究表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fā)病后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因此臨床鑒別主要為血清檢學檢查,但檢測患兒何種生化指標存在一定爭議[3]。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T淋巴細胞亞群、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支原體肺炎患兒中逐漸應用,且取得較理想的檢測效果[4]。本研究通過檢測支原體肺炎患兒PCT、CRP、T淋巴細胞亞群的濃度,并與健康體檢兒童進行對比,旨在探討PCT、CRP 及T 淋巴細胞亞群、免疫球蛋白變化對疾病的影響,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在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yī)院就診的兒童支原體肺炎患兒90例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5]中關于支原體肺炎相關診斷標準;②經影像學檢查檢測確診為支原體肺炎;③患兒均未使用免疫調節(jié)藥物。排除標準:①合并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或肺結核疾?。虎诎橛兄夤芟蚱渌庖呷毕菁膊?;③主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合并先天性疾病患兒;④近1 個月內有接受抗生素或免疫調節(jié)藥物治療;⑤合并其他部位感染;⑥合并意識障礙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同期選擇入院健康體檢者90 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大葉性肺炎40例,支氣管肺炎50 例;男性46 例,女性44 例;年齡2~6 歲,平均(3.89±0.62)歲;病程3~12 d,平均(7.12±1.39)d。對照組中男性 48 例,女性42 例;年齡2~6 歲,平均(3.85±0.59)歲。兩組受檢兒童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觀察指標與檢測方法 比較兩組受試者血清CRP、PCT、免疫功能、T 淋巴細胞亞群含量。對照組兒童于體檢當日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觀察組患兒于入院次日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備用。以3 000 r/min 的速度離心處理10 min 后取上清液,放置于零下40℃環(huán)境中待測。采用散射比濁法(生產廠家:芬蘭Orion 公司提供)測定血清中CRP 水平,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夾心法(生產廠家:深圳市新產生生物醫(yī)學工程有限公司)測定PCT 含量,采用透射比濁法(生產廠家:北海醫(yī)院科技有限公司)測定免疫指標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含量,采用流式細胞分析儀(生產廠家:Bio-D 公司提供)分析T 淋巴細胞亞群含量及百分比,操作步驟必須嚴格遵循儀器、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受檢者的T 細胞亞群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CD4+、CD8+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而CD4+/CD8+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者的T細胞亞群比較
表1 兩組受檢者的T細胞亞群比較
例數(shù)90 90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CD4+(%)34.12±4.02 42.23±3.45 14.523<0.05 CD8+(%)21.78±2.25 32.12±2.28 30.623<0.05 CD4+/CD8+3.27±0.42 1.82±0.39 24.000<0.05
2.2 兩組受檢者的免疫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免疫指標IgA 明顯低于對照組,而IgG、IgM 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受檢者的免疫指標比較
表2 兩組受檢者的免疫指標比較
例數(shù)90 90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IgA 1.12±0.21 1.69±0.32 14.127<0.05 IgG 14.78±2.45 10.21±1.21 15.866<0.05 IgM 2.45±0.37 1.62±0.29 16.749<0.05
2.3 兩組受檢者的PCT、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PCT、CRP 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受檢者的PCT、CRP水平比較
表3 兩組受檢者的PCT、CRP水平比較
例數(shù)90 90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PCT(ng/mL)0.56±0.12 0.23±0.06 23.334<0.05 CRP(μg/mL)25.12±5.11 6.12±1.26 34.248<0.05
2.4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T 細胞亞群比較 大葉性肺炎患兒的CD8+高于支氣管肺炎患兒,而CD4+、CD4+/CD8+明顯低于支氣管肺炎患兒,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T細胞亞群比較
表4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T細胞亞群比較
例數(shù)40 50疾病類型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t值P值CD4+28.12±3.15 34.78±2.56 15.565<0.05 CD8+29.23±3.45 24.18±3.11 10.314<0.05 CD4+/CD8+2.79±0.87 3.28±0.42 4.811<0.05
2.5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免疫功能比較 大葉性肺炎患兒的IgA 表達水平低于支氣管肺炎患兒,而IgG、IgM表達水平高于支氣管肺炎患兒,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免疫功能比較,g/L)
表5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免疫功能比較,g/L)
例數(shù)40 50疾病類型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t值P值IgA 0.89±0.21 1.22±0.23 10.052<0.05 IgG 12.24±2.15 9.23±1.02 11.999<0.05 IgM 2.78±0.39 1.76±0.23 21.372<0.05
2.6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CRP、PCT表達水平比較 大葉性肺炎患兒的PCT、CRP表達水平高于支氣管肺炎患兒,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CRP、PCT表達水平比較
表6 不同疾病類型肺炎患兒的CRP、PCT表達水平比較
例數(shù)40 50疾病類型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t值P值PCT(ng/mL)0.49±0.11 0.32±0.10 10.848<0.05 CRP(μg/mL)26.56±3.45 22.02±4.02 8.130<0.05
支原體肺炎是臨床治療中的常見疾病,好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幼兒發(fā)病率升高明顯,威脅患兒生命安全[6]。肺炎支原體感染后除了引起肺部表現(xiàn)外,還有其他肺外癥狀,如體內存在高凝狀態(tài)或炎癥反應,這些均與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有關[7]。
T淋巴細胞亞群是機體識別抗原產生細胞因子并參與細胞免疫應答的主要細胞,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病情發(fā)生、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8]。CD4+細胞為主要輔助性T淋巴細胞,CD8+為抑制性T淋巴細胞,對機體外抗原誘發(fā)的免疫應答發(fā)揮抑制作用,CD4+、CD8+具有相互制約的作用,共同作用有助于維持機體免疫平衡[9]。正常情況下,CD4+、CD8+在體內呈高表達水平,CD4+/CD8+比值降低,提示免疫功能正常。若CD4+、CD8+表達水平升高,而CD4+/CD8+比值升高則提示免疫功能紊亂[10]。本結果證實,支原體肺炎患兒CD4+、CD8+水平低于健康對照兒童,而CD4+/CD8+比值高于健康兒童。分析原因為:支原體肺炎患兒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導致機體抗感染防御系統(tǒng)受損,進而發(fā)生發(fā)熱、咽痛等呼吸癥狀??茁房频萚11]研究指出,支原體肺炎患兒CD4+、CD8+水平降低,而CD4+/CD8+比值升高,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支原體感染后會激活B 淋巴細胞,分別產生特異性抗體IgA、IgG、IgM,引起宿主細胞膜抗原結構發(fā)生變化,由此在機體中生成自身免疫抗體,介導病理免疫反應[12]。當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IgG、IgM 會在兩周內快速升高,而IgA 降低,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本結果顯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IgG、IgM表達水平升高,且明顯高于健康對照兒童,而IgA 表達水平降低,且明顯低于健康對照兒童。有學者指出,采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支原體肺炎患兒效果不佳時,可適當采用免疫調節(jié)劑對患兒急性干預,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患兒病情,促進疾病轉歸[13]。
CRP 助于急性期反應蛋白,一般情況下濃度較低,當機體組織受到感染后CRP 表達會在8 h 后逐漸開始升高,48 h內達到頂峰,其水平表達與機體組織受損程度關系密切,且不會受到患者年齡、性別、貧血等因素影響[14-15]。因此臨床上可根據CRP的檢測濃度及動態(tài)變化判斷患兒病情嚴重程度。本結果表明,支原體肺炎患兒CRP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兒童,表明CRP在兒童支原體肺炎感染中濃度較高。
降鈣素的前肽物質是PCT,由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合成,當機體組織受到肺炎支原體感染時,體內的內毒素、脂多糖作用能直接參與抑制PCT 分解,誘導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從而導致PCT 濃度持續(xù)升高[16-17]。有研究表明,PCT表達水平能夠直接反映患兒感染程度及預后。本結果表明,支原體肺炎患兒PCT 濃度明顯高于健康對照兒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ORDON等[18]研究表明,在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患者中,血清PCT 水平呈明顯升高,與本次研究結論相符。
為進一步驗證T 淋巴細胞亞群、免疫功能、CRP、PCT 在不同類型支原體肺炎患兒中的表達水平,本研究對收治的40 例大葉性肺炎、50 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的免疫功能、CRP、T 淋巴細胞亞群及PCT 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大葉性肺炎患兒CD8+、IgG、IgM、PCT、CRP 等表達水平高于支氣管肺炎患兒,而CD4+、CD4+/CD8+、IgA 低于支氣管肺炎患兒??梢?,支原體肺炎中大葉性肺炎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高于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應給予有效措施積極干預,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綜上所述,T 淋巴細胞亞群、免疫功能、CRP 及PCT表達水平在支原體肺炎患兒疾病的診斷、鑒別中發(fā)揮一定的價值,可準確了解患兒病情動態(tài)變化,值得借鑒。